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区

联合创作 · 2023-07-24

地名由来:1913年置新城县,1914年改扶余县,1995年由扶余区改置;因松花江在市区中部通过,取安宁意得名。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宁江区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宁江区人口数量为61.94万人,位列松原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吉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70位。

2018年2月,宁江区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4年1月,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宁江区为第二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04年,宁江区上榜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名单。

宁江区成立于1995年12月12日,是一座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互融、山水风光与人文风情相宜、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共促,具有满蒙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城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花江、松花江干流和嫩江汇合处。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粮仓、肉库、渔乡、油海”之美誉。宁江区是松原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幅员面积1313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62个社区、5个乡镇82个行政村以及三个工业园区,总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10万,有汉、满、蒙、回、朝等20多个民族。

宁江历史文化悠久。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由古老的秽貊人建立了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国家—古夫余国。唐朝时,为渤海国扶余府。辽时设宁江州,今区名宁江就源于此。明朝后期先后属女真塔山左卫和科尔沁蒙古。后金立国后,复为满族(女真后代)所辖,后被誉为满族发祥地。这里既有渤海郡国的繁荣场景,又有兴金灭辽的辉煌历史,更有远近闻名,底蕴厚重的文化。区内长岗子青铜文化遗址、伯都讷辽金古城遗址、熊家亮遗址等众多文化古迹,证明了宁江历史文化与中原历史文化的血脉联系,更突显了宁江历史文化的辉煌灿烂。

宁江自然资源丰富。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生态之乡、能源重镇、塞外天府”之美誉。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油母页岩、硅砂、耐火土、硝等。宁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和,适合各种作物生长,共有耕地面积119.9万亩,盛产玉米、水稻、大豆、油料、杂粮和瓜菜、林果等优质农产品。区内森林辽阔,沿江4000公顷森林资源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牧草种类繁多,常见草类300多种。水产资源丰富,以盛产40多种淡水鱼而闻名省内外。作为全市唯一的中心城区,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松花江边游人垂钓,森林公园景色宜人。

宁江区位优势明显。宁江地处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结合部,位于长哈经济带、哈大齐工业走廊之间,东与扶余市为邻,西、南与前郭县接壤,北与黑龙江省肇源县隔江相望。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区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京哈、珲乌等7条铁路穿城而过,京哈、大广高速公路、图乌等6条高速公路和14条国省级公路贯通东西南北,水路从松原港,可直航吉林市、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佳木斯市。乘车40分钟到达松原查干湖机场,120分钟可到达长春机场或哈尔滨机场。松原内陆港在境内即可完成报关、检验检疫等所有手续,出口商品可直接通关达港。

宁江经济快速发展。建区以来,宁江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9.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3.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8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7.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9亿元,粮食总产量50.05余万吨。宁江区下辖雅达虹工业集中区、松原港工贸集中区和沿江旅游开发区,其中雅达虹工业集中区为省级工业集中区,“一区九园”的发展格局和起步区内“七通一平”的标准,吸引着大量企业投资落户,集中区内注册企业282户。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快速,现有国家蔬菜标准园18个,国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4个,省级棚膜蔬菜园区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户,“三品一标”认证果蔬品种达219个。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和旅游休闲、新型建材等新型产业。

历史沿革:

1958年11月,改属白城地区。

1987年12月扶余县改为扶余市(县级),仍隶白城地区,辖境不变;1991年成立前扶经济开发管理区,扶余市改隶开发区;1992年7月成立松原市,扶余市改为扶余区;1995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松原市扶余区改为松原市宁江区,辖区为原扶余区西部,东部扶余重新设县;同年12月12日松原市宁江区正式成立沿用至今。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