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乡
地名由来:桥头苗族壮族乡因清嘉庆七年(1802年),者果民众集资在河上修筑“公安石桥”,后改为者果桥头。
"桥头苗族壮族乡是河口县一个民族乡,位于河口县城东北部78公里,东西与文山州马关县接壤,南与越南猛康县接连。国境线长达81公里,许多村庄星罗棋布在国境线附近,有着十分重要的国防地位和对外通商口岸的区位优势。
全乡总人口1637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571人,占总人口的70.1%;农业人口15568人,占总人口的95.1%;是一个以苗族、壮族为主体,汉、瑶、布依、傣、彝等13个民族杂居的边境民族乡。辖区面积17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3.4%;有8个村民委员会,114个村民小组,115个自然村。有33个村寨座落在边境线上。
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杂粮等;经济林果木有杉木、八角、肉桂、桃、李、梨、板栗、荔枝、柑桔等。
自古以来,桥头就是内地通往越南的主要通道之一,乡境内有纸厂、老卡两个省级口岸,纸厂口岸距越南猛康县城仅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桥头各族人民依靠党的民族政策,在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族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乡呈现出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
历史沿革:
清朝时,属开化府安平厅逢春里、永平里。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安平厅设置老卡和新店2个对汛,专管防务和外交。
民国时期,分别由河口对汛督办公署所辖。
1949年12月,桥头解放。
1950年,为河口市桥头镇;同年5月改为桥新卡区。
1951年,改为第二区,原属桥头的小坝子、田湾另设小坝子街道办事处。
1954年10月,小坝子街道办事处改为第四区。
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
1959年,小坝子划入马关县。
1962年,改为桥头区。
1969年,改为桥头公社。
1984年,桥头公社改为桥头区。
1988年1月28日,置桥头苗族壮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