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堵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11:53

地名由来:明代古墓碑记“阿母度”,后演变为“二母堵”,彝族语系。1959年,将翁兴并入,取翁兴、二母堵各取一字而得名。

翁堵乡位于昌宁县城以南,东邻温泉乡,南连勐统乡、更戛乡,西北与鸡飞乡毗邻,东北与达丙镇相连。全乡辖明山、扁里、翁堵、翁兴、阳旺田、立桂、立木山7个村,101个村民小组,有国土面积171平方公里,乡集镇区驻地距县城33公里。境内有温热、温凉、高寒3种气候类型,年平均降雨量1154毫米,最高海拔2338.8米,最低海拔1400米,最高气温31.2℃,最低气温—4.9℃,年平均气温14.8℃。全乡有耕地20105亩,其中,水田6529亩,林地13576亩,大部分地方适宜种植包谷、水稻、豆类、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烤烟、茶叶、核桃等经济作物,南面的阳旺田村部分区域适宜发展甘蔗、香料烟等经济作物。香蒜和草烟较为出名。

2002年末,全乡总人口14498人,其中农业人口14049人,占总人口的97%,非农人口449人,汉族14472人,占总人口的99.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每年在校学生500人左右,巩固率96.5%,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中职职称 8人。小学16所,每年在校学生1400人左右,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巩固率99.5%,专任教师80多人,其中中职职称 20人。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人,农业技术人员6人,广播人口覆盖率18%,电视人口覆盖率80%。

翁堵乡由于建置较晚,加之受不边不内的区位劣势及温凉气候的影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200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3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5元,主要来自烤烟、茶叶、泡核桃和畜牧业。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特产税,占整个财政收入的70%左右,其中烤烟特产税收入占60%左右,茶叶特产税为10%左右。现有茶园总面积11000亩,其中生态茶园面积2100亩,可采摘面积6100亩,每年可产干茶社会产量35万公斤。泡核桃造林面积16400亩,社会产量20万公斤,产值85万元;畜牧业上,生猪存栏18300多头,大牲畜存栏6900头,山羊存栏6500只,肉类总产1500吨。

乡党委政府把发展作为富民、壮乡的第一要务,以促进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增长为目标;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稳定粮食基础,牢固交通后劲,巩固烟、茶、林、畜支柱,加强农业基础,改善教育条件,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生态保护,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明邑里、达丙里各一部分,隶顺宁府。

民国前期,为达丙里第十五甲和明邑里第五、六甲。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第八保,隶第一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一、第四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分属英韬、石泉、勐统3乡。

1950年1月,属第三区。

1956年,属达丙。

1958年,属珠山公社设二母龙管理区。

1962年,属珠山区设翁堵小公社。

1969年,复设珠山公社置永兴(翁堵)大队。

1973年,设翁堵公社。

后又分为鸡飞公社、珠山公社。

1976年,又增设翁堵公社。

1980年1月,翁堵公社辖区分12个大队。

1983年5月,翁堵先归并鸡飞区,次年后又从鸡飞区分出设翁堵区。

2000年9月,翁堵区改乡。

2014年,翁堵乡撤乡建镇。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