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的10大挑战
共 3143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0-14 08:20
来源:网优雇佣军
物联网智库 转载
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导 读
本文梳理了6G的10大挑战。
从“尽力而为”到“确定性”
但5G和6G网络的连接范围将从人扩展到千行万业到万物,这要求网络必须能提供低时延、高可靠的确定性服务能力,否则就可能影响企业持续稳定生产。为此,5G通过引入网络切片、MEC等技术,可提供SLA可承诺可保障的端到端网络服务能力。面向未来6G时代,随着网络向更多行业、更多场景渗透,需进一步增强网络的确定性服务能力。
开放化与定制化
进入5G时代,为了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移动网络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推动CT与IT融合,以催生丰富的行业创新应用,促进生态繁荣。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5G与云计算、边缘计算和AI技术融合,已孵化出AI质检、5G远程控制等大量行业应用。领先运营商和供应商们已打造开放、灵活的MEC边缘云平台,可通过API开放网络能力、IT能力、工具和应用组件等,让第三方开发者和行业伙伴可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快速定制开发、部署和上线新应用。进入6G时代,这种开放化和定制化能力将持续演进,将通过API接口为行业客户提供更敏捷、更友好的服务,以更好的满足客户按需配置网络和定制应用。
人工智能网络
但是,AI引擎要最大化发挥出价值,需要海量的数据“喂食”和计算资源使能。对于未来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AI引擎不能仅部署于某一位置、某一台设备上,而是需部署于拥有海量数据和无限计算资源的整个网络上,让智能注入网络全身,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AI和网络的潜力。
因此,未来5G和6G时代的人工智能网络,需要AI和网络相互赋能,一方面,AI赋能网络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网络也要赋能AI发挥出最大价值,具体而言,就是依靠5G/6G网络的低时延、大带宽特性,让训练数据、AI/ML模型流动于云边管端各个环节,以高效的运力充分释放算力,从而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更高质量的网络和AI服务能力。
100%覆盖
为了实现全球100%覆盖,6G时代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立体网络,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资收益如何还待验证,但把眼光放长一点,它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了道路。
太赫兹通信
但问题是,就像今天的毫米波依然面临覆盖能力弱、建网成本高、终端生态不成熟等问题一样,估计6G时代的太赫兹同样会面临类似问题,需要行业努力解决。
感知与定位
最大化频谱利用率
对此,进入6G时代,无线产业或将重新审视传统频谱分配机制,进一步演进动态频谱共享技术,通过引入AI、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动态的实现频谱分配、控制和调度,以最大化提升频谱利用率。同时,Massive MIMO持续演进、更主动和精准的无线资源调度分配等技术,还将持续提升频谱效率。
网络安全
弹性、冗余与自愈
绿色低碳
“2021 中国AIoT产业年年会”重磅来袭!
12月9日 深圳机场凯悦酒店
版权声明:“物联网智库”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科技/研究/投资类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或由于二次转载标错了转载来源,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微信wangsujing1314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