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
共 2537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5-24 11:32
历史沿革
唐代至清咸丰七年(1857年)间,石钟山有超过50处古建筑。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建碑,镌苏轼《石钟山记》;清乾隆年间,建怀苏亭;1979年,移于绀园前。
清咸丰八年(1858年),建报慈禅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修;1966年,报慈禅林大雄宝殿及海岛毁;1980年,大雄宝殿修复,大雄宝殿改名观音阁。
清咸丰八年(1858年),建忠烈祠(又名昭忠祠),是曾国藩上谕敕建,祭奠在湖口与太平军交战的死难湘军官兵;1956年,忠烈祠改名“太平堡垒”;1959年、1980年,相继维修忠烈祠;1994年,恢复名忠烈祠。
清咸丰八年(1858年),建浣香别墅。
清咸丰年间,建太平楼。1956年,重修太平楼。
2009年,江西省基层文物保护经费130万元,用于石钟山古建筑太平楼、忠烈祠、报慈禅林、浣香别墅维修。2010年,石钟山古建筑动工大修。
2022年,湖口县文广新旅局完成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消防工程。
建筑格局
石钟山古建筑类型以祠堂、楼、亭、寺庙等传统公共建筑为主,如忠烈祠、太平楼、怀苏亭、报慈禅林等,构成了历史建筑的主要部分,是体现石钟山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内涵和基本依托。石钟山共有200多块石刻和石刻,是解读石钟山文化的重要史证材料。
主要建筑
报慈禅林
报慈禅林
报慈禅林由门厅、前殿、戏台及后殿组成。建筑依山势逐级升高,呈阶梯状。平面布局因地形限制呈不规则长方形,前窄后宽。门厅是一个露天的庭院。门内有门廊,通过砖砌通道进入前殿。前殿三开间,明间是过道,次间为两层的厢房。厢房下层是僧人居住,上层是演出时演员化妆更衣的地方。在过道的后半部分建有一个两层的小型戏台,上层为舞台,下层为过道,面向后殿。戏台为单坡推山屋顶,两角飞檐起翘。檐枋下用正万字拐子锦心屉挂落装饰。舞台三面围板用16幅高浮雕戏剧人物故事花板装饰。正面6幅,两侧各三幅。为防雨水,前檐立柱下端采用方形石柱。戏台与后殿之间有一个露天的带有天井功能的小院落。中间造假山,并置放一石香炉。后殿前有轩廊过道。后殿三开间,次间原为十八罗汉造像,明间供大佛像。但“文革”破四旧时均毁。后建海岛神山,供观音像,现名观音殿。
忠烈祠
忠烈祠
忠烈祠位于石钟山的西北面,原名昭忠祠,是石钟山古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昭忠祠是湖口县保留完全徽派建筑特色的唯一一处建筑。昭忠祠为四合院式的高大建筑,由牌坊门、前殿、正殿、后殿、两廊、两庑,前门基台,前后天井组成。宽约15米,深约45米,高约14米。融祠堂、庙宇、民居为一体,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石雕、砖雕、木雕丰富,梁柱装饰素雅。门前基台上两侧石狮一对,大门两旁石鼓一双。牌坊门上有浮雕人物图画、石刻对联。门额廊庑壁间有诗文碑刻。门额“昭忠祠”原为手迹。门联“祀重春秋,名垂竹帛;光昭日月,气壮山河”,是彭玉麟撰并书。
浣香别墅
浣香别墅
浣香别墅主要功能是接待上级官员及春秋祭祀时湖口县地方官员休息的场所。浣香别墅平面呈规则的长方形,除前院略低,后面基本在一平面上。由前部分听涛眺雨轩和后部分芸芍斋组成。听涛眺雨轩,包括前院和前厅。芸芍斋包括后厅、且闲亭和桃花池,两者中间用天井式庭院相连。听涛眺雨轩前院左右各有彭玉麟亲植的古樟一棵,中间为砖砌过道,踏上台阶到达前厅。明间是过道,左右次间为厢房,是客人休息的地方。前厅后是四周逥廊的一个天井式庭院,中间花坛,植丹桂一棵。两侧逥廊墙壁镶嵌历代名人碑刻二十余方。芸芍斋后厅同样为三开间,明间过道,次间为厢房,是客人用餐的地方。紧靠芸芍斋建有一个六边形的且闲亭,亭柱之间有木凳相连,可供来往行人休息小坐。后面的桃花池用石板架曲桥与桃花洞相连,池壁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十余方。
太平楼
太平楼
太平楼,歇山式楼阁,四周回廊,总占地面积约180平米,为纪念太平军驻守五年,故名太平楼。
怀苏亭
文物遗存
综述
英雄石
英雄石
英雄石位于上石钟山临湖旁。英雄石在山西北的水岸。峰骨突出水面,高十余米,顶部有一块略显四方形的巨石。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时,陈将张定边追逼朱元璋帅船搁浅被围,朱将常遇春从岸上枪挑一块巨石向敌军砸去,巨石稳稳落在挺立于水面的石笋上。陈军见状吓得纷纷后退。英雄石上留有枪戳的窟窿。
古仙洞
古仙洞
古仙洞,王安石题刻,位于上石钟山北洞口上部。此洞原名瑞云洞,王安石题名后改为古仙洞。
文物价值
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营造的历史环境氛围,构成石钟山历史文化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包含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
保护措施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路程约5.2千米,用时约13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