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府衙

联合创作 · 2023-08-06 01:45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着二堂。

文化

文化特点

徽州府衙与周边的古街巷、古民居相依相融,是徽州古城的核心地标,承续着两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化脉络。

建筑特点

徽州府衙将徽派建筑和古代官署建筑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浓浓的文化底蕴与古代府治文化相结合,为徽州古城的徽风皖韵更添雍容典雅之神韵。

布局特点

明代府衙布局多以中轴对称、左尊右卑和前衙后邸为基本原则。正统年间重修后的徽州府衙以一条南北向的主体甬道为中轴线,牌坊、南谯楼、仪门、正堂、后堂和知府廨等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这一中轴线上,前为礼仪性的大门广场和行使权力的治事之堂,后部及左右为行政人员的办公起居及家人居住之所,知府廨位于堂后,同知署位于东路,后为通判署,经历署位于西路,大致按照左尊右卑的原则布置(图)。原另有推官署、知事署、照磨所和司狱司署等,后均裁撤,至清道光时均为空地。

历史

建筑历史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及道光末年(1850)也二度重修。

歙县历史悠久,自秦置古县以来,有2200多年的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隋617年开始,新安郡迁至歙县,直至清末,歙县均为郡、州、路、府治的所在地,徽州府衙坐落在歙县的核心区域——徽州古城景区内。徽州府衙作为古徽州政治中心,历史上经历了数次扩建,直到明朝中期才形成了“规模宏敞、气势雄正、聿成伟观”的建筑,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也是歙县县政府所在地。徽州府衙修复工程从2009年开始,历经4年,参考明朝中期的建造法式和官署建筑的规制,完全使用榫卯结构进行修复,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主要景点

南谯楼

本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同时也是徽州府衙的正门门 楼。本来,类似的城门楼子在各地见多了,听了陪同朋友的介绍,才看出这座南谯楼的不同寻常之处:方形 门阙宽4.5米,左右各有略微倾斜的12根木柱支撑。这叫“排栅柱”,乃正宗的宋代营造法,据说在其他地方已 经很难见到,是珍贵的宋代建筑遗存。

大堂

府衙正堂,用于宣读诏书、接见官吏、公开审理重大案件、举行宴饮、祈雨做法事等。屏风下正位 称公座,知府到任,择日上公座,皂吏排衙,报时辰,同知、通判、经历、知县、巡检等所辖官吏皂役按 《会典》规定前来作拜见礼。

吏房

办理本府正佐官员的到、离任文书,报吏部备案;为境内官员出具调任、假期证明,为应试贡 生、举人、生员上报亲供、甘结、印结;协助知府起草各类文书。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