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币的演进

共 225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6-05 21:06

前天关于MEME币的文章发出后,留言区不少读者都发表了自己对MEME币的看法。
要说MEME币,我还是更喜欢上一轮。
在上一轮牛市中,给我印象最深的MEME币有两个:屎币和PEOPLE。
屎币是我非常用心参与的第一个MEME币。
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就被它的故事和背景迷住了。它的理想和实践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从未想过、也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构思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而且屎币的发售巧妙地使用了当时刚刚展露头角的Uniswap,使发售和参与的过程完全的公开、透明、平等。
这些都让屎币的诞生看起来那么地生逢其时。不夸张地说,屎币开启了MEME币的新篇章。
相比起屎币,PEOPLE没有巧妙的构思,但它却有一种率真和浪漫。
它以参拍美国宪法副本为契机,让加密世界的普罗大众参与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只有富人和机构投资者才能独享的盛事。如果那个拍卖成功,它将代表着自由、平权、隐私的人性追求在链下和链上形成的完美共振。
尽管它最后失败了,但这次创举让大家看到了草根的力量、看到了加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扮演的伟大角色。
屎币和PEOPLE除了有各自的特色,还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太多雕琢的痕迹。它们的团队在创立它们时,没有刻意把它们作为MEME币去营造,也没有刻意为它们赋予情绪价值。
它们后来所具有的情绪价值完全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以及事后人们的讨论中被触发的,颇有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自然和单纯。
而在这一轮行情中涌现的MEME币就少了那份自然和单纯。
从PEPE开始到后面出现的绝大多数MEME币从一上市被大家知晓,人们就能看到它们身上人为雕琢的痕迹,就知道它们是MEME币,就猜到它们的价值要靠情绪炒作和传播。
不同点仅仅在于每个币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选题非常符合加密生态的历史和口味,很容易通过这种文化认同形成共识,比如PEPE。有的则主要依靠名人加持和KOL带货,把一些小价值的情绪通过名人效应放大并利用潜在的财富效应吸引大众参与。
我自己在参与这一轮的MEME币时就感觉到内心对它们的期待更多是财富上的回报而不是精神上的享受。
相比起来在上一轮,无论是参与屎币还是参与PEOPLE,我的感觉都是好奇和兴奋,期待看到事情的最终结局而不是财富回报的多少。
我们有读者曾经在留言中说比特币和ORDI就是MEME币。在某种程度上我是认同的。它们身上的那种质朴和单纯就更加强烈,它们的创造者在创造它们时我估计不会有太多功利的想法,更多的是理想、憧憬和好奇。
只有这种质朴和单纯才能造就经典。
再回首,MEME币发展到现在已经从曾经的理想追求变成了赤裸裸的财富期待--------这没什么不好,只不过趣味和意境上的乏味让它们的内涵越来越单薄,可持续性也越来越脆弱。更重要的是这样打造出来的MEME币很难形成稳定持续的价值,也很难让大众获利,它们很容易变成单纯的赌博游戏。

这样的MEME币就不好玩了。

结尾
上一篇:提高加密资产安全意识
加密世界,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作者微信:570111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广大爱好者科普学习和交流,请理性看待,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浏览 162
3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