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水坡遗址

西水坡遗址

共 3799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24 10:16

历史沿革

1987年5~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濮阳市文管会、博物馆、文物队西水坡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
西水坡遗址
1988年3月11日~9月25日,对西水坡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发掘探方90个,探沟30条,连同1987年,发掘面积共5000多平方米。1988年,共清理出房基4座,窖穴227个,陶窑5座,墓葬148个,瓮棺葬38个,东周时期的大型排葬坑28个。

遗址特点

综述
西水坡遗址面积约5万余平方米,揭露面积5000余平方米,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另有少量龙山文化的灰坑。仰韶文化遗迹主要有房基、窖穴和墓葬。
地层堆积
西水坡遗址
第1层:厚度0~1.10米,在探方中分布的不很普遍,主要发现于T215的西南部。红色,土质组腻,结构紧密,为胶质淤土,里面的遗物不多,除发现一些仰韶文化的陶片外,还出土二块出宋时期的瓷片。
西水坡遗址
第2层:厚度约0.10~1.10米,距地表0~1.20米。根据质色的不同,还可以分为2小层。2A层,堆积较薄,度0~0.20米,在两个探方中都是零星发现,土色浅灰,土质松软,含有少量红烧土块和草木灰,内含遗物不多,陶片较碎,能够看出器形的有仰韶文化时期的钵、罐、鼎等残片;2B层,厚度0.1~0.70米,土色黄灰,土质坚硬,内含有少量红烧土碎块,遗物较多,陶片以仰韶文化时期的为主,另外还有一些龙山和东周时期的陶片。同期墓葬M71、M90开在此文化层下。
第3层:厚度0.15~0.60米。距地表0.60~0.80米。根据土质土色的不同,可分为两个小层。3A层,厚度0.10~0.20米,距地表0.70~0.90米,黄褐色,质较松,内含有少量的红烧土碎块,遗物不多,以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片为主,也有一些龙山文化时期的篮纹陶片。M63,墓口开在该层下,打破第4层;3B层,0.15~0.20米,距地表0.80~1.00米。黄灰土,土质较松软,里面含有大块红烧土,遗物不多,有仰韶文化时期的鼎、钵、碗等残片,另外还有一些兽骨。
第4层:厚度0.10~0.60米,距地表0.9~1.50米,土质较松,内含大量红烧土块,遗物较多,陶片中能够看出器形的有红顶碗,彩陶体,深腹罐,盆形鼎等,另外还有一件完整的石磨盘,出土较多的石器残片和兽骨。
第5层:厚度0.10~0.65米,距地表1.15~2.15米,分两小层。4A层,厚度0.10~0.65米,在探方中分布普遍,土色浅灰,土质松软,含有少量的草木灰和红烧土碎粒,遗物有泥质红陶盆、钵、小口瓶、砂质罐、鼎的残片,另外还有不少石器残片和兽骨;4B层,主要发现于T216中,厚度0.25~0.40米,土色灰白,土质细腻,遗物不多,出土有一些钵片和罐片,另外,还有一件石弹丸和骨器,同期灰坑H91坑口开在该层下。
第6层:厚度0.10~0.65米,距地表1.75~2.30米,土质松软细腻,出土有盆、钵、罐、瓶等陶器残片,另外还有不少石器残片和兽骨,第三组蚌图的灰沟口开在该文化层下,坐落在第7层上。
第7层:厚度0.15米左右,距地表270~2.85米,土色红褐,土质细腻,遗物较少,发现有数块碗和罐的残片。
根据T215、T216地层和遗迹中的遗物,第1层属于唐宋时期的淤土层,第2层属东周时期的堆积,第3层属龙化时期的堆积,第4层以下为仰韶文化时期的堆积。从出遗土物看,仰韶文化的遗存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每段又可以分为早晚两期,第4层和第5层属于仰韶文化的晚期阶段,即第二阶段的堆积,第6、7层属于仰韶文化的早期阶段,即第一阶段的堆积。
仰韶文化第一段的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第一阶段的遗存,有壕沟、灰坑、墓葬和蚌壳摆塑的图案。壕沟、有大有小,大的宽而深,小的窄而浅。大型壕沟宽度约8米余,位于遗址的东部,中间有一个缺口,从壕沟的南端有向西拐的趋向分析,很可能是环绕村落的一周。窖穴都发现于壕沟的内侧。形状有圆形和楠圆形两种,多数为口大底小,仅有少数为口略小于底的袋形坑。
蚌壳摆塑的动物图案,一共发现三组,第一组蚌图位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其造型有龙和虎两种,分别摆塑于第45号墓主人的左右两侧。第二组蚌图摆塑于M45南面20米处,T176第层下打破第5层的一个浅地穴中。其图案有龙、虎、鹿和蜘妹等。其龙头朝南,背朝北;其虎头朝北,面朝西,背朝东,龙虎蝉联为一体;其鹿卧于虎的背上,特别像一只站立着的高足长颈鹿。蜘蛛摆塑于龙头的东面,头朝南,身子朝北。另外在蜘和之间,还有一件制作精致的石斧。第三组蚌图,发现于第二组动物图案的南面T215第5层下(打破第6层)的一条灰沟中,两者距约25米。灰沟的走向由东北达西南,灰沟的底部铺垫有0.10米左右的灰土,然后在灰土上摆塑蚌图。图案有人骑龙和虎等。人骑龙摆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有一人,也是用蚌壳摆成,两足跨在龙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好像在回首观望,虎摆塑于龙的北面,头朝西,背朝南,仰首翘尾,四足微曲,鬃毛高竖,呈奔跑和腾飞状。另外,在龙的南面、虎的北面、龙虎的东面,还各有一堆蚌壳,龙南面的蚌壳面积较大,高低不平,成堆状。虎北面和龙虎东面的两堆蚌壳较小,形状为圆形,在龙虎的西面还有一舒身展翅的飞禽,因被两个期灰坑打破而看不出是什么图形。在飞禽与龙之间还用蚌壳摆一个圆圈。另外在这一层位上,还有许许多多零星的蚌壳,似乎也并非随便乱扔的。
仰韶文化第二段的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第二阶段的文化遗存有房子、窖穴、陶窑、墓葬、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房子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方形几种。这个阶段早期的房子均为半地穴式,房子的中间有灶,一边修有门道,四周有柱洞。房基面往往用一种细腻的土铺垫;晚期的房子其结构均为平地起建,墙壁为木骨结构,底部和四壁均经过火的烧烤,坚固防潮,修筑的较讲究。窖穴的形状有圆形、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多种。有的为简状,有的为锅底状,有的为口小底大的袋状坑。墓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有单人葬,也有多人合葬。墓中绝大多数没有随葬品,仅有个别墓中随葬一、二件石器。瓮棺葬,为小孩墓,葬具有两鼎相扣,鼎钵相扣,鼎盆相扣的几种,其中以两鼎相扣的居多。
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
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有灰坑、墓葬和瓮棺葬。灰坑的形状多数为口小底大修筑比较规整的袋状坑。也有少数口大底小或口底相等的筒状坑。墓葬有成人葬和儿童葬之分,成人墓,每墓均有一个较小的墓坑,有的填埋于废弃的灰坑中。墓中没有随葬品,也没有葬具,葬式为仰身直肢。小孩墓为瓮棺葬,葬具为两罐相扣。
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
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有灰坑、墓葬和大型排葬坑。灰坑的形状多为修筑规整的袋形坑。葬多为竖穴土扩墓。多数基中有二层台,个别还有腰坑,每墓仅埋一人,有的头朝东,有的头朝北,葬式有仰身直肢的,也有侧身曲肢的,墓中一般没有随葬品,仅有少数墓中随葬有带钩、陶豆,陶盂、陶壶、陶盆、鸭嘴形器和陶匜等。
汉代的遗迹
汉代的遗迹,发现陶窑两座,形状为椭圆形,有窑室,火膛和火口几部分,但都破坏的比较严重。难以复原其全貌。

文物遗存

仰韶文化第一段的文物遗存
生产工具有石器和骨器,其中以石器为多,制法均磨制。器物的种类有斧、铲、锛、弹丸、骨针、骨锥等。生活用具的陶器,陶质以泥质红陶为多,砂质红陶次之,泥质灰陶的数量较少,另外还有少量泥质黑陶和用瓷土烧制而成的精陶。器物的种类有敛口深腹平底盂、敛口卷沿深腹平底罐,上粗下细横断面为圆形的柱状陶支架、平底下粗上细呈尖状的陶支架、小口折沿鼓腹平底的三足灶、敞口深腹平底碗、小口双耳鼓腹平底双耳罐、敞口折沿深腹平底盆、敛口折沿鼓腹平底盆等。
仰韶文化第二段的文物遗存
生产工具,以石器为多,骨器和陶器较少,制作的方法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器物的种类有斧、铲、刀、凿、磨盘、磨棒,骨锥、骨针和箭头等。生活用具的陶器,陶色以红陶为多,灰陶较少,并且多为红顶碗的腹部和底部。
龙山文化时期的文物遗存
生活用具的陶器,陶质以灰陶为多,红陶和棕陶次之,另外还有少量的黑陶。器物的表面多素面,部分砂质陶上饰有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和花边。
东周时期的文物遗存
东周时期的文物遗存有陶豆,豆柄较高,口部有变化。

研究价值

西水坡遗址
西水坡遗址的发掘,对于探索豫北、冀南地区仰韶文化的分期,探讨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研究龙的起源,研究中国战争史,美术史以及黄河变迁时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西水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西水坡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西南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西水坡遗址,路程约3.8千米,用时约9分钟。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