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
地名由来:上林县历史悠久。秦朝即为桂林郡地,自唐武德四年(621年)置上林县,属南方州,此为“上林”名称由来。
大龙湖
大龙湖
大龙湖
大龙湖
大龙湖
2023年7月,上林县被推荐为2023年广西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2年11月,上林县被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2022年6月,上林县被确定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2022年3月,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决定授予上林县2021年度广西森林县城称号。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上林县为2021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上林县人口数量为35.93万人,位列南宁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位列广西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493位。
2021年3月,上林县上榜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
+查看更多上林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桂林郡,本县为桂林郡地。唐武德四年(621年)置上林县。此后隶属关系和辖境虽屡有变动,但县名历宋、元、明、清一直未变。咸丰七年八月初八日(1857年9月25日)李锦贵率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改上林县为澄江县。同治元年(1862年)李锦贵病逝,不久清军攻占县城,复改为上林县。民国时,上林县名沿清代不变,初属广西南宁道。民国15年(1926年)废道,直隶广西省政府。民国29年(1940年)划属武鸣行政督察区。民国31年(1942年)并区,属广西省和第四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林县初隶南宁专区专员公署。1951年改属宾阳专区。1956年,桂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直隶自治州。1952年10月,本县北部的蓝甲、古蓬、安良、北更、马蹄、思吉等6个乡划归忻城县。1953年划马山县福兰乡弄步屯归本县管辖。1956年划忻城县龙门乡内释屯归本县。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改属南宁专区员公署,1971年属南宁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58年冬,上林县、宾阳县合并,改称宾林县。翌年夏,上林、宾阳分开,恢复上林县建置至今。2003年6月27日,上林县并属南宁市管辖。
地理位置
上林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大明山东麓,东北邻兴宾区,南接宾阳县,西南毗武鸣县,西北连马山县,北靠忻城县。县城大丰镇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28公里。
气候特点
县境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20.9℃,最高气温39.7℃,绝对最低气温零下1.7℃,年平均降雨量为1789.2毫米,是广西六大暴雨区中心之一。
面积人口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5公里,总面积1890公里。全县总人口46.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1万人,城镇人口5万人。
行政区划
上林县辖7镇4乡:大丰镇、明亮镇、巷贤镇、白圩镇、三里镇、乔贤镇、西燕镇、澄泰乡、塘红乡、木山乡、镇圩瑶族乡。全县共有115个村委会,16个社区,1280个自然庄。县人民政府驻大丰镇。
民族文化
全县聚居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其中80%以上为壮族。全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壮乡民族文化,特别是壮族多声部民歌,形成了开放、宽容、创新的文化氛围。
自然资源
重要的矿产资源有黄金、-、滑石、石英石、锰矿、铅锌矿、红锑矿、铁矿、煤炭、大理石、石灰石、水晶、花岗岩、方解石等31种。土特产有明山牌优质大米、大明山红碎茶、绿茶、八角、果蔗等。主要旅游风景区有大明山、大龙湖、三里·洋渡和不孤村人文景观。
经济概况
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61亿元,增长13.60%,1996年以来首次实现超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全县财政收入在五年来保持12%以上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增速达到13.97%,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288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3亿元,增长25.30%;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405元,增长12.71%;农民人均纯收入2454元,增长10.75%,继续保持超过两位数的增速。
旅游景点
大明山旅游风景区
大明山已列为广西三大旅游名山之一,其大部分旅游景区在上林境内。山上有独特的风景地貌,幽景、奥景、险景、水景和意景兼而有之……
大龙湖风景区
大龙洞风景区分为水库区和岩洞区。水库是拦蓄地下水而成的人造高山平湖,又称大龙湖,长13公里,湖区碧水连天,波光粼粼……
三里•洋渡风景区
洋渡风景区具有“小桂林”之称,山清水秀,奇峰竞姿,岩洞各异,钟乳石千姿百态……
不孤村人文景区
不孤村位于上林县白圩镇,不孤村素以崇教尚学闻名,村中"不孤书院"遗址可追溯至明朝。"一等人为家为国,两件事种田读书",文风日盛,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