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 二十大精神为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落到实处。以“爱我椒江、不负椒江”的情怀和决心,锚定“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目标,全力践行“八大理念”,加快推动全域蝶变,为高标准推进“两个先行”赋能发力。全年全区经济运行承压见韧、稳中提质,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市场活力进一步恢复,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769.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2亿元,比上年下降19.3%;第二产业增加值284.35亿元,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471.05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度的2.4:37.4:60.2调整为1.9:36.9:61.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9035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433美元),比上年下降1.0%。
图1 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消费价格水平趋于平稳。全年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2.5%。
人口增长进一步放缓。截止2022年11月30日,全区户籍总人口57.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4万人,增长0.8%,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人口28.44万人,女性人口28.71万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0:100。全年出生人口3576人,出生率6.28‰,死亡人口3249人,死亡率5.71‰。全年自然增长的人口数量为32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57‰,比上年回落0.92个千分点。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城镇化率为77.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帮助1138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87%。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9.2%。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0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4%;蔬菜播种面积4.08千公顷,下降3.2%。全年粮食总产量3.37万吨,增长5.7%;蔬菜产量13.12万吨,下降0.1%;油料产量370吨,增长22.5%;水果产量2.37万吨,下降12.6%。
全年生猪出栏1.93万头,比上年增长32.0%;家禽出栏8.55万羽,下降10.3%。全年肉类总产量1785吨,比上年增长25.2%,其中,猪肉产量1605吨,增长31.2%。禽蛋产量460吨,下降24.3%。全年水产品产量7.56万吨,比上年下降42.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5.88万吨,下降49.2%。
现代农业态势良好。全年完成“非粮化”整治面积4445.16亩,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5个。引进优质农产品新品种125个,建成省级新品种示范基地4个。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社33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全区累计认证“三品一标”总数37个,其中,有机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3个。获农博会金奖4个,森博会金奖2个。
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效果显现。持续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公厕改革,创成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4个、市级示范村4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保持100%,创成省级星级农村公厕25个。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创成美丽乡村省级特色村3个、市级精品村2个,市级精品示范区块1个。前所街道凤凰山西麓片区、下陈街道横河陈村创成省未来乡村。农民农村共富有效提升,成立4家强村公司,有效带动村集体增收,建成共富工坊61家,吸纳农村就业1883人,培训高素质农民268名、农村实用人才445名。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50.65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6家,实现增加值210.56亿元。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75家。
图2 2018-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各行业中,医药制造业以32.67亿元的增加值总量跃升首位,比上年增长11.7%。总量居前五的行业还有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3.07亿元、20.66亿元、19.58亿元和19.35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9.8%、增长13.0%、增长27.7%和下降28.2%。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38.14亿元、114.60亿元和70.09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0.6%、下降3.1%和增长8.7%。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24.21亿元,增长6.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家数达54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的95.0%,增加值达到169.34亿元,占比80.4%,比上年增长1.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5.34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利润总额52.97亿元,比上年下降8.2%。
表1 202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化学药品原药 | 万吨 | 0.47 | 4.7 |
塑料制品 | 万吨 | 35.44 | 3.3 |
水泥 | 万吨 | 261.94 | -0.9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373.42 | 6.2 |
泵 | 万台 | 125.50 | -18.6 |
减速机 | 万台 | 92.13 | -22.1 |
服装、鞋帽加工机械 | 万台 | 151.86 | -49.1 |
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 | 万台 | 1125.28 | -33.8 |
电动自行车 | 万辆 | 172.86 | 60.9 |
家用电冰箱(家用冷冻冷藏箱) | 万台 | 69.82 | -13.4 |
家用冷柜(家用冷冻箱) | 万台 | 104.51 | -10.7 |
光电子器件 | 万只 | 39150 | -31.3 |
眼镜成镜 | 万副 | 6712.71 | 1.0 |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3.96亿元,比上年下降6.6%。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3家。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61.23万平方米,下降3.3%;房屋竣工面积688.86万平方米,下降2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49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41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0.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1.4%,第二产业增长5.6%,第三产业下降24.7%。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8.0%,工业性投资增长5.6%,交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投资、生态环保和公共设施投资分别比上年下降39.4%、增长24.6%、下降27.1%和下降7.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7.4%。
全区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1305.0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4%;商品房竣工面积61.37万平方米,下降36.2%;商品房销售面积192.90万平方米,下降2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1.87万平方米,下降25.0%。商品房销售额261.17亿元,下降34.7%。
重点项目进展有序。杭绍台铁路台州中心站配套市政工程、信质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竣工投产;椒江心海城市共享空间(北区建设)、台州国际博览中心、路泽太高架二期等项目全速推进;中国(心海)网络直播基地、葭沚转盘整体提升改造工程、绿色药都产业园配套提升工程(北区)等项目进展顺利;椒江医化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太和净水厂工程等项目启动建设。
五、国内贸易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7.09亿元,增长1.9%,其中,商品零售额109.93亿元,增长2.0%,餐饮收入7.17亿元,下降0.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增长21.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6%,粮油、食品类增长6.4%,烟酒类下降1.8%;汽车类下降2.1%,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13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7.7%。
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6350家,其中,新设企业4952家,新设个体工商户11398家。年末在册市场主体83320家,其中,企业31120家,个体工商户52200户。
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3个,年成交额112.5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30个,生产资料市场3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10个,其中,年成交额超10亿元的市场有4个。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5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出口总额429.14亿元,增长15.0%,进口总额28.63亿元,增长15.1%。按出口企业类型分,全年外贸公司出口额193.29亿元,占全部出口总额的45.0%,增长37.1%;三资企业出口额46.19亿元,占比10.8%,增长6.9%;生产企业出口额189.66亿元,占比44.2%,增长0.3%。
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6家,境外中方投资额1515万美元,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个,比上年增加1个,实际利用外资930万美元。全年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3373万美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79.61亿元,比上年下降5.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6亿元,下降1.6%。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33亿元,增长15.5%,其中,教育支出13.32亿元,增长9.1%;卫生健康支出8.06亿元,增长3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54亿元,增长11.8%;科学技术支出2.36亿元,增长30.5%。
金融存贷运行良好。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596.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7%。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19.93亿元,增长11.5%。在人民币存款余额中,住户存款余额916.70亿元,增长16.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010.23亿元,增长13.6%;广义政府存款余额513.75亿元,增长20.3%;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6.60亿元,下降51.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057.4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041.47亿元,增长14.5%。在人民币贷款余额中,住户贷款余额1120.34亿元,增长9.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921.02亿元,增长17.9%。
表2 2022年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 ||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 2596.92 | 10.7 |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 2519.93 | 11.5 |
其中: 住户存款 | 916.70 | 16.8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1010.23 | 13.6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 3057.47 | 14.3 |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 3041.47 | 14.5 |
其中: 住户贷款 | 1120.34 | 9.1 |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 1921.02 | 17.9 |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76亿元,比上年增长6.0%。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580.5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20公里。全年完成铁路运输旅客周转量7.21亿人公里。完成水上运输货物周转量821.33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5%,旅客周转量1659万人公里,增长27.2%。全年海门港货物吞吐量1395.8万吨,增长18.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70.5万吨,下降38.2%。年末全区汽车保有量24.13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4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1.33万辆,增加1.30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3.53亿元。快递业务量1.56亿件,比上年增长55.8%,快递业务收入8.58亿元,增长33.6%。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24.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4.53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44.43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08.31万户。
年末全区共有9个A级景区,其中4A级2个、3A级5个、2A级2个。拥有星级饭店6家,客房1314间、床位1865张。旅行社40家,其中,星级品质旅行社10家。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累计17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家,累计47家;新认定市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1家,创历史新高。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孵化器1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全年新增科技领军企业1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累计114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6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8家,累计500家。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海正药业、海正生物等2个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度“尖兵”研发攻关计划;1项成果入围省“替代攻关项目成果”重大科学问题清单;新增省科技进步奖2项。全年专利授权量624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73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4762件。2021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2.80%。
教育事业高水平推进。教育布局多点优化,投用椒江二中二期、中心幼儿园万科分园等10个项目。年末全区幼儿园113所,在园幼儿2.07万人;小学20所,在校学生5.18万人;初中15所,在校学生1.77万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4050人。教育数字化迭代升级,建成区级智慧校园25所、市级标杆校2所,建成10个新型教学空间。
十、文化、卫生健康和体育
文化事业活力绽放。舞剧《大陈岛》入选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取景葭沚老街,举办“宋韵台州 雅致生活”系列活动。推出365公益课堂、惠民剧场、戏剧进校园、文化三下乡等708场,受益群众3.62万人次。新建文化驿站5家、和合书吧2家、“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95个、乡村博物馆3家。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2家,其中,医院27家、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5家、村卫生室112家。卫生机构年末床位4749张,其中,医院床位数4693张。卫生技术人员8211人,比上年末增加282人,其中,医生3467人,注册护士3536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92人和90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全区运动健儿参加各项赛事共夺得全国赛金牌16枚、银牌10枚、铜牌3枚;省赛金牌23枚、银牌19枚、铜牌19枚;市赛金牌15枚、银牌11枚、铜牌12枚。全年举办各类体育活动15个,承办全国U系列田径赛、省青少年国际跳棋锦标赛、省幼儿跆拳道比赛、市首届智力运动会等。新建微型便民体育公园10个、百姓健身房5个、健身游步道4条、多功能运动场2个。
十一、资源和环境保护
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257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4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5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0.7%。
全区环境质量AQI优良率94.4%,PM2.5年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3%,PM10年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和“无废城市”建设,全年污水处理率97.4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美丽河湖不断升级,顺利完成永宁河省级美丽河湖创建、井马水库市级美丽河湖创建,打造美丽池塘10个,建设幸福水岸5公里。完成河道清淤7公里约2万方,中小河流治理9公里。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24元,比上年增长4.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2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9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5.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9,比上年缩小0.04。全区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915元,比上年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33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0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5.1%。年末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50.91平方米和56.92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73辆,拥有计算机109台,拥有移动电话258部,拥有地面清洁电器21台。
表3 2022年居民人均收支主要指标 | ||||||
指 标 | 全体居民 | 城镇常住居民 | 农村常住居民 | |||
绝对数 (元) |
增长 (%) |
绝对数 (元) |
增长 (%) |
绝对数 (元) |
增长 (%)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66124 | 4.2 | 77823 | 3.1 | 39096 | 5.4 |
工资性收入 | 41495 | 3.8 | 48304 | 2.8 | 25764 | 5.0 |
经营净收入 | 8535 | 5.2 | 8453 | 4.7 | 8725 | 6.3 |
财产净收入 | 10014 | 5.3 | 13050 | 4.0 | 2999 | 6.0 |
转移净收入 | 6080 | 3.5 | 8016 | 2.0 | 1608 | 6.1 |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45915 | 4.5 | 52332 | 3.7 | 31090 | 5.1 |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6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5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9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5.1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8.42万人。
养老服务优化,形成15分钟养老公共服务圈,年末养老床位3835张,居家养老服务和照料中心189家,其中省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家,实现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增老旧小区养老服务用房配置3处;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怡家社区食堂3家;全年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0户,加装老年人家庭智能安全监测设备36户。建成区、镇街、村社三级助连体服务网络,其中,村社已建成社会救助服务点28个。年末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05人,全年共投入低保资金3614.9万元,全区特困人员供养62户、84人,全年发生临时救助共437人次。
残疾人帮扶、慈善事业稳步推进,广播电视、气象、档案工作和妇女、儿童及老龄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注:1、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公报中涉及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公厕、美丽乡村建设、市场主体、商品交易市场、外商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服务外包、A级景区、星级酒店、科技、教育、文化、群众体育、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美丽河湖、美丽池塘创建、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数据均为不含台州湾新区口径。邮电、通讯等方面的数据均为不含市本级口径。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 二十大精神为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落到实处。以“爱我椒江、不负椒江”的情怀和决心,锚定“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目标,全力践行“八大理念”,加快推动全域蝶变,为高标准推进“两个先行”赋能发力。全年全区经济运行承压见韧、稳中提质,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市场活力进一步恢复,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769.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2亿元,比上年下降19.3%;第二产业增加值284.35亿元,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471.05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度的2.4:37.4:60.2调整为1.9:36.9:61.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9035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433美元),比上年下降1.0%。 | RAG-ES | 2024-09-12 |
图1 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消费价格水平趋于平稳。全年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2.5%。人口增长进一步放缓。截止2022年11月30日,全区户籍总人口57.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4万人,增长0.8%,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人口28.44万人,女性人口28.71万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0:100。全年出生人口3576人,出生率6.28‰,死亡人口3249人,死亡率5.71‰。全年自然增长的人口数量为32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57‰,比上年回落0.92个千分点。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城镇化率为77.9%。 | RAG-ES | 2024-09-12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帮助1138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87%。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9.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0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4%;蔬菜播种面积4.08千公顷,下降3.2%。全年粮食总产量3.37万吨,增长5.7%;蔬菜产量13.12万吨,下降0.1%;油料产量370吨,增长22.5%;水果产量2.37万吨,下降12.6%。全年生猪出栏1.93万头,比上年增长32.0%;家禽出栏8.55万羽,下降10.3%。全年肉类总产量1785吨,比上年增长25.2%,其中,猪肉产量1605吨,增长31.2%。禽蛋产量460吨,下降24.3%。全年水产品产量7.56万吨,比上年下降42.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5.88万吨,下降49.2%。 | RAG-ES | 2024-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