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年中总结(2021)

阿泽的学习笔记

共 2836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6-28

不知不觉 2021 年已经过了一半,这半年还算充实有意义,换了份工作也换了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节奏发生了变化,思想和认知也发生了转换,简单记录和总结下这半年的工作和生活,并对下半年做个展望。

1. 回顾

先附上 2020 年年末定下的规划:

  1. 确定一个固定的研究方向,并且潜心研究;
  2. 好好看书,看不同类型的书;
  3. 减少内耗,更加专注,更加高效。

定的比较简单,上半年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

  1. 通过跳槽进入了自己想从事的推荐系统方向;
  2. 看了五本书,主要是人物访谈和自我管理;
  3. 太忙了没时间内耗,跑步和冥想让我更加高效和专注。

2. 总结

2.1 工作

2.2.1 关于业务

今年以来最大的思维转变在于:「以前觉得对技术人而言技术至上,但现在不会这样认为。」

发生这种思维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三:

  1. 跳槽时和各大厂技术人员、经理的交流,比如,各位大佬的话:”我现在不那么在乎技术了,更在乎怎么把业务做起来“、”如果你想去玩花里胡哨的模型,那你为什么不去高校,那边可以玩各种复杂的模型。“、“技术做到一定程度,单纯依靠 paper 已经很难再去提升大盘指标了,但基于业务的模型和策略改进却更容易拿到收益。”;
  2. 跳槽后入职下家的体验:一家拥有很强技术的公司也并没有用很高深复杂的模型,说明其他公司也大差不差。并且日常工作交流中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业务复杂度,也明白了某位经理提及的业务复杂度不够高是指什么;
  3. 各大厂的技术沙龙,以及与同行业其他同学的交流,可以大概了解到其他公司在做啥。

毕业以来不断从 CTO、领导、前辈们的口中听到业务比技术更重要,花里胡哨的技术其实没啥用。一开始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因为业务理解本身无法量化,而且也比较虚,但现在越反思越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况且一个大佬的观点可能有所偏差,但一群大佬所拥有的共同观点是足够支撑你走完一段很长的路。

最近看到的一句很精彩的话,分享给大家:

技术两个字拆开分别是技和术,技代表了我们要用什么⽅法来解决问题,术决定了我们⽤什么思维来构造⽅方法。很多⼯程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对“技”很在意,为了解决问题,会尝试各式各样高深莫测的 “技”,也会执着于去学习新的“技”,而往往忽视了以“术”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如果将算法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划分为理论、编程、业务、思维这四个方面,那目前工作目标,业务的优先级会高于编程、高于理论。落实下来便是:

  1. 首先熟悉自己手上的业务及上下游,尽量还原业务场景,提炼有价值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后续扩大了解小组业务、部门业务;
  2. 熟悉系统运行的机制和规律,学好 C++,少写点 bug,测试时要测全,覆盖所有功能点;
  3. 熟悉小组技术原理,并了解上下游技术原理,并对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相关技术保持关注;
  4. 思维逻辑一直很重要。

2.2.2 关于沟通

大概翻了下工作日结,沟通问题贯穿始末。记得面试的时候会被问到:如何与领导交流?如何跨部门沟通?由于当时业务所涉及人员不多,所以并没有觉得沟通有多难,但现在深刻意识到沟通是门大学问。

目前涉及到的沟通问题,可以划分为两块,一块是组内沟通、另一块是跨部门沟通。

对于组内沟通,同组人员沟通门槛比较低,基本上都会愿意解答你的疑惑,但为了提高效率、节省大家的时间,还是要掌握些方法:

  1. 对于重要不紧急的问题(如名词、术语、缩写、方法等),记录下问题、上下文背景等,找个时间集中去问,切忌想到一个去问一个,自己爽了,但耽误别人的时间;
  2. 口头表达如果没那么利索,那就把它写下来,顺便整理下自己的思路,说不定脑袋不浑了,自己就解决了。

对于跨部门沟通:

  1. 对于比较急的审批或申请权限,带上背景、申请链接私聊相关负责人;

  2. 脸皮要厚,对方长时间没回消息可以直接打电话,人一忙起来容易忘事,打电话效率更高,如果对方拒接大概率在处理高优事情,一般不会不接你电话,相互理解;

  3. 擅长用搜索,但搜不到要及时止损,学会去咨询值班人员,自己捣鼓一小时可能别人三分钟就能帮你解决问题;

  4. 熟悉自己的业务场景,学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问题,掌握良好的沟通话术;

  5. 找不到人咨询,那就找该部门的经理,描述好问题的背景、收益和需求,并提出希望能安排个同学提供支持;

2.2.3 关于目标

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下班时间晚、工作强度大的准备。

但上半年还是自闭了好几次, 每次自闭的时候都想着跑路,然而一有进度的就觉得自己又能再战好几年— —。

对应到《自然辩证法》就是发展的螺旋形式,矛盾双方的反复斗争,对立面的两次否定,以及两次转化。

所以即使再怎么自闭都没有跑路,口嗨一波~···

毕竟目标还未完成,怎么能中途放弃。

2.2.4 关于反思

“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有能力在繁忙的工作中跳出来,去审视当前的工作。”

但想认真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因为大部分时间(特别是工作初期)我们都是在被业务推着走,属于被动学习。

稍微有点空闲时间,想的都是躺一会、休息一会、脑壳疼。

但我们也要明白,成长不在于堆时间、堆经历,而在于总结、思考与反省。

普通人逆袭的最大武器是认知套利。

而思考总结是提升认知的必备途径,是将碎片化知识总结为动态智慧的过程。

2.2 生活

最好的状态:工作的时候是工作,生活的时候是生活。

但工作的时长太长,所以就没生活了,没啥好总结的,下一题。









抖个机灵








虽然人类的本质是工作(马克思说的),但如果工作和生活没办法分开,会出现两大的问题:

  1. 对生活失去热情,即使是放假也没有出去玩的想法;
  2. 工作到一定程度会像单簧变性一样失去弹力,让你再也不想工作。

所以为了持续健康的工作,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非常有必要。

这种生活可以是:和三俩好友吃饭聊天密室剧本杀,也可以是独自跑步看书看电影。

毕竟人生苦短几十年,赚钱不是目的,需要不断的去思考你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愿各位早日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心里有梦,眼里有光,目之所及皆是美好。

3. 展望

下半年的主题是:高效工作,快乐生活。

3.1 工作

  • 持续冥想:10 分钟冥想+ 50 分钟的工作,效果和工作状态会远大于 60 分钟的工作;
  • 获取力量:持续不断并且反复的刷 wiki,提炼一套关于业务的方法论,有一定的产品力;
  • 夯实基础:学好 C++,提高代码质量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相关技术的原理(编程、算法),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总结所用技术并形成自己的思考,保持知识输出。

3.2 生活

  • 多跑步: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继续跑步,跑步可以给我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澎湃的意志力;
  • 多看闲书,养成看书的习惯,早起是为了看书,而不是为了工作 - - ;
  • 出去走走:世界那么大,不仅要看一看,还要去转一转。

附上那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共勉!

阿泽

2021.06.27


浏览 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