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特陶海城址

浩特陶海城址

共 124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2:11

历史沿革

浩特陶海城址
1975年,呼伦贝尔盟西部文物普查时调查浩特陶海城址,考古工作者认为,浩特陶海城址是辽朝的通化州故城。

遗址特点

综述
浩特陶海城址图
浩特陶海城址,辽代城址,古城城墙土筑,基本呈方形,有南北二门,宽约10米,门外有瓮城,南墙长480米,北墙长450米,东墙长458米,西墙长530米,古城周长约1950米,城墙残高3~5米。四面墙筑有49个马面,四角均有角楼,城内有多处建筑遗址,大部分在北半部。浩特陶海城址是辽朝各族人民在海拉尔河流域从事农、牧业生产的遗迹之一。
建筑
浩特陶海城址有较清楚的东、西两处院落遗址。东院为方形,每边长43米,内有3处房址。西院长85米,宽50米,内有5处房址。中部有一方形土台,土台边长24米,宽1.5米,城外有两条护城壕,内壕深约3米,外壕不明显。
功能
浩特陶海城址因防守驻兵需要,在地理环境险要地点建立起来的,规模与建筑形式和分布等没有统一要求,是在空地上新创建的,用途是军事防御,驻扎兵卒,非政治中心,故城址内没有贸易场所遗迹。

文物遗存

浩特陶海城址
浩特陶海城址采集辽代篾纹陶片甚多,还出土过铁器、铜钱、骨针、细石器等文物。

历史文化

辽代通化州故城
1975年,呼伦贝尔盟西部文物普查时调查浩特陶海城址,考古工作者认为,浩特陶海城址是辽朝的通化州故城。
《黑龙江历史考古述论》(上)根据古城形制及地面遗物断其为辽代城址,复据《辽史·地理志》记载:“泰州,德昌军,节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黑鼠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遂移东南六百里来,建城居之,以近本族。”泰来塔子城古城适在浩特陶海东南,两者距离与六百里之数基本符合。黑鼠族在《辽史》中仅此一见。“黑鼠”即指“黑车子室韦”亦即“和解室韦”,系契丹人对黑车子室韦的蔑称。故而浩特陶海城址应是辽代通化州故址无疑。一九八一年版之《东北历代疆域史》亦认为“通化州似在海拉尔河浩特陶海古城”。

研究价值

浩特陶海城址
浩特陶海城址保存基本完好,遗址为辽代“通化州”旧址,是辽代契丹人控扼北方的一处军政重镇,对研究当时的军事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1989年6月6日,浩特陶海城址被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公布为旗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6月,浩特陶海城址上建立保护标志,划分保护范围,建立文物档案。
2006年9月4日,浩特陶海城址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碑
2013年5月3日,浩特陶海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浩特陶海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浩特陶海牧场西侧。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浩特陶海城址,路程约14.8千米,用时约18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