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20-01-01 00:00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2021228日)

  2020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持续回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35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1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6868.0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8466.7亿元,下降0.9%。三次产业比例为11.7:39.6:48.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2万人,比上年少增3.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2.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5.7%,衣着类上涨0.1%,居住类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3.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0%。从工业生产角度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0.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减税降费取得积极成效,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3%,比上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80.2元。固定资产投资关键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大,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3.2%,教育投资增长12.5%,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3.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6.1%。

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非煤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占比达到63.6%,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新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1%,高新技术业增长7.5%。新产品中,单晶硅产量比上年增长93.3%,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20.4%,稀土磁性材料增长15.4%,智能电视增长5.5%。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形势向好。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4.7%,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14.4%。其中,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4.7%和4.8%。

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呼包鄂乌地区生产总值9948.6亿元,与上年持平,占盟市合计的比重为57.5%;东部五盟市地区生产总值5600.2亿元,增长0.3%,占盟市合计的比重为32.4%;其他三盟市地区生产总值1741.9亿元,增长0.8%,占盟市合计的比重为10.1%。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88.3万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3.3万公顷,增长0.1%。粮食产量3664.1万吨,比上年增长0.3%。

全年猪牛羊禽四肉产量达260.7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猪肉产量61.4万吨,下降1.9%;牛肉产量66.3万吨,增长3.9%;羊肉产量113.0万吨,增长2.9%;禽肉产量20.1万吨,下降3.0%。禽蛋产量60.4万吨,增长4.0%。牛奶产量611.5万吨,增长5.9%。年末猪牛羊存栏7279.4万头(只),较上年增加247.8万头(只),增长3.5%。其中,生猪存栏534.1万头,增长24.3%;牛存栏671.1万头,增长7.2%;羊存栏6074.2万只,增长1.6%。家禽存栏5347.0万只,增长2.9%。

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057.1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9%。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9.9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5%,集体企业下降56.6%,股份制企业增长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6%。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7.1%,制造业增长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分行业看,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4.4%,汽车制造业下降4.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96.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原煤产量102550.9万吨,比上年下降6.0%;焦炭产量4222.5万吨,增长14.8%;发电量5811.0亿千瓦小时,增长5.7%。钢材产量2883.9万吨,增长12.5%;铝材产量284.1万吨,增长5.5%。

年末全区发电装机容量14587万千瓦(6000千瓦及以上),比上年末增长13.6%。其中,火电装机容量9388万千瓦,增长7.7%;水电装机容量238万千瓦,与上年持平;风电装机容量3785万千瓦,增长29.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76万千瓦,增长22.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640.4亿元,比上年增长0.1%;实现利润1315.1亿元,下降10.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71家,比上年减少9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16.7万平方米,增长21.3%;竣工房屋面积1411.0万平方米,下降3.3%;房屋建筑竣工率为20.1%。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665.0亿元,比上年下降7.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63.1亿元,下降2.2%;金融业增加值888.9亿元,增长0.2%;房地产业增加值921.3亿元,增长3.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0.8%。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70550.1万吨,比上年下降6.7%。货物运输周转量4431.5亿吨公里,下降3.4%。全年旅客运输总量7395.2万人,比上年下降45.6%。旅客运输周转量164.9亿人公里,下降47.4%。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630.1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6%,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80.9万辆,增长6.9%。民用轿车保有量361.7万辆,增长5.6%,其中私人轿车349.7万辆,增长5.7%。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4%。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23.3万件,包裹业务21.4万件;快递业务量19557.6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2.1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584.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年末全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962.2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2404.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16.6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22.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0.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574.3万户,减少32.2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2.6亿GB,比上年增长33.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0.5亿元,比上年下降5.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05.8亿元,下降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4.7亿元,下降4.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4179.8亿元,下降3.6%;餐饮收入580.7亿元,下降18.8%。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0%,饮料类增长1.5%,烟酒类下降4.4%,中西药品类增长12.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5.3%,汽车类下降2.4%。

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67.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1.5%。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4%,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52.2%。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7.0%。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下降3.7%,中央项目投资增长25.0%。分区域看,呼包鄂乌投资比上年增长0.4%,东部五盟市投资下降3.5%,其他三盟市投资增长1.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住宅投资907.2亿元,增长16.0%;办公楼投资7.7亿元,下降45.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8.1亿元,下降8.2%。商品房销售面积2045.9万平方米,增长1.9%;商品房销售额1365.5亿元,增长9.8%。

七、对外经济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043.3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下降4.9%。其中,出口总额349.1亿元,下降7.4%;进口总额694.2亿元,下降3.7%。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680.1亿元,增长1.6%,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2%;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241.3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9.3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628.7亿元,比上年下降12.0%。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8.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6%。年末全区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3329家。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1.3亿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税收收入1457.8亿元,下降5.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6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497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比年初增加1324.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302.8亿元,增长12.6%,比年初增加1715.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089.6亿元,下降1.7%,比年初减少89.0亿元;机关团体存款余额3601.1亿元,下降5.1%,比年初减少192.3亿元。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324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7%,比年初增加164.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005.0亿元,增长7.6%,比年初增加494.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6243.8亿元,下降2.0%,比年初减少326.7亿元。

年末全区保险机构共有2932家,比上年增加8家。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224.5亿元,增长11.8%。全年人寿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59.8亿元,累计赔付54.6亿元。全年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4.0亿元,累计赔付支出31.1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97元,比上年增长3.1%。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794元,比上年下降4.6%。

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3元,比上年增长1.4%。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4888元,增长1.8%;经营净收入7697元,下降3.1%;财产净收入2366元,增长0.9%;转移净收入6401元,增长6.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888元,下降5.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7元,比上年增长8.4%。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3353元,增长5.6%;经营净收入8828元,增长9.4%;财产净收入498元,下降4.7%;转移净收入3888元,增长10.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94元,比上年下降1.6%。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0%,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6%,分别比上年提高1.7个和3.4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998个,比上年增长2.8%。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2376个。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0.7万人。全年共有164.8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3亿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1亿元。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83.9万人,比上年增长0.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53.0万人,增长4.2%;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630.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85.9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11.3万人,增长4.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71.5万人,增长1.5%;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0万人,增长8.1%。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科技项目中,科技重大专项共安排27项,自然科学基金共安排833项,关键技术攻关共安排309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总规模5.2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57家,众创空间221家。全年专利授权量17985件,比上年增长62.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7件,比上年提高0.4件。年内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数7602个,其中,区内成交技术合同数1238个,增长34.3%。合同成交金额254.5亿元,其中,区内成交技术金额32.6亿元,增长92.6%。

全区共有8个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其中国家检测中心5个。

年末全区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1个,招生1.0万人,在学研究生2.5万人,比上年增长16.4%。普通高校54所,招生15.2万人,在校生48.7万人,毕业生13.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31所,招生6.8万人,在校生17.5万人,毕业生5.6万人。普通高中305所,招生14.3万人,在校生40.6万人,毕业生14.3万人。初中711所,招生22.0万人,在校生66.2万人,毕业生22.2万人。小学1652所,招生24.0万人,在校生138.2万人,毕业生22.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1.1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6%。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95个,其中乌兰牧骑73个。拥有文化馆120座,公共图书馆117座,博物馆178座。年末全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356.3万户。全年生产故事影片5部,蒙语译制片100部。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各类报纸23338万份,各类期刊1129万册,图书6391万册。年末全区有档案馆103座,已开放各类档案459.3万卷(件)。

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503.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406.4亿元。其中,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494.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04.1亿元。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4614个,其中医院777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25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0个,妇幼卫生机构1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34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6.2万张,比上年增长0.6%。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3.0万张,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2.1万张,妇幼卫生机构拥有病床0.4万张。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2万人,增长3.0%。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8.1万人,注册护士8.3万人。农村牧区拥有村卫生室1.3万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6万人。

年内全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169枚,其中,国外获奖牌5枚,国内获奖牌164枚。

十二、资源、环境

初步统计,全年总用水量194.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9%。其中,生活用水下降0.4%,工业用水下降8.0%,农业用水增长0.3%,生态补水增长17.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7立方米,下降8.7%。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91.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9.1万公顷,飞播造林2.5万公顷,封山育林15.1万公顷,退化林修复17.5万公顷,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7.3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4.5万公顷,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4.6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7.9万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面积9.8万公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6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3.0%。

全区确定的自然保护区18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67.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26.2万公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4.4%。

全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8%。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的10个盟市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5.0%。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2020年末全区总人口和结构数据拟于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后予以公布。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呼包鄂乌地区是指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东部五盟市地区是指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其他三盟市地区是指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5]居住类价格包括租赁房房租、住房保养维修及管理、水电燃料等价格。

[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等八大产业中的工业相关行业。2020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7]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8]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9]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九大类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1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焦炭、原油、发电量为全社会口径,其余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1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12]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13]“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4]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电信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FTTH/O以及其他宽带接入方式和普通专线接入公众互联网的用户。

[15]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16]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扣除能源加工转换和能源回收利用等重复因素)的总和。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将各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换算成按照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量的消费量。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口径按当量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价格指数、居民收入消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猪牛羊禽肉产量、禽蛋产量、牛奶产量、猪牛羊存栏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数据来自农牧厅;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呼和浩特海关;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商务厅;注册企业数、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客货运量、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厅、铁路部门和民航部门;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公安厅;电信数、电话数、移动互联网数来自通信管理局;邮政业务量、快递业务量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厅;档案数据来自档案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厅;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银保监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厅;科技项目、合同成交金额数据来自科学技术厅;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广播电视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电影数据来自电影集团;社区服务设施数、福利院、最低生活保障、福利彩票数据来自民政厅;自然保护区、林业数据来自林业和草原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

时光轴

RAG23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21年2月28日)  2020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持续回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RAG-ES2024-09-10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35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1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6868.0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8466.7亿元,下降0.9%。三次产业比例为11.7:39.6:48.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2万人,比上年少增3.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2.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5.7%,衣着类上涨0.1%,居住类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3.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0%。从工业生产角度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0.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2%。RAG-ES2024-09-10
RAG-ES2024-09-10
浏览 5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