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古建筑群

三清山古建筑群

共 139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36

历史沿革

东晋年间,与李尚书“结庐炼丹”修道于三清山。
唐朝年间,建老子宫观,旧址在丹井北边,坐北朝南,称三清福地。
宋乾道六年(1170年),王霖捐资重建三清观殿宇,供奉三清尊神,后因世乱,观废址毁。
元朝年间,建三清观,有石刻三清石仙君、葛仙君、李尚书、金童、玉女及潘元帅像等。
明景泰至天顺年间(1450~1464年),王祐、上山重修扩建后,改称三清宫。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三清宫毁于大火,玉山、德兴两县方士化缘重建,但规模远不及从前。
2018年,上饶市文广新局开展三清山古建筑群——三清宫修缮工程。
2021年,开展三清山古建筑群消防工程。

建筑格局

三清宫坐南朝北,前殿后阁,左右厢房,两层两进。整个殿内梁、柱、墙、池、门以花岗岩琢磨铺造为主,镶嵌得严丝密缝。宫门上方悬挂清同治八年(1869年)所立“三清福地”。
三清山古建筑群

主要建筑

前殿

三清宫前殿,供奉道教三位尊神——清微天玉清境(又称天宝君,居中位,手执混元珠,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混沌状态时的无极);禹余天上清境(又称太上道君,居元始天尊左侧位,手执如意之象,或半黑半白的“阴阳镜”,象征刚从无极状态中衍生出来的“太极”);大赤天太清境(又称太上老君、道祖,居元始天尊右侧位,手执羽扇,象征由太极分化出的天地或阴阳“两仪”)。

后殿

三清宫后殿,供奉观音及十八罗汉,道佛和谐相处,共为同一殿堂,有别于其他道教名山佛道不相容的格局,体现了三清山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

牌坊

三清宫大门前方建有牌坊一座,名三清宫牌坊。因牌坊上部额枋之间镶嵌的青石板横匾两面刻有明代景泰年间兵部尚书、浙江镇守(1388~1474年)书“三清宫”三个正楷大字,故名三清宫牌坊。

文物遗存

三清山古建筑群的文物,从东晋至明的宫、观、府、殿、亭、台、坊、塔、桥、池、泉、井、古墓葬、山门、石雕、楹联、摩崖题刻等相关文物遗迹共100余处。主要包括:风门、丛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天门、王祜墓、风雷塔、龙虎殿、纠察府、詹碧云墓、演教殿、涵星、清华、净衣三池、飞仙台、三清宫和古丹井、九天应元府、西华台、石造神像20余处,摩崖题刻80余处。
三清宫古建筑群的文物中,主要是以道教为主的文物古迹“壶市安井”“方豪上”“螣冈”“小龟”等20处石雕石刻

文物价值

三清宫古建筑群反映了“道法自然”思想,单体选址和建筑组合符合道教宗教仪轨,并与自然环境协调,它是基于中国传统宗教观念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建造实践的重要实例。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三清山古建筑群被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三清山古建筑群位于三清山。

交通指引

玉山县人民政府距离三清山古建筑群约51千米,驾车约一小时到达。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