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信札 : 功夫、表演和生命

联合创作 · 2023-09-04 20:03

李小龙诞辰80周年纪念版

15年鼎盛时光,138封珍藏信札,让李小龙亲笔告诉你……

东方、西方的碰撞与结合 │ 传统、现代的冲突与创新

离不开爱情、亲情和友情 │ 放不下功夫、表演和生命

◎ 编辑推荐 ◎

★ 用“截拳道”的方式认识李小龙

呈现在本书中的138封信札,在 今天看来,乃是李小龙写给你我每一位正在翻阅它们的读者。因为,读他的亲笔书信,是认识他的最精简直接的方式,恰如他的截拳道所揭示的真理一般。

☆ 生平重要信件悉数收入

在李小龙人生的几次重要节点,他都选择借书信向朋友袒露真心真意。其中,1962年9月致曹敏儿、1969年1月4日致张卓庆、1972年8月12日致水户上原、1972年11月致麒麟,这四封信堪称李小龙的微型自传,读来让人深思和激赏。

◆ 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并存

这些信札中,一是保存了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思考过程,二是有诸多好莱坞与...

李小龙诞辰80周年纪念版

15年鼎盛时光,138封珍藏信札,让李小龙亲笔告诉你……

东方、西方的碰撞与结合 │ 传统、现代的冲突与创新

离不开爱情、亲情和友情 │ 放不下功夫、表演和生命

◎ 编辑推荐 ◎

★ 用“截拳道”的方式认识李小龙

呈现在本书中的138封信札,在 今天看来,乃是李小龙写给你我每一位正在翻阅它们的读者。因为,读他的亲笔书信,是认识他的最精简直接的方式,恰如他的截拳道所揭示的真理一般。

☆ 生平重要信件悉数收入

在李小龙人生的几次重要节点,他都选择借书信向朋友袒露真心真意。其中,1962年9月致曹敏儿、1969年1月4日致张卓庆、1972年8月12日致水户上原、1972年11月致麒麟,这四封信堪称李小龙的微型自传,读来让人深思和激赏。

◆ 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并存

这些信札中,一是保存了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思考过程,二是有诸多好莱坞与港片的幕后故事;三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华人、美国亚裔群体的生活场景和奋斗经历;四是使站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上的李小龙更加形象立体,他的思考与创造对今天的世界仍有借鉴意义。

◇ 李小龙,永远的榜样

一个谦虚、好学、开放的人,一个致力于追求生命真谛的人,当他了解李小龙愈多,自然会愈加肃然起敬。对于李小龙,我们知道的远远不够,而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至少不会错过他。

◎ 内容简介 ◎

这本信札集记载了李小龙从赴美国求学到在香港逝世之间的十五年珍贵时光。在这些寄给家人、师长、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信札中,李小龙毫无保留地袒露了他真诚的灵魂。通过他的亲笔,我们得以领略一代传奇巨星光环背后那兴味盎然的普通人生活,以及他那充满个性的奋斗历程。

李小龙短暂的生命是一个人努力追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的绝佳典范,功夫、表演和生命就是他的探索工具,也是这些信札的主题。翻阅这些信札,我们仿佛踏上了一趟“龙之旅”,在沿途每一个重要关口,我们都将拨开纷纭迷雾,目睹那些曾被掩盖的鳞爪痕迹,了解这个人怎样活过了一生!

◎ 名人推荐 ◎

阅读小龙的信札,你要从中寻找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便是他逐梦的典范……理性地计划——履行——达成。这就是小龙。这就是他实现梦想的方式。 ——琳达·李·卡德韦尔

这些信札集中揭示了李小龙生命中的崇高品质——凡事力争做到最好,绝不退而求其次。他的一生彰显了一种日求精进、陶冶情操、为人正派、重视人际、逆水行舟、精神境界强韧超凡的人生哲学。最后,李小龙的书信还反映出了“爱、和睦与兄弟情”的人生理念,而这也恰是他经常书于信末的衷心祝福。 ——约翰·里特

战士的方式不仅用于战斗,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实践。无论是生活还是体育,他教会我们做好准备,面对挑战,走向成功。——贾巴尔

他每时每刻都处在压力之下,醉心于使自己变得完美,下决心要达到个人目标。 ——成龙

李小龙刚开始拍电影时,我们中国人在外国绝对没有现在这么让人尊重,所以我是以一个中国人的态度去奉他为偶像的。 ——甄子丹

李小龙(Bruce Lee,1940—1973),原名李振藩,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佛山。他是一代功夫巨星和文化偶像,成功将功夫片在世界影坛发扬光大;他是世界武道改革的先驱,创建了截拳道,启发了综合格斗等运动;他是一位魅力无穷的哲学家,不仅将武术提升至哲艺之境,更致力于在生活中实现自我,启迪他人。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