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

联合创作 · 2023-07-25 01:31

地名由来: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汉朝时因此地为邬姓人居住,称为邬家阅;唐朝时因当地民风尚武,改称武家阅,后演变为武家穴,简称武穴。第二种说法,"武穴古为大江九穴之一。”明代更名为武家穴,后演变为“武穴”。

2023年1月,武穴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武穴市入选。

2022年12月,武穴市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4月,武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2022年3月,武穴市被命名(确认)为2021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2021年8月,武穴市被推荐为2021年湖北省绿色种养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市、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武穴市人口数量为67.63万人,位列黄冈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50位。

+查看更多武穴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武穴是一座美丽的江城,地扼吴头楚尾,素有“三省七县通衢”、“鄂东门户”和“入楚第一港”之称。前身为广济县,古称“佛国”,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全市版图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12个镇处、342个村(社区),总人口82.34万人。

近年来,我们抢抓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大别山振兴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率先、进位、升级、增效”总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上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58亿元,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0.29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居黄冈第一。获得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称号。跻身中部六省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位列77名。黄冈市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继续位居第一。武穴、田镇、梅川、花桥等4个镇处入围黄冈“二十强”乡镇,大金镇进入黄冈“十快”乡镇。

武穴是多元文化繁衍之地。武穴民风纯正,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商业文化、革命文化、科技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影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日益壮大。受吴楚文化影响,唐代武穴境内庙宇林立,宗教兴盛,秀丽的山水孕育了灿烂的人文历史,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主要有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南宋抗蒙英雄官晋兵部尚书的余玠;最早研究戒-的清朝鄂东名医杨际泰,其戒-方今已重新开发;追随孙中山先生创建同盟会的居正等一批辛亥志士;民国时期的外交家,中国第一位大使刘文岛、联合国安理会首位中国主席郭泰祺;陈康、兰桥等共和国将军;最先发现活化石水杉的林学家干铎;先后在巴拿马、大阪工艺品赛会上获奖的“竹艺之圣”章水泉;著名新闻记者、已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等。

武穴是地理环境优越之地。西到重庆,东至上海,南离深圳、香港,北达北京、天津,都在1000公里以内。全国最长的河流长江、最长的铁路京九铁路、最长的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最长的干线光缆京九干线光缆都在这里交汇,境内有两座火车站,两个高速公路互通口,69个货运码头,武穴长江大桥、麻阳高速武穴段、麻武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武穴港是长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将其列入开发计划,民国中期为湖北“七大商埠”之一,素有“小汉口”之誉。武穴还处在庐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旅游圈中,处在全国梯度经济开发的交汇点上,发展优势十分明显。武穴物产十分丰富,特别是矿山资源在全省难得,自然景观宜人,革命胜地、战场遗址、名胜古迹美不胜收,开发潜力巨大。

武穴是投资兴业理想之地。始终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推进武穴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招商政策,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四大行动”,大力推行“520”服务模式和“四减五制三集中”审批制度改革,聚力推动武穴经济开发区、田镇工业新区、火车站工业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稳中竞进。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9家。武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湖北省最大的柴油机生产基地和鄂东地区最大的造船基地。

潮涌两岸阔,风正一帆悬。80万武穴人民决心举全市之力,借全国之力,引世界之力,建设“现代港城、创新强市、城乡一体、生态武穴”,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开明开放的武穴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洽谈商务、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赢发展。武穴,这颗滨江明珠,她将以更新的姿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迎接您的到来!

历史沿革:

武穴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在境内大金镇尺山遗址发现,远在新古器时代3000—5000年以前,武穴就有人类活动。

夏商周时代,属荆州管辖。

春秋战国,属楚国。

秦朝,属九江郡。

汉代,属江夏郡(《湖北通志》载:“广济为汉蕲春、浔阳二县地);三国时,属吴,隶属蕲春郡。

西晋时期,广济境地仍分属蕲春、寻阳二县。

[1]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蕲春名为蕲阳。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寻阳县治迁至江南柴桑,原江北境地划入蕲阳。

至此,改蕲阳县名为齐昌。

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齐昌地属陈。

公元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立为永宁县,隶属蕲州齐昌郡。

隋初,永宁县属蕲州总管府(后改称蕲州、蕲春郡)。

隋末,废永宁县制,并入蕲春县。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又分蕲春,复置永宁县,属淮南道蕲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因与河南永宁县和江南东道永宁县同名,唐玄宗乃亲自取佛教语“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改名广济县,属蕲州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蕲州郡为州,广济仍隶属。

五代十国,属淮南道蕲州。

宋代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属淮南西路蕲州。

高宗南渡后,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废县为镇,不久恢复县制。

元代,广济属河南江北行省蕲州路。

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蕲州路为府,广济属该府。

洪武九年,降蕲州府为州,广济属湖广布政使司黄州府蕲州,不久,改属河南布政使司。

洪武二十四年,还属湖广。

清代,初属蕲州,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属黄州府。

清末废府立道,广济属湖北省江汉道。

民国初,广济仍属江汉道。

1926年,废道,广济直属湖北省。

1932年10月,实行省、专、县三级制,广济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6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0年,属鄂东行署。

1945年11月,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设立为广济县,一直隶属湖北省黄冈地区。

1987年10月23日,撤销广济县,设立武穴市,以驻地武穴镇为名。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