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特俗,但大家心里都想的事儿。
共 3327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1-23 10:14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的人,离不开生活的环境。优秀的伙伴和成功的案例,可以给予我们很多灵感,多学多看,也许能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好。
今天,说个特俗,但大家心里都想的事儿。
挣钱。
知乎有个热门问题,叫 “你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赚到的”,有 2028 个回答,近 10 万人关注,被浏览了 2000 多万次。
我把前 50 名的答案都看了一遍,有倒卖收藏卡的、有开超市的、有做电商的,甚至还有做展览羊驼生意的。
当我津津有味的看了一个小时后,才骤然发现:
这些真实的第一桶金,没有敲钟上市,没有西装香槟,全都是接地气的小生意。
原来大部分人的第一桶金,一点都不高大上。
任何一个小生意做好了,也能有几十、上百万的收入。
不光如此,我发现国内真实的有钱人,并不像抖音、小红书里写的那样,热衷于名牌炫富,恨不得全世界知道自己有钱。
那在国内,真正闷声发大财的有钱人是什么样子呢?
他们低调,粗糙,穿着背心和裤衩买菜,却对世界的每一个细节敏感。
他们可以踩着人字拖穿行于夜市的人间烟火,也可以在掏出手机看到一条隐秘的商机后,夹着人字拖狂奔回工作室通宵。
这样的大佬,我的微信里有不少,但我有个叫亦仁的朋友,他的微信里大佬更多。
三年前,亦仁还在阿里巴巴做运营,后来辞职连续创业、都小有所成,在 17 年的时候做了一个有钱生意人交流的社群,叫「生财有术」。
里面既有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前淘宝技术大学校长子柳、互联网百晓生曹政这样的知名大佬,也有各行各业、不出名但非常赚钱的生意人。
有次在杭州路边吃早点,我问亦仁:那些已经赚到第一桶金的人 ,有没有什么规律?
亦仁说:每一个赚钱的点子,都是从一个信息演变出来的。
他给我举个了例子。
有一次他刷抖音,看到有人发修复老照片的视频,评论里很多人愿意付费修复。
实际上修复老照片有没有成本呢?大部分情况下成本几乎为零,网上有现成的工具,一键处理。
亦仁把这个信息随手发到了社群,几天后,就有人做到 2400 万的抖音播放、21 万赞,一周内光收费帮人修复老照片,就赚了几万元。
这样的例子,在有钱生意人的圈子里,每周、每天都在真实的发生。
比如,一个被大家嘲笑「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软件,有个程序员把它的用法做成一个课程,竟然也有近 1 万多人愿意付费购买。
比如,微信发布初期,有人靠简单的 PS,给微信头像加 V,一个月赚 400w,积累 300w 粉丝。
那为什么处在平凡世界的我们却一无所知?
因为当今世界的阶层,已经从财富的阶层,转化成为信息的阶层。
看上去,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互联网获得很多信息,但其中 99% 都是无用的垃圾信息。
剩下 1% 的有效信息,生意人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传播,绝对不愿意外泄。
你可能不知道,中国第一个炒房团不是北京上海人,而是温州人。
98 年温州本地人抱团炒房,把温州房价炒的比杭州还高,然后又一窝蜂涌入了上海。
你可能不知道,中国大学城的打印店,大部分都属于湖南新化人。
北大博士冯军旗的论文表明,湖南新化的文印军团占据全国高校市场的 85%。
在过去,地域是信息的最大门槛,而现在,互联网已经取而代之,成为了赚钱信息无形的门槛。
大多数的普通人,在自己的领域钻了太久,思维和视野已经形成了定式。
偶尔抬起头,想要改变、想要破圈、想要自己做点什么的时候,懵了,根本不知道该干嘛。
我们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多赚钱的生意可以做,不知道今天又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诞生,不知道人生有哪些别人已经踩过的大坑。
所以我们重复着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重复着别人已经活过的人生。
美国气象学家 J·马歇尔·谢博德提出了一个「认知半径」原理,他把人的认知范围比作一个圆圈。
半径越大,人的认知范围也就越大。
马歇尔认为:认知不足就会有偏见。
我们会寻找证据来支持我们已经相信的事,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忽略对自己观点不利的证据。
真实的有钱人在外表上跟普通人可能没有任何不同,但我们的认知、经验、信息,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的朋友亦仁之所以有这么多有钱人朋友,是因为他创办了一个叫【生财有术】的生意人交流的社群。
这个社群有多牛?
年费 2000 多元,却有 17000+ 会员。
私董会 6 万元,一夜之间就有 50 位老板报名。
每年 4 月 18 日续费,都能把服务器给挤爆。
这么高的费用,续费率却超过 70%,口碑连续爆了三年,大家争着在社群里贡献信息和经验。
当然,我不是来推荐大家加入的,毕竟年费很贵,里面的玩家也非常高端,不一定适合普通人。
但无论如何,生财有术已经是国内成员素质最高、信息密度最大、干货最多的社群之一了。
而且这个社群,不是跟你讲赚钱的大道理,既然叫生财有术,就真的在讲赚钱的方法和经验,真正做到了专注于赚钱的“术。
三年来,亦仁带着上万成员已经分享了 20278 篇赚钱相关内容,其中有 2296 篇都是精华主题,涵盖自媒体、淘客、跨境电商、产品、投资、社群、写作、技术、微商等各个领域。
去年我跟亦仁聊,我说你们社群的内容,价值无限,让普通人多看看,也许就能改变不少人的命运。
可惜门票太贵了,普通人只能望而兴叹。
亦仁回去想了想,回来告诉我:
我们精选出 365 篇内容,做成日历,让普通人每天看一篇,说不定能让普通人也有所改变。
你说光看本日历就能挣钱吗?
当然不能,但日历上的每一条信息,都是一个线索、一段思路,365 天,耳濡目染,陪伴着大家改变自己的视野、自己的思维模式。
到那时,日历可能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人生的另一扇大门。
在新的一年的每一天里,当你翻动日历,都能看到一条让你离钱更近的精华内容时,我相信某种变化会随着时间悄然降临。
去年,生财日历第一版发售,仅内部购买,并未大范围宣传,就卖出了 14000+ 册。
今年,受第一版好评的影响,生财日历 2021 版还未正式发售,就已经预订了 33000 册,至今印制的 100000 册均已售罄,工厂正在加班加点持续印制的下一批,也被预订了几千册了。
但,
是不是买了日历,就一定能坚持 365 天翻阅呢?
日历上的案例和思考,我们普通人会不会看不懂呢?
我向亦仁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亦仁想了想,说,不怕,每个买日历的朋友,我们再附赠一个价值 365 元/年的「生财日历共读营」,每天在线上微信群里,带着大家学习、消化!
所以,生财日历最终就成了一个超值的大礼包,它包括:
(1)一本卖到断货的爆款日历:
遴选于价值 2665 元/年「生财有术」社群的内部精华,整编为 365 个生财锦囊,助力你在 2021 年生财有术。
(2)价值 365 元的线上共读营:
免费加入价值 365 元/年的「生财日历共读营」,也就是每一天都会有人对日历上的内容进行讲解,看不懂的还可以提问,随时交流,和一帮热爱赚钱的人一起学习,一起生财。
(3)价值 99 元的知识星球:
免费加入价值 99 /年的「生财日历」知识星球,与几万名日历共读者一同挖掘日历背后更大的价值。
这样的日历和服务,亦仁最终的定价是,88 元,还包邮,算上生产、人力、共读营社群维护的成本,真的没有什么利润空间,还特别给 Jack Cui 公众号的读者额外准备了 10 元专享优惠券。
但亦仁说,没关系,就当交个朋友。
社会是所大学校,希望更多的人,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一起生财有术。
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 100 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如果是我,我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