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松江调查队
(2022年6月1日)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见表1)。
2021年松江区地方财政收支及增长速度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37766户。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含私营)31689户,比上年增长17.3%;外资企业309户,比上年降低41.1%。至年末,经工商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共计222369户,比上年末增加21049户。
2021年,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被纳入国家和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松江 G60 科创走廊数字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域首个纳入国家试点(培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布《松江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增创“一廊一轴两核三片”空间发展优势;连续六次获评“平安建设全国先进(示范)县”。
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获评全市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乡村振兴农民满意度连续多年全市领先。家庭农场持续深化,粮食亩产、生猪出栏量、绿色食品认证率位居全市前列。开展“大棚房”专项整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签约4556户,形成乡村振兴示范村“黄桥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9万户居民接装天然气,247条农村公路完成提档升级。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搭建全市首家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平台,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汇民专业合作社的大米荣获2021上海地产优质早熟(国庆)大米“铜奖”和“最受市民欢迎奖”两项大奖。黄浦江大闸蟹荣获2021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最佳口感奖”和“金蟹奖”两项大奖。道悠闲农业专业合作社“玉女”小番茄荣获2021上海地产优质番茄品鉴评优和展示活动中小果型番茄“银奖”和“最受市民欢迎奖”两项大奖,家绿蔬菜专业合作社“金童”小番茄获中小果型“铜奖”和“最受市民欢迎奖”两项大奖。
三大优势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418.59亿元,占全区规上的比重为77.0%。其中,电子信息业实现产值1846.91亿元;现代装备业实现产值1274.35亿元;都市型工业实现产值297.32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26.7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占全区规上的比重提升至63.6%。其中,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69.20亿元,比上年增长3.8%。部分产业取得较快增长,如:节能环保比上年增长16.4%,高端装备比上年增长15.6%(见表2)。
2021年松江区战略性新兴产业
(制造业部分)产值及所占比重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7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吃、穿、用、烧和各经济类型零售额实现全面增长(见表3)。
2021年松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速度及所占比重
继续发挥购物节辐射效应,提振全区消费信心,拉动经济增长。2021年全区顺利开展了“五五购物节”、“松江购物节”及“跨年迎新购物节”,推出“松江优品”、“数字赋能”主题直播、特色美食展销、夜生活节、汽车生活节等热门活动,集聚商圈消费新热点。其中,“元”来这里地中海购物致嗨节等4项活动被列入市级重点活动。积极推进G60科创云廊商业配套、松江印象城、中惠棠里商业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新城消费新地标。
完成上海科技影都概念性总体规划,影视产业链体系显现雏形,高科技影视基地、影视培训教育和影视公共服务平台加速集聚。昊浦影视基地启用,华策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星空综艺影视制作研发基地等一批重大影视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新引进影视企业1411家,同比增长10.3%。
聚焦市民日常出行,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年内新辟调整公交线路25条,完成9条线路185处公交候车亭电子站牌的安装。对老旧公交车辆进行更新,至年末(松江公交不含松江巴士)保有公交车854辆,累计投入运营的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辆649辆,占车辆总数的76.0%。2021年全区共有运营公交线路140条(松江公交公司所属127条、巴士公司所属7条、青浦太阳岛公司所属6条),公交营运里程长度4720.42万公里,年客运量7399.94万人次。中运量有轨电车日最高客流量近3.8万人次,日均客流量2.6万人次。共有区域出租车164辆,区域出租车年载客车次155.43万次,单车日均载客车次24.37次。至年末,松江区机动车保有量为39.1万辆。
强化道路设施管养,打造高品质通行环境。累计完成公路和市政道路路面病害维修约22.37万平方米、人行道维修约1.68万平方米。完成鼎源路、昆港公路等9个大中修项目。完成德望路、文汇路等12条道路超薄层沥青加罩专项整治,总里程1.01万米、总面积达13.7万平方米。对文翔路、新松江路等8条道路实施井盖专项整治,抬升各类窨井2245只。对31座桥梁实施桥头跳车问题专项整治。完成龙源路、文诚路等6条共计7.5公里的市政道路创建市级精品示范路。
“四好农村路”工作稳步推进:2021年度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项目138个(共计167.60公里),目前已竣工131个(共计158.04公里);农村公路中修项目20个(共计16.64公里),目前已竣工15个(共计12.52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6处(共计32.63公里);成功申报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64条(共计106公里);泖港镇、新浜镇成功申报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完善静态交通,缓解停车难题。完成配建竣工验收事项64件,办理新增停车场(库)经营备案28家(共计泊位6228个,停车面积56.28万平方米)。完成岳阳街道黑鱼弄、景德路、谷阳南路3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可提供车位数量152个。完成小昆山镇昆水街一号、二号绿地及地下车库的2个公共停车泊位项目,可提供车位数量435个。全区经营备案场库数据信息已全面接入“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智能停车系统,112家备案停车场(库)开通线上缴费功能,5家停车场(库)共计440个泊位完成停车共享电子签约功能。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区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2.15亿件,比上年下降4.2%;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5.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5.9%。至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33.11万户,比上年增长1.1%,其中,住宅电话17.86万户,比上年下降3.6%;宽带用户数39.72万户,比上年增长4.7%;移动用户数98.56万户,比上年增长3.8%。
2021年末松江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2021年全区新增上市企业4家,其中上交所主板1家、创业板1家、北交所2家;累计上市企业总数达到30家,居全市第三。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新受理全区上市企业5家,其中上交所主板3家,创业板1家,北交所1家。2021年,全区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19家,累计已上市挂牌企业524家,其中上市企业达30家,新三板35家、E板30家,N板49家,展示板380家。上股交挂牌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传媒、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贸易等行业,挂牌数量全市排名第一。
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投资208.34亿元(见图2),比上年增长4.1%,绝对量位列郊区第一。至年末,计划总投资过亿的工业项目143个,实现投资额158.31亿元,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0%。新阳半导体、比亚迪电池、新开源医疗科技、珑睿信息、海质科技、海尔卡萨帝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华悦投资、复宏汉霖、昊海生科、顺络电子、G60科创云廊、海尔智谷、超硅半导体等项目有序推进。
2021年松江区公用事业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连续两年代表上海接受世界银行测评,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提升作出重要贡献。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争取和落实央行“15+1”金融支持政策,在全市首创“政府+园区+担保+银行”四方协同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新机制,科创板企业上市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法治研究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深入实施“1+10”人才政策,引进紧缺急需人才2万多名,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55家。
2021年面对仍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松江继续全面贯彻落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念,抓住机遇、深化合作。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67个,增资项目65个,实现项目总投资25.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合同外资21.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1.6%,创历史新高,其中新批准项目16.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8%;实际到位资金6.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8%,创近十年来新高。在松江新批准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累计达132个,项目数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国香港89个,中国台湾58个,美国32个。
松江在完成《松江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编制和发布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成功举办“松江·人民向往的新城”建设推介会,组织松江新城3个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10个文旅及重大公共配套类项目和12个产业类项目进行战略协议签约,并以一个个“松江速度”为松江新城建设提质增效:G60科创走廊品牌园区建设、星空综艺影视制作研发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云间学校、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区行政办公中心及周边功能区“美丽街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工,人文松江活动中心项目二期工程项目基本建成,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影棚结构封顶,示范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已竣工。
城市能级和品质实现整体提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面完成,依法、铁腕、稳妥开展“五违四必”综合整治,拆违2100多万平方米,啃下了多年想啃但没有啃掉的硬骨头。完成旧住房改造436万平方米,老城换新颜,群众得实惠。
深化更加高效的社会治理创新,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坚持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三化”联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从无到有、构建运行。完善“一网统管”城运体系,形成“多格合一”松江模式并在全市推广,建成区、街镇两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2021年,“一网统管”年度工作综合评估为良好。加强“一网通办”线上线下融合,打造高效便捷智能的全方位一体化政务服务生态,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区域,“一业一证”改革走在全市前列。推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积极参与社会组织规范化等级评估,区级服务中心达5A级,17个街镇服务中心达3A级,区级层面成立松江区社会组织联合会,17个街镇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和公益基地发展,全区已建成670家公益基地,发布公益服务项目17159个,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 42万小时。
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453所,中、小、幼、职、特五类教育在校学生17.08万人,比上年增长 4.6%。全区各类学校教职工2.14 万人,比上年增长 4.2%,其中专任教师1.40 万人,比上年增长 4.7%。
2021学年松江区各类学校、
在校生数及增减情况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脑科学研究与产业化百亿级项目——G60脑智科创基地进展顺利,一期交付使用,二期三期按计划推进。松江区政府与上海市科委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落户松江。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基本完成建设,挖掘“双碳”优势,完善并拓展各子平台建设,与国内能源企业联合推进锌空电池、氢甲酰化、无机材料三项技术进入中试放大阶段。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共建的“精密仪器系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圆满举办博士生实践活动,促进研究院与清华的技术交流。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首期数据中心交付进入冲刺阶段。依托腾讯丰富的技术产业资源,目前已引进落地34家“超算生态”企业,两年完成税收近1.6亿。
在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松江区范围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有21个项目获奖,其中,由松江区推荐申报获奖的2个项目均来自民营企业。2021年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增量位居全市第二。全区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6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总量位列全市第三,累计引进院士专家团队250名,其中院士25名,专家225名。6项成果入选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引智创新成果50佳”名单。运用全市首批试点的“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固化疫情期间“不见面审批”制度,提升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办理的工作效率,有效加强工作许可办理和海关工作签证办理的衔接。全年审批通过各类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2144人次,其中引进A类高端人才61人。
全年实现电子信息业工业总产值1846.9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1.6%。全年实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7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8.0%。发挥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松江G60科创走廊数字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个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松江新城G60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示范区成功入选首批市级示范区,2021年度城市数字化转型评估位列全市第三,松江在宽带平均接入速率、500M用户占比、5G移动电话用户占比等指标上排名全市第一。全年新建5G基站1704个,累积建成5G基站4340个,位列全市第三,实现5G网络全区广覆盖。5G赋能工业互联网建设,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区级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立项7家,扶持资金1750万元。
持续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23个项目立项入围2021年区级科普项目,拟资助金额182.6万元。松江民防科普馆获评区级科普教育基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获评G60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全区共有科普教育基地74家,其中国家级5家、市级13家。区总校和全区17个街镇社区科普大学分校均已挂牌成立,全年配送科普讲座108讲。
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专利授权21277件,同比增长39.8%,数量排名全市第二。至年末,全区有效专利69250件,比上年增加18068件,数量排名全市第三;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0588件,比上年增加1636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5.44件,比上年增加8.57件。松江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建设,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3家、市级专利工作示范(试点)企业77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园区8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60家企业主导或参与8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深入推进系列精神文明创建。上海茸北工贸实业总公司等128家单位成功创建2019-2020年度(第二十届)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松江二中等20所学校荣获2019-2020年度(第二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406家单位、36所学校荣获2019-2020年度松江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称号。吴胜荣获评2020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评选产生2021年度“感动松江”道德模范11名、先进典型10名。
2021年全区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包括线上)约1.9万场次,参与约216.9万人次(含广场舞);全区公共图书馆流通约26.03万人次,全区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线下接待观众约28.98万人次;配送图书4.2万册(含电子图书2万册),公益演出682场, 公益电影9275场(含宣传贴片980场)。加强新闻舆论氛围营造,全年电视节目《松江新闻》《云间播报》共采编并播出新闻3220条,被市级媒体录用196条。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全区体育场所定期抽查检查制度,张贴疫苗接种二维码485张,积极动员经营性体育场所完成疫苗接种工作。
顺利举办全国帆板大师赛、CTCC房车锦标赛、全国高校百英里总决赛等国内重大赛事,以及佘山元旦登高、业余足球联赛等一系列品牌赛事。全年共承办、协办市级赛事、活动4次,举办区级赛事、活动2次,吸引6000余人次市民参与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全年在国家级比赛中获金牌1枚,在市级比赛中获金牌107枚、银牌76枚、铜牌77枚。全年新建改建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28个,市民健身步道30条,市民球场12片,市民健身房1个,体育公园2个,市民健身中心2个。截至2021年底,我区共有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032个,市民健身步道112条,市民球场107片,市民健身房17个,体育公园4个,市民健身中心5个。全年区属各场馆累计接待市民健身锻炼近69.06万人次,场馆开放收入共计280.93万元。
2021年松江区卫生机构情况及增长速度
卫生健康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务实推进重点战略合作项目。区中心医院、方塔中医医院、泗泾医院成功创建上海市区域性医疗中心。方塔中医医院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松江医院(筹),泗泾医院升级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完成15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街镇智慧健康驿站全覆盖,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上海市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居民“家门口”的医疗卫生服务得到完善。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推进,在各区综合排名中位居全市第一。松江公立医院改革持续保持全市领先,“社区综改云管理”评价连续5年保持全市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总体满意度位居全市第一,实现服务能级和居民获得感同步提高。
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18002个,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 496人,帮扶引领成功创业 672户,城乡登记失业人数7008人。全年开展职业培训41950人,其中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培训94人,中高级层次培训数量占7.6%。
据抽样调查,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12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五。其中,工资性收入49289元,比上年增长10.2%;经营净收入1847元,比上年增长5.6%;财产净收入6986元,比上年增长0.9%;转移净收入6690元,比上年增长9.7%。
全年保障房施工面积688.96万平方米,保障房投资117.31亿元,比上年下降14.3%。保障房销售面积90.28万平方米。全年区属动迁安置房开工8489套,竣工4438套。新增供应公共租赁房项目16个,共1009套房屋。全年为735户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约1374万元,廉租房源已分配212套。
完成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帮困粮油调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年实施各类救助16.22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59亿元,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47万人次、5213.92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73万人次、780.82万元。
全年完成新增养老床位170张、改造认知症照护床位420张、改造老年护理型床位132张;完成新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家、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家、新建社区老年人助餐场所3家、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建设97家、新建老年人示范睦邻点8个,新建幸福老人家1个。做好养老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评估,实施老年助餐可追溯系统建设,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得分排名全市第三。与嘉兴市和宣城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养老,共同发布38家异地养老机构、6家一体化养老实训基地、97家老年旅游推荐景区名单。完成养老机构服务收费价格调整。至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4 家,长者照护之家9家,养老床位数 8420张,收养各类人员4961人。全年提供居家养老服务40.09万人次,为10000名高龄老人提供互助服务(老伙伴计划项目)。
全年完成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9个,污水收集管网11公里。全年污水处理量17664万立方米,日均污水处理量48.4万立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96.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松江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部分已完成并通水,西部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部分土建基本完成,计划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通水。
城市品质加快提升。认真按照“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的工作要求,对标“六化十无”建设标准,推进了2个“美丽街区”建设;着眼打造整体城市夜景形象,提升了科创云廊、泰晤士华亭湖等29处区域夜景;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场所提升改造户外招牌特色道路22条。
垃圾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分类实效稳中向好,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年生活垃圾清运总量89.21万吨,其中,干垃圾日处置量1115吨,湿垃圾日分出量(含餐厨垃圾)805吨,可回收物日回收量524吨,有害垃圾日收运量0.07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5.2%,村居、单位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全程体系更加完善,累计完成可回收物中转站提标13个、服务点提升391个,完成146条道路、18个商业广场废物箱投口改造,天马焚烧厂二期、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投产运行,总设计处置能力达到212万吨/年,处置能力位于全市前列,从2021年6月底开始,停止生活垃圾外运处置,生活垃圾实现区域内闭环分类处置的目标,“一网统管”综合管理平台建成上线。落实固废检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要求,规范生活垃圾残液和冲洗水收运处置,生活垃圾清运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垃圾中转站环境控制措施落细落实。
环境卫生管理全面提升。制度设计持续优化,抓住松江新城发展机遇,结合“十四五”规划目标,完成《松江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制定完善《松江区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等多部行业管理规范。保洁服务精益求精,推开18条路段(广场)高标准保洁区域创建,其中九峰源书法广场和泖港镇新宾路成功创建市级高标准保洁区域,每月开展重点区域道路大冲洗。公厕管理提档升级,完成区政府实事项目20座示范公厕新改建,街镇改造25座,形成一批“人性化、景观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示范型公厕;不断提升公厕人性化服务,严格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公厕消杀管理,全区85座公厕评为区级“星级公厕”,市民广场公厕、方塔公园北大门公厕被评为“上海市最美厕所”。机具设备更新迭代,全区新增更新各类道路保洁机械设备19辆,垃圾清运车34辆(其中密闭式湿垃圾车14辆)。2021年度,松江区道路、公厕保洁获评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双第一。
2021年,全区共新增森林面积25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84%,共建成6个开放休闲林地。全速推进绿化建设,全年新建绿地总量20.54公顷、绿道20.35公里、立体绿化1.77公顷,建设完成8座街心花园、新建九里亭公园。方塔公园、醉白池公园在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进一步着力提升公园服务能级,提供了更洁净、多彩、文明、安全、和谐、宜游的城市公园环境。
城市运行与管理安全有序。圆满完成第四届进口博览会各项保障任务。坚持把智慧公安融入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中予以统筹推进,建成上云智能安防社区674个、智能安防楼宇60个。深化平安松江建设,报警类“110”、违法犯罪案件接报数分别比上年下降24.0%和4.1%。全年松江地区共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2起,死亡12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7.7%,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4.3%。发生交通事故126208起,其中,死亡事故75起,造成78人死亡,16892人受伤。发生火灾事故1182起,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866.32万元。
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9.7%,中型以上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达100%。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区域食品安全状况有序可控。全年对全区食品药品领域行政处罚立案1157起,罚没款1350.48万元。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监督抽检食品销售环节2374件、合格率96.6%,餐饮环节2345件、合格率97.5%,生产环节1919件、合格率99.9%。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海市松江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松江调查队 (2022年6月1日) 2021年,松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干实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实现高质量发展。 | RAG-ES | 2024-09-10 |
01 综 合 2021年松江区聚焦“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2.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08.96亿元,比上年增长8.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7.2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3 ∶51.0∶48.7。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见表1)。 表1 2021年松江区地方财政收支及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税收收入5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税收0.6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税收199.10亿元,第三产业实现税收310.56亿元。分行业看,实现工业税收179.43亿元,实现房地产业税收156.02亿元,实现批发和零售业税收69.78亿元,实现建筑业税收19.04亿元。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37766户。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含私营)31689户,比上年增长17.3%;外资企业309户,比上年降低41.1%。至年末,经工商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共计222369户,比上年末增加21049户。 2021年,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被纳入国家和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松江 G60 科创走廊数字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域首个纳入国家试点(培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布《松江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增创“一廊一轴两核三片”空间发展优势;连续六次获评“平安建设全国先进(示范)县”。 | RAG-ES | 2024-09-10 |
02 农 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98亿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种植业产值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林业产值2.72亿元,比上年下降28.6%;畜牧业产值3.77亿元,比上年下降18.7%;渔业产值0.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4亿元,比上年下降18.8%。 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获评全市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乡村振兴农民满意度连续多年全市领先。家庭农场持续深化,粮食亩产、生猪出栏量、绿色食品认证率位居全市前列。开展“大棚房”专项整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签约4556户,形成乡村振兴示范村“黄桥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9万户居民接装天然气,247条农村公路完成提档升级。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搭建全市首家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平台,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汇民专业合作社的大米荣获2021上海地产优质早熟(国庆)大米“铜奖”和“最受市民欢迎奖”两项大奖。黄浦江大闸蟹荣获2021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最佳口感奖”和“金蟹奖”两项大奖。道悠闲农业专业合作社“玉女”小番茄荣获2021上海地产优质番茄品鉴评优和展示活动中小果型番茄“银奖”和“最受市民欢迎奖”两项大奖,家绿蔬菜专业合作社“金童”小番茄获中小果型“铜奖”和“最受市民欢迎奖”两项大奖。 | RAG-ES | 202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