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CAP是分布式理论的基础?

架构师之路

共 135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0-11-27 02:00

分布式系统非常关注三个指标:

(1)数据一致性;

(2)系统可用性;

(3)节点连通性与扩展性;

这三个指标的关系如何,今天来聊一聊分布式理论的基础CAP。


什么是数据一致性?

数据“强一致性”,是希望系统只读到最新写入的数据,例如:通过单点串行化的方式,就能够达到这个效果。


关于session一致性,DB主从一致性,DB双主一致性,DB与Cache一致性,数据冗余一致性,消息时序一致性,分布式事务一致性,库存扣减一致性,都存在类似的一致性问题。


什么可用性?

如果系统每运行100个时间单位,会有1个时间单位无法提供服务,则说系统的可用性是99%。


可用性可靠性是比较容易搞混的两个指标,以一台取款机为例:

(1)正确的输入,能够取到正确的钱,表示系统可靠;

(2)取款机7*24小时提供服务,表示系统可用;


保证系统高可用的方法是:

(1)冗余;

(2)故障自动转移;


什么是连通性与扩展性?

分布式系统,往往有多个节点,每个节点之间,都不是完全独立的,需要相互通信,当发生节点无法联通时,数据是否还能保持一致,系统要如何进行容错处理,是需要考虑的。


同时,连通性和扩展性紧密相关,想要加机器扩展性能,必须有良好的连通性。当一个节点脱离系统,系统就出现问题,往往意味着系统是无法扩展的。


什么是CAP定理?

CAP定理,是对上述分布式系统的三个特性,进行了归纳:

(1)一致性(Consistency);

(2)可用性(Availability);

(3)分区容忍性(Partition Tolerance);

并且,定理指出,在系统实现时,这三者最多兼顾两点


一致性,可用性,多节点扩展性三者只能取其二,既然加锁已经加上,常见的最佳工程架构实践是什么呢?

互联网,最常见的实践是这样的:

(1)节点连通性,多节点扩展性,连通性异常的处理必须保证,满足P;

(2)一致性C与可用性A一般二选一;

(3)选择一致性C,举例:传统单库水平切分,就是这类选型的典型;

(4)选择可用性A,举例:双主库同步高可用,就是这类选型的典型;


强一致很难怎么办?

单点串行化,虽然能保证“强一致”,但对系统的并发性能,以及高可用有较大影响,互联网的玩法,更多的是“最终一致性”,短期内未必读到最新的数据,但在一个可接受的时间窗口之后,能够读到最新的数据。


例如:数据库主从同步,从库上的数据,就是一个最终的一致。


总结

(1)CAP可以理解为一致性,可用性,联通与扩展性;

(2)CAP三者只能取其二;

(3)最常见的实践是AP+最终一致性;


除了CAP,如果想要系统性学习分布式理论,这里推荐一下孙玄的《万亿级企业分布式事务架构设计的全攻略》,3天的课程,免费。

课题:万亿级企业分布式事务架构设计的全攻略

讲师:孙玄

时间:12.8-12.10三天,20:00开始

费用免费(原价499,现价9.8,学完全退

名额:200名,先到先得


如何参加?

扫码占位,限200名额,请等待课程顾问通过


学习,永无止境,希望大家有收获。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