哈图布呼镇
2009年1月,哈图布呼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5年10月,哈图布呼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乌苏市哈图布呼农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乌苏西部中心区域。农场成立于1960年,1985年依托农场设立建制镇,实行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农场(镇)现有汉、回、蒙古、哈萨克、维吾尔五个主体民族、1.6万人口,耕地8万多亩。312国道和奎赛高等级公路从农场经过,北疆铁路在这里设有三级车站,区域内道路网络比较完善,交通极为便利。
农场建成了6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万头奶牛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农牧业新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是“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有年加工籽棉1.5万吨的棉产品综合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为日处理50吨鲜奶的乳品加工企业、万锭纺纱企业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形成以棉花、乳品加工为主、粮油加工、建材生产、酿酒等竞相发展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具有较大规模,形成商贸、餐饮服务、交通运输、金融、电信、保险、修理、文化娱乐以及加油、液化气供应等诸多行业全面发展的第三产业群,集市贸易十分活跃,是乌苏西部人流物流中心。农场经济形成了三产并举、多轮驱动、三次产业互动共进的格局。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2.53亿元,同比增长22.8 %。农牧民人均收入5621元,同比增加315元。年末牲畜存栏3.8万头(只)。
农场实施小城镇建设以来,已建成商贸、居住、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以及绿化美化等设施较为齐备的小城镇体系,被列为自治区26个重点小城镇之一,2000年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农区居民点道路、渠道、院墙、风景树基本配套。由于村镇建设成效突出,农场还被表彰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
农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均建成了高标准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医院门诊楼和住院楼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配备了大量现代化的诊疗设施,有医护人员60多人,是自治区规模较大的乡镇医院之一。文化科技中心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097平方米、绿化面积2万多平方米,还建有灯光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各村“三室一场地”健全;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农场已建成“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村村通”工程2002年全面完成。其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