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墩遗址

老虎墩遗址

共 6196字,需浏览 13分钟

 · 2024-05-24

历史沿革

老虎墩遗址位于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中港村委邓家自然村东侧水稻田中间,因墩形酷似卧虎而得名,遗址面积5000余平方米。它高出四周稻田约3米,地处高湖——水口盆地的中心地带,是一处土墩类型的古文化遗址。
2007年,老虎墩遗址被发现。
2009年,老虎墩遗址的发掘,共布5米×5米探方24个,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发现了最早的史前祭祀台遗迹,清理了与有关的墓葬63座。
2010年11月,老虎墩遗址新发现110多座集中的二次墓葬。集中在的中部朝北的位置。遗址所在的位置,在古时曾经是一个墓葬群。
2010年12月,老虎墩遗址东北角一布方中发掘出一处用卵石铺成的路段,根据这条路段被压在新石器时期的小墓下方,加上同一发掘层所出土的文物情况,可以推断这条短短4米的鹅卵石路属于史前时期,这是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修建的道路,这是江西省史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第一条路,堪称“江西第一路”。
2009、2010年,老虎墩遗址在遗址西南部和中部布探方39个,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包括5座汉墓、112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53个灰坑、26个祭祀坑、9处房址和1条道路,出土大量遗物。
2011年10月中旬,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业人员及靖安县博物馆,对靖安高湖老虎墩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

遗址特色

老虎墩遗址新石器时代分上、下层文化遗。由于下层文化发掘面积有限,发掘的情况看,下层的遗迹有灰坑和房址。灰坑为不规则的椭圆形或条带形;房址以红烧土作为地面或墙体。用鹅卵石精心铺成的道路是比较少见的遗迹现象,表明周边应有较重要的建筑遗存。
新石器时代下层遗存东部最厚有50厘米,呈沟状分布,西部厚约30~40厘米,呈坡状分布。土质紧密,呈黑褐色。发现的一组由鹅卵石铺成的道路遗迹。道路南北走向,残长4米,宽0.9米,呈直线状分布。在道路两侧还发现残存的红烧土建筑遗迹、石块和方形柱洞。种种迹象判断,这是一组重要的建筑遗存。
新石器时代上层文化遗存有墓葬、房址和灰坑,以墓葬为主。墓葬多为东西向的竖穴土坑墓,随葬品放置在墓底,用黑色灰土覆盖,人骨仅见骨渣。有的墓葬有烤壁现象,多数东西方向。墓内填土可分为两层,上层约10厘米,为较致密的黄褐色及灰黑色土,下层厚约15厘米,为包含丰富碳屑和红烧土粒的灰黑色土,土质较疏松。从墓葬的尺寸、大小分析,它们应是二次葬小型墓葬。发掘清理出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土台,人工土台是用比较纯净的黄色黏土堆筑而成,土质坚硬,颗粒紧密,基本不见包含物,明显是一次性搬运形成,局部厚达80厘米,分布面积达3000平方米左右,基本覆盖整个遗址,尚不清楚土台的分布范围和形成原因,但是最有可能的是114余座小墓是在土台的堆筑过程中多次埋葬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台上尚未发现其他的建筑遗存。因此,它们可能是土台上的功能建筑。
在老虎墩遗址在发掘区内清理东汉时期墓葬2座,所处地层打破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分别为合葬墓和独葬墓。同时挖掘出一处大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宗教祭祀广场。
合葬墓
合葬墓剖面图
合葬墓位于遗址西南部,该墓营建过程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堆积上直接挖建墓穴和棺穴,放置棺梓和随葬品并撤入少许朱砂后再原土回填掩埋并封土。
墓葬形制与结构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合葬墓,由墓道、前室(前堂)、后室(后寝)三部分组成。墓向21°。墓道在墓室北端,坡度20°,平面不甚端正,上口略宽于下口。墓口边线清晰,墓壁较直,墓底近平。墓室可分为前室与后室两部分,前室有一个近腰形器物坑。根据残存的少许棺梓木材、人骨、棺穴和棺钉分布情况推断,后室内为一椁双棺合葬。随葬器物主要分布在前室中部的近腰形坑内,少量分布在棺内。
独葬墓
独葬墓剖面图
独葬墓位于遗址西南部,合葬墓在西,独葬墓在东,两者相距约9米。该墓营建过程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堆积上直接挖建墓穴,放置棺木和随葬品后再原土回填掩埋并封土。
墓葬形制与结构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向8°。墓道在墓室北端,坡度20°,上口略宽于下口。墓口边线清晰,墓壁较直,墓底近平。根据残存的枕棺木腐朽痕迹分布情况推断,墓室内为单棺独葬。
祭祀广场
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清理出一处大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宗教祭祀广场,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墓葬63座和红烧土建筑遗迹。宗教祭祀广场是用比较纯净的黄色粘土堆筑而成,局部厚达80厘米。63座小墓就是在广场祭祀过程中多次埋葬形成的,墓葬为土坑烤壁墓,长80~110厘米,宽约40厘米,深20~25厘米。在祭祀广场的南部,发现一处大型的红烧土建筑遗迹,建筑大致成长方形分布,每间长宽约5.7米,专家认为可能是祭祀广场上的一处功能建筑。

文物遗存

综述

老虎墩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较为丰富重要,可分为四期,其中第一、三、四期遗存均可明确为新的文化类型,第二期遗存与樊城堆文化、薛家岗文化郑家坳类型关系密切。第一期,距今8000~7600年左右,遗迹有少量房址、道路和灰坑,出土大量陶器和少量石器,陶器器类有凹折沿釜、高领罐、双耳罐、圈足盘等,见有少量彩陶。第二至四期,距今4600~3800年左右,为新石器晚期遗存,遗迹以高台墓葬为主,见有少量有房子、灰坑等,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少量玉器。共计发掘出新石器晚期墓葬121座、汉晋墓葬8座、灰坑83个,祭祀坑32个,房址8处和道路1条。其中,新石器时期的红陶异形鬹(gui)以及蛋壳黑陶觚尤为罕见。
周代建有少量房址、灰坑。
汉晋时期以墓葬为主,其中东汉墓葬规模较大,出土大量陶器,一些瓷器、铜器、铁器和石器。老虎墩遗址汉代合葬墓随葬器物主要分布在前室中部的近腰形坑内,总计56件(组),包括陶器35件、青瓷器8件、铜器5件(组)、铁器6件、石器2件。独葬墓随葬器物主要分布在墓室东南角和北部,少量器物分布在棺室内。
明代有少量灰坑和墓葬。

石器

老虎墩遗址石器
新石器下层文化遗存的石器大多仅经过简单加工,缺少磨制。上层文化遗存出土石器主要以打制为主,磨制相对较少。
石器多以砾石为原料,大部分是用从砾石上剥落的石片制作,保留部分天然石面,劈裂面未经仔细琢磨,仅刃部经简单打制平整或稍加磨制而成,少数通体磨光。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针、石犁、石镰、石镞等。
石锛数量最多,砾石质地,通体磨光。长条形,平顶平背,单面弧刃,刃部宽于顶部。
石斧,砾石打制,宽大厚重。平顶,刃部形状不规则,中部稍尖。
石刀,砾石质地,顶部有切割痕,通体均磨制。双面刃,刃弧。石钻,砾石磨制,长条形,下部略大,剖面为近圆形,双面刃。
石镰,用剥落的石片加工而成,刃部内凹,磨制出锯齿多个。
石犁,系采用自然扁平砾石加工而成,用从一块大砾石上剥落的石片磨成,犁尖断,弧边长三角形。底部平,背部微弧,两侧刃缘稍微磨制。

陶器

新石器下层文化遗存的陶器以夹砂灰黑陶和夹砂红陶为主,表面都施有一层红色陶衣,器表装饰简单,多为素面,纹饰以绳纹和各种简单的刻划与戳印纹为主,也有少量彩陶,彩陶均白衣红彩或褐彩,有细线网格状纹饰,也见宽窄不一的带状纹饰;多见圈足器和圆底器,不见鼎等三足器,器形以宽沿釜、圈足盘、折沿盆与罐等为主。上层文化陶器主要为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和黑皮磨光陶,还出土少量白陶。器物表面主要为素面磨光,少量装饰篮纹、绳纹、弦纹,流行穿孔装饰。流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大量出土鼎足、壶圈足、罐口沿和篱袋足。陶器器壁较薄,种类单调,完整器少,陶釜数量最多,其它为陶盆,陶罐,陶圈足盘,异形器,陶壶等,不见鼎足类。
许多随葬品壶的底部,均穿有一个圆形小孔,明显是烧成之后人为所致,是供死者灵魂出窍的通道,因此可能与古代的灵魂观念有关,这从另一侧面显示,墓葬内的骨渣应当是人类的而非动物。
彩陶
蛋壳黑陶觚
老虎墩遗址出土的3片彩陶片诞生于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实际上是一种外来文化的产物,在当时,江西并不流行使用这种陶器。所以,发现的数量较少,没有发掘过完整器物。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残片,在江西省内都是很少。
蛋壳黑陶觚
蛋壳黑陶陶器,是山东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蛋壳黑陶觚是新石器时期用来饮酒的器具,“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其烧制工艺达到古代制陶的顶峰。即使在具有先进设备和成熟制陶技艺的今天,也无法完全复制4000多年前的蛋壳黑陶,它属于史前陶文化高超技艺的典型代表。老虎墩遗址发掘出的蛋壳黑陶觚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红陶异形鬹(gui)
在发掘区东部的长方形台形建筑中,用于奠基作用的祭祀坑内,出土红陶异形鬹(gui)两件文物为江西省内首次见到。

鹅卵石路

鹅卵石路
考古人员在遗址东北角一布方中发掘出一处用卵石铺成的路段。此路长4米、宽0.9米,铺设规整。经考古人员考证认定,这是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修建的道路,这也是江西省史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第一条路,堪称“江西第一路”。

历史文化

2009年至2010年,老虎墩遗址两次发掘共布方36个,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遗址的文化堆积较厚,一般达2米左右,局部超过3米。文化层大致可以划分为8层,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商周时期、汉晋时期、明代中期等几个时期的堆积。新石器时代暂定为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
老虎墩遗址新石器时期上、下层文化遗存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面貌,是江西地区发现的新的地方文化类型。从下层文化陶器特征看,表现出一种较早的形态,比江西本地已知的新石器时期一些较早的文化类型如拾年山文化一期,相对更加原始,因而时间上要略早;却与四川大溪文化和湖南洞庭湖周围的汤家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初步推断其年代在距今6000多年前。
新石器时代上层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高圈足壶、垂腹壶等,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和鲜明的自身特点。使用火烤壁的二次葬习俗反映出史前时期流行于流域的一种葬俗,与江西赣中赣西的新余、樟树一带的习俗一致,甚至溯赣江而上,在岭南的珠江流域也有较广泛分布,表明它们同属于一个大的古文化圈,并具有一致的文化传承性。双肩石斧主要流行于江西省的赣西北地区,在其他地区比较少见。其石器制作技术又源于赣西北地区,是本地区文化新的现象。随葬品基本不见鼎类器,与江西省史前时期的埋葬习俗迥异;初步推断,上层文化遗存可能是江西省一支新的文化类型,其时代距今约5000~4500年左右。

研究价值

2009年~201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和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三次发掘,揭示了遗址从史前到明代中期的丰富文化内涵。
老虎墩遗址的文化堆积较厚,一般达2米左右,局部超过3米。文化层大致可以划分为8层,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商周时期、汉晋时期、明代中期等几个时期的堆积。新石器时代暂定为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
老虎墩遗址新石器时代上、下层文化遗存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从陶器制作特征分析,两者之间看不到明显的传承性,说明其年代序列存在一定缺环。下层文化的石器大多仅经过简单加工,缺少磨制,说明在工具使用方面比较注重实用。上层文化遗存从陶器、石器的制作特点、装饰风格以及陶器组合等多方面分析,上、下层文化之间存在年代方面的差异。
老虎墩遗址红陶和彩陶文化填补了江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段空白,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和时代编年上具有重要意义;发掘的人工土台和114座墓葬是江西省史前考古的又一次突破,距今约5000~4500年左右;一批特殊形制的陶器和石器,以及特殊的埋葬方式的清理,表明老虎墩遗址是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为江西省史前文化及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份崭新的资料。通过出土文物的初步了解,老虎墩遗址的年代也向前推了1000多年,最早的出土物已经到了6000年至7000年前。
老虎墩新石器遗存新颖独特,延续时间长,演变序列清楚,年代相对清晰,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江西地区史前文化序列的空白,为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树立了年代学标尺。同时,老虎墩新石器遗存文化面貌多元,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文明进程和区域文明模式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老虎墩周代遗存、东汉墓葬也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价值。
2022年7月,厦门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葛威副教授团队,揭示了江西省靖安老虎墩遗址的一批墓葬,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火葬墓。
厦门大学考古学者通过科技手段,发现我国在距今4800年-44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火葬行为,比之前有文字记载的火葬葬俗至少提前了2000年。
这也是中国国内首次通过科技分析明确火葬墓的性质,此前仅有根据零星考古现象进行的推测。这一发现在线发表于2022年6月23日的《国际骨质考古杂志》。厦大历史系2018级考古学专业博士生鄢宇倩为论文第一作者,葛威为通讯作者。

文物保护

2019年10月16日,老虎墩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旅游信息

地址

老虎墩遗址位于江西省中港村委

交通

由靖安县城出发,进入S222,行驶15公里即到。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