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八大前沿领域成未来5年发展重点,科技自立、产业融合仍是制胜法宝!
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11月3日下午6时许,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中央对未来五年的整体规划大纲,极具定调意义和指导性,厘清了科技领域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两天,美国总统大选选情渐趋焦灼,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诚然,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全球经济和政治的格局。但对于中国而言,更关注的可能还是美国政府对华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动作。
自2019年5月以来,美国开始大力打压中国科技产业。从华为开始,美国政府的打击面一步步扩大,不仅仅针对中国的部分国企和军事研究机构,包括商汤、旷视、海康威视等AI相关企业也被列入黑名单,甚至禁止中国部分高校使用MATLAB等软件。
在如此风谲云诡的世界局势之下,中国科技产业将如何破局?
11月3日下午6时许,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本文简称《规划建议》),这是中央对未来五年的整体规划大纲,极具定调意义和指导性。在业内人士看来,《规划建议》厘清了科技领域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也曾于10月30日介绍称:“五中全会在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并且进行专章的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
下一步:科技自立
在本次《规划建议》中,“创新”无疑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之一。
《规划建议》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由此可见,在中央的定位中,科技独立已经成为目前的关键方向,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规划建议》中提出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包括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今年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该领域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自给自足。
《规划建议》重点提到,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综合来看,《规划建议》将重点放在前沿科技领域,对我国科技在未来的产业前景方向进行了重点总结,并点明如今的核心短板,旨在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的愈加重要的角色。
实现什么:八大领域
在此次公开的《规划建议》中,立意高远地明确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八个科技前沿领域,并明确要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无疑都是最前沿的技术之一。无论是智能制造,亦或者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强大的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能够为制造提供颠覆性解决方案。
量子信息。量子通信主要以量子态作为信息元实现对信息的有效传送,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等优点,随着“量子卫星”“京沪干线”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
集成电路。作为我国科技的核心短板,集成电路一定程度上成为目前呼声最高的领域之一。前段时间,首个集成电路大学中国首所芯片大学的诞生,标志着芯片产业的自主化正在加速。
生命健康。疫情之下,尽管我国在极短的时间内扭转乾坤,但也应该看到的是,生命健康对于人民、国家都十分重要,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仍然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因此,保障人民生命也将是最核心的命题。
脑科学。大脑作为人体的核心中枢,具备着非常高的智能水平。一方面,脑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将对各种复杂的脑科、神经科等疾病带来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以脑机接口、类脑智能等为代表的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更高价值。
生物育种。经历过蝗灾、疫情、洪涝灾害,全球农业无疑受到重创。相关信息显示,目前全球已有十亿人口吃不饱饭。因此,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刻不容缓,以杂交水稻等为代表的技术表明生物育种仍大有可为。
空天科学。空天科学是目前科学的集大成者,能够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从而可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空天科学能够为一些先进材料等领域带来新的发展,从而助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深地深海。理论上讲,地球内部可利用的成矿空间分布在从地表到地下1万米,但目前世界最先进水平勘探开采深度方能达2500米~4000米。因此,对深地深海的进一步探索也能够发掘更加丰富的资源,从而解决目前的能源问题。
不仅如此,《规划建议》还提出要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在科技人才、科技体制、科技评价、知识产权、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方向。
可见,中央对科技发展的思路注重于基础研究、产业研结合、应用转化等,将更加专注于为我国科技的高屋建瓴夯实基础。
如何实现:产业融合
今年上半年,“新基建”政策横空出世,让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技术备受关注。在本次《规划建议》中,“新基建”被再次提到,提出要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同时,《规划建议》仍然坚持数字中国、产业链现代化等的建设,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同时,《规划建议》也表明应加快数字化发展:
在数字经济建设领域,提出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提出要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在公共数据库方面,提出要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层面,中央还大力强调企业的作用。
《规划建议》提出,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写在最后
早在2019年,人民日报就已经提出科技自立,时不我待。
的确,改革开放的前几十年,由于发展起点较低,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快速形成了中国的产业体系。但是,走别人的路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还有误入歧途或被人封路的风险。
科技自立之路,往往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艰辛。无疑,未来五年,科技自主创新将成为重中之重,而且将对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艰辛难以言说,但风雨之后的彩虹,必将格外耀眼。
参考资料:
1.《重磅全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政事儿
2.《最高确认!中央重点布局:未来5年,科技自立自强为先,这些行业被点名》,雷锋网
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发布 明确八个科技前沿领域》,财经网
4.《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日报
5.《人民日报观象台:科技自立 时不我待》,人民网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