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联合创作 · 2023-03-30 00:00

2023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绍兴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绍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上下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考察绍兴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面推动三个“一号工程”落地见效,扎实推进“五创图强、四进争先”,全市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市场活力不断迸发,民生福祉持续向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的绍兴新路径。

一、综合[1]

经全省统一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77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9、3729、3823亿元,分别增长3.9%、7.6%和8.2%,三次产业结构为3.1:47.9:4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9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0576美元),增长7.2%。

饼图

图1 2023年各产业、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城镇化率73.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4.8‰,死亡率7.3‰。自然增长率-2.5‰。年末户籍总户数165.89万户,比上年减少10户。户籍人口443.94万人,比上年减少1.88万人。其中,男性219.94万人,女性224.00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四涨三降一平”,依次为: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6.1%、教育文化娱乐上涨2.9%、衣着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居住下降0.1%、医疗保健下降0.1%、交通通信下降1.2%、食品烟酒与上年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6%,购进价格下降4.7%。

1709605059481

图2 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表1 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 上年=100 指 标 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 100.5 3.烟酒 100.1
一、食品烟酒 100.0 4.在外餐饮 101.2
1.食品 99.6 二、衣着 102.5
# 粮食 99.8 三、居住 99.9
菜及食用菌 98.8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7
畜肉类 93.2 五、交通通信 98.8
水产品 100.2 六、教育文化娱乐 102.9
干鲜瓜果类 103.9 七、医疗保健 99.9
2.茶及饮料 100.7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106.1

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1.61万户。其中,企业3.05万户,比上年增长4.1%;个体工商户8.54万户,同比下降3.3%。“个转企”2092家。年末在册市场主体77.9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3%,其中企业25.01万户,增长5.0%。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0%(现价)。规模以上工业[3]中,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13.2%和11.7%,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3%、42.0%和16.2%,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6、2.7和2.9个百分点。五大传统产业[4]增加值增长7.0%。

表2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业增加值情况

产 业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比(%)
高技术产业 348 11.7 16.2
高新技术产业 1389 10.8 64.5
装备制造业 738 13.5 34.3
战略性新兴产业 905 13.2 42.0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248 12.6 11.5
高端装备制造业 473 2.3 22.0
人工智能产业 102 7.7 4.7
新材料产业 246 -1.5 11.4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财政总收入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9亿元,增长7.2%,其中税收收入450亿元,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亿元,下降3.3%,其中民生支出593亿元,增长4.0%,占比7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费用的企业483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3%;研发费用支出增长6.9%,增速比营业收入高8.5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增长7.2%,新产品产值率47.5%,提高3.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贡献突出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1.0%。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3.9%,进口增长75.4%。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5047家,占94.3%,增加值增长11.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5]中,民营企业606家,占85.2%,营业收入增长7.3%,期末用工人数增长16.8%。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农作物播种面积217.1千公顷,增长1.0%。其中,冬小麦面积9.9千公顷,增长11.0%;早稻面积19.0千公顷,增长20.8%;晚稻面积55.0千公顷,增长4.5%;冬油菜籽面积12.6千公顷,增长13.6%。粮食总产量75.3万吨,增长5.0%。茶叶总产量4万吨,增长1.6%。年末生猪存栏49.59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7.0%,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2万头,下降2.1%。全年水产品产量13.36万吨,同比增长4.8%。

表3 2023年农业生产情况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369.0 4.0
二、农作物播种面积 千公顷 217.1 1.0
#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千公顷 120.4 0.4
三、主要农产品产量
# 粮食总产量 万吨 75.3 5.0
油料作物 万吨 4.0 9.5
棉花 201.1 -9.7
甘蔗 万吨 2.2 -0.6
园林水果 万吨 34.3 9.4
茶叶 万吨 4.3 1.6
水产品 万吨 13.4 4.8

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年创建省级稻麦绿色高产创建千亩示范方8个、旱粮百亩方6个、水稻高产攻关方4个,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未来农场)34家。年末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689家,家庭农场4126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4家。新认证绿色食品29个,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219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18个。

全力建设“和美越乡”。聚焦“千万工程”,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30条,建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1个、示范镇9个、省级未来乡村35个、共同富裕示范带2条。推进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培育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

全力深化农村共富改革。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4.08亿元,增长11.0%,累计组建强村公司206家,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分别达到60%和40%以上。加强低收入农户帮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0元,增长12.5%,全面消除家庭人均收入11000元困难农户现象。“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带动农户就业39933人,分别带动村集体、农民年增收4.77亿元、8.90亿元。

  1.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14个行业增速快于全市平均,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分别增长37.7%、20.3%、11.1%。

规模以上工业中,新型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42.2%、72.8%、38.9%、13.4%。

表4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品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万吨 19.5 5.7
亿米 15.6 0.5
印染布 亿米 229.1 1.2
领带 万条 2341.7 -23.3
袜子 亿双 28.3 -7.8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15.3 39.3
染料 万吨 72.7 8.4
合成纤维聚合物 万吨 145.7 26.5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12.7 -1.2
化学纤维 万吨 393.4 -10.8
塑料制品 万吨 158.5 1.1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775.8 -7.1
滚动轴承 亿套 14.1 6.8
光电子器件 亿只 24.5 72.8
集成电路 亿块 19.1 13.4
电子元件 亿只 12.4 -4.4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万台 120.3 38.9
工业机器人 2788 42.2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1387.4 -1.5
电光源 万只 4653.1 -12.9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508亿元,比上年下降6.6%,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4.2%、66.1%、56.7%、13.5%。

建强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高质量推进“4151”工作进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视觉、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1%、115.4%、5.7%;传承振兴历史经典产业集群,黄酒、珍珠饰品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3%、103.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1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099亿元,比上年增长5.2%。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091万平方米,增长3.0%,占新建建筑比例36.4%。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382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12.6%、10.3%、12.3%、9.8%。营利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26亿元,增长8.6%;利润总额60亿元,下降17.2%。

表5 2023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行 业 营业收入(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比(%)
规模以上服务业 526 8.6 100.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9 -14.0 17.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51 4.7 28.7
房地产业 40 16.7 7.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17 32.7 22.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4 13.7 10.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7 -0.9 5.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0亿元,比上年增长9.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8%、9.9%。按消费类型统计,限额以上单位[7]商品零售额、餐饮收入额分别增长10.3%、28.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按占比从高到低),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0.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7.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3%;粮油、食品类增长2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6%;金银珠宝类增长3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4%;中西药品类增长18.4%。

表6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比(%)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20 9.1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
  1. 城镇
8.8
  1. 乡村
9.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 817 9.5 100.0
  1. 汽车类
337 -0.5 41.2
其中:新能源汽车 77 87.5 9.5
  1. 石油及制品类
90 6.3 11.0
  1. 粮油、食品类
68 26.6 8.3
  1.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66 19.6 8.1
  1. 金银珠宝类
55 32.1 6.8
  1.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52 -2.4 6.4
  1. 中西药品类
39 18.4 4.8
  1. 烟酒类
17 13.4 2.0
  1. 通讯器材类
17 190.6 2.0
  1. 日用品类
16 13.3 2.0

全年实现网络零售总额1040亿元,在全省占比3.4%。

年末纳入统计的商品交易市场283家。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84家,比上年增加13个;超十亿元市场21家,比上年减少3个;超百亿元市场5家,与上年持平。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33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4147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191亿元[8]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8%,制造业投资增长20.9%,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17.1%。列入国家用地单列项目19个、新增用地3.34万亩,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17个、获土地指标奖励4121亩,均居全省前2位。

房地产开发投资1058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住宅投资788亿元,增长0.3%。商品房销售面积71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商品房销售额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0.7%。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出口总额3810亿元,增长11.8%,占全国出口总值的 16.0‰;进口总额414亿元,增长47.4%,占全国进口总额2.3‰。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334亿元;加工贸易出口94亿元;其他贸易出口382亿元,其中市场采购出口额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市场布局持续优化,有进出口国家和地区233个,出口前五位国家分别为美国、越南、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9]进出口2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出口1865亿元,增长16.0%;RCEP其他成员国[10]进出口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表7 2023年货物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比(%)
货物进出口总额 4225 14.5
一、货物出口额 3810 11.8 100.0
# 一般贸易 3334 11.0 87.5
加工贸易 94 -5.8 2.5
其他贸易 382 25.5 9.4
#市场采购 377 24.0 9.4
# 纺织品及服装 1740 2.9 45.7
机电产品 766 17.4 20.1
化工及相关产品 231 -12.9 6.1
高新技术产品 93 11.5 2.4
农副产品 54 -0.5 1.4
二、货物进口额 414 47.4 100.0
# 一般贸易 238 11.4 57.5
加工贸易 35 -6.3 8.5

实现服务进出口总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76.4%。其中,服务出口总额43亿元,增长77.9%;服务进口总额58亿元,增长75.3%。旅行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位列我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前三位,占比分别为28.4%、27.5%和26.9%。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81个,合同外资13.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6%。实到外资9.74亿美元,下降4.3%。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44.1%,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占比48.3%。新批二产项目28个,合同外资2.45亿美元,实到外资4.29亿美元,同比增长20.8%;新批三产项目252个,合同外资10.61亿美元,实到外资5.40亿美元,同比下降17.5%。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29亿吨,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公路货物运输总量2.08亿吨,增长16.8%;水运货物运输总量0.21亿吨,增长10.0%。货物运输总周转量226.93亿吨公里,增长20.7%。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78.76亿吨公里,增长23.6%;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48.17亿吨公里,增长11.3%。全年完成港口[11]集装箱吞吐量10.92万标箱,增长18.5%。

旅客运输总量1320.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4.8%。其中,公路旅客运输总量1176.00万人次,增长54.2%;水运旅客运输总量144.04万人次,增长275.1%。旅客运输总周转量14.59亿人公里,增长80.6%。其中,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4.54亿人公里,增长80.5%;水运旅客运输周转量546.48万人公里,增长169.3%。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开启绍兴地铁“组网运营、双线换乘”的发展新阶段。527国道嵊州甘霖至长乐段工程、S209奉化至庆元公路(新胡线南互通至琅珂段)等一批国省道项目建成通车。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207.3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0%,其中汽车178.68万辆,增长3.2%,新能源汽车8.48万辆,增长59.1%。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89.7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年末电话用户数88.53万户,下降3.2%。移动电话用户数(通话用户)721.24万户,增长2.5%。互联网用户数(不含手机上网用户)272.13万户,增长6.9%。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6.35亿件,增长35.6%,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13.26亿件,增长41.7%。

全年新增5G基站2682个,年末共有5G基站22320个,4G、5G人口覆盖率99%。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40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4%,其中住户存款8470亿元,增长19.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497亿元,增长19.0%。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0635亿元,增长21.8%;短期贷款余额5006亿元,增长11.8%。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998亿元、50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28.5%。

表8 20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占比(%)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16407 14.4 100.0
# 住户存款 8470 19.9 51.6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16497 19.0 100.0
# 短期贷款 5006 11.8 30.3
 中长期贷款 10635 21.8 64.5
 票据融资 819 26.2 5.0

全年保费收入250.94亿元,总赔付金额86.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7%、18.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9.90亿元,赔付金额53.35亿元,分别增长5.5%、12.1%;人身险保费收入181.03亿元,赔付金额32.89亿元,分别增长23.2%、30.1%。

全年新增股份公司148家,新增上市公司6家。累计实现上市公司100家,其中现存境内A股上市公司80家。全年共实现股权融资168.64亿元,比上年增长60.5%。证券交易额52058亿元,下降8.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有普通高校12所,普通研本专科在校生13.8万人,比上年增长4.0%。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17所,在校生3.71万人,另有技工生共1.03万人。普通高中55所,在校生8.48万人,下降2.2%。初中140所,在校生12.87万人,增长1.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4%。小学284所,在校生30.28万人,增长5.4%。幼儿园550所,在园幼儿12.76万人,下降9.9%。

年末全日制学校在校专任教师5.86万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1.0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2.8%;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2.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1%。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0.32万人。

规模以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4.1%;新认定省科技领军企业3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40家;9家企业入选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名单。全年专利授权量2465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629件,比上年增长3.7%。2022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比重3.01%,同比提升0.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54.3%。

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中央引导资金项目3项、省“尖兵”“领雁”项目19项;实施市产业关键技术攻关29项、基础公益研究项目76项。24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入选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30个,入选科技部高端外专引进计划项目2个。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公共图书馆7家,博物馆57家,藏书量916万册。全年完成送戏下乡2354场、送书下乡30.69万册、送展览(讲座)下乡2681场,文化走亲135场。越剧博物馆、北纬30度馆、孑民图书馆、古城北大门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打造非遗形象门店62家,创建省级非遗工坊9家、市级非遗工坊47家,非遗保护发展指数排名全省第2。

全市共接待游客3324.3万人次,同比增长30.0%,实现旅游总收入453.0亿元,同比增长12.5%。年末有A级景区共87个。其中,5A景区1个,4A景区18个,3A景区43个。

年末有卫生机构2981个(含村卫生室907个),比上年末增加67个。其中,医院106个,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64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5184张,增长5.3%,其中医院床位28200张,增长6.6%。医生数21197人,注册护士数22639人,分别增长8.9%、11.4%。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79.3张,比上年增加4.32张;每万人拥有医生47.8人,比上年增加4.11人。基层就诊率66.3%,县域内就诊率90.1%。建成婴幼儿照护机构590家,千人托位数4.5个。新增医养结合机构1家,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35家。年末青少年近视率52.5%,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圆满完成杭州第19届亚运会棒球、垒球、攀岩、女子篮球、男子排球5个项目办赛任务,依托亚运场馆推进“中国棒垒球之城”建设。绍兴籍体育健儿在本届亚运会上共获得10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金牌数位居全省第4,取得历史性突破。

全年新建多功能体育场15个、“体育+公园”10个、百姓健身房54个、健身步道500公里。共举办国家级、省级赛事89场次,其他市级赛事活动173场次。新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180人,国家二级运动员531人,新增注册全国级运动员200人,累计注册省级运动员3.5万人,国际级裁判员5人,国家级裁判员43人。

全年实现体育彩票销售21.46亿元,同比增长34.2%。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07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92元,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25元,增长6.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5,比上年缩小0.02。

表9 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

指标 全体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绝对数(元)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元)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元) 比上年增长(%)
人均可支配收入 69707 6.0 80392 5.5 48825 6.8
一、工资性收入 39202 5.4 44604 4.9 28645 6.5
二、经营净收入 14928 6.7 15549 6.4 13715 7.2
三、财产净收入 6560 5.0 9209 4.4 1384 5.9
四、转移净收入 9016 8.1 11030 7.8 5081 8.2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628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49300元、32542元,分别增长7.4%、9.3%。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26.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29.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6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3万人。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失业保险分别为379.19、458.92、139.60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2%、0.4%、0.6%。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率达100%。“越惠保”全年参保323.57万人,参保率70.8%。

全市创建完成20家示范引领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乐龄中心”,为130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005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997人。

年末在册低保对象37365人。其中,城镇4718人,农村32647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050元提高到1134元。首批创建14家“枫桥式”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福利机构孤儿基本生活费提升至2606元/月,2099名孤困儿童纳入儿童福利保障范围。全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2.15亿元。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30.6%。为全市筹集福彩公益金1.00亿元,增长25.1%。

全年棚户区改造项目住房新开工4570套,基本建成5020套。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38个、1.65万套(间)。完成房屋拆改签508.41万平方米。培育13个乡镇(街道)创建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新建省级未来社区41个,新增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3个,挂牌“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4个。85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新建邻里中心14个,新增停车位1.17万个,加装电梯168台,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4个。

十三、资源、环境和社会安全

全年平均气温18.6℃,比常年偏高1.2℃,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第二高,年日照时数1709.8小时,比常年偏少1.1%,年降水量1124.4毫米,比常年偏少22.5%。共有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284个。

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53万亩。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32万亩,商服及房地产用地0.50万亩,基础设施等用地1.71万亩。

全年共完成国家造林0.9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11.8万亩,新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一村万树”示范村26个。

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0.1亿元。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7.5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年末有水库552座,水库总容量15.35亿立方米。开展农村供水共富提质行动,改善受益人口13.8万人,建成规范化水厂5座。

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3,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8%。11个地表水国控断面、25个省控断面、128个市级考核断面Ⅰ-Ⅲ类水比例均为100%;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年末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分类处理率84.1%,回收利用率66.9%,城乡生活垃圾总量下降0.6%。

全社会用电量559.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25亿千瓦时,下降2.3%;工业用电量410.91亿千瓦时,增长7.1%。全社会最高负荷977.78万千瓦,增长10.2%。新增变电容量88万千伏安,新增线路长度92.05公里。全年完成电网投资21.5亿元,绍兴电网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10座。

全年GDP能耗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比上年增长6.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其中八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1%。

广泛开展“枫桥式”特色创建,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刑事治安、电诈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5.3%、6.3%,成为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8起、死亡42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1.1%、12.5%。发生1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获“八连冠”。

注释:

[1]本公报所列2023年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核实数以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绍兴统计年鉴2024》公布的数据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工业企业。

[4]绍兴市五大传统产业指纺织、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为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主要农产品产量使用全面农业统计数据。

[7]限额以上单位包括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限额以上批发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限额以上零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8]因细分行业有所调整,消费品市场交易额、生产资料市场交易额无法计算同比增速。

[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体包括印度、俄罗斯、越南、印度尼西亚、伊朗、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波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等64个国家。

[10]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他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4个国家。

[11]统计范围是全部港口。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新增城镇就业、社会养老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社保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市医保局;水产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美乡村示范带、农业龙头企业、低收入农户、绿色食品等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主体、商品交易实体市场和交易额数据、专利等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货物进出口额等数据来自绍兴海关;服务贸易进出口、网络零售额、利用外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里程、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交通建设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户籍人口、机动车保有量等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局;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等数据来自电信绍兴分公司、移动绍兴分公司、联通绍兴分公司;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艺术表演团体、广播、电视、旅游等数据来自市文广旅游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绍兴分行;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市金融办;保险业数据来自绍兴银保监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卫生等数据来自市卫健委;体育、体育彩票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养老、低保、社会服务和救助、福利彩票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水资源、水利建设投资数据来自市水利局;建设用地、森林资源等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数据来自市建设局;各类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生活垃圾、城镇资源化利用率等数据来自市综合执法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价格、城乡居民收支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于市统计局。

 

时光轴

RAG27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23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绍兴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绍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上下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考察绍兴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面推动三个“一号工程”落地见效,扎实推进“五创图强、四进争先”,全市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市场活力不断迸发,民生福祉持续向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的绍兴新路径。一、综合[1]经全省统一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77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9、3729、3823亿元,分别增长3.9%、7.6%和8.2%,三次产业结构为3.1:47.9:4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9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0576美元),增长7.2%。RAG-ES2024-10-23
图1 2023年各产业、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城镇化率73.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4.8‰,死亡率7.3‰。自然增长率-2.5‰。年末户籍总户数165.89万户,比上年减少10户。户籍人口443.94万人,比上年减少1.88万人。其中,男性219.94万人,女性224.00万人。RAG-ES2024-10-23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四涨三降一平”,依次为: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6.1%、教育文化娱乐上涨2.9%、衣着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居住下降0.1%、医疗保健下降0.1%、交通通信下降1.2%、食品烟酒与上年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6%,购进价格下降4.7%。图2 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表1 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 上年=100 指 标 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 100.5 3.烟酒 100.1 一、食品烟酒 100.0 4.在外餐饮 101.2 1.食品 99.6 二、衣着 102.5 # 粮食 99.8 三、居住 99.9 菜及食用菌 98.8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7 畜肉类 93.2 五、交通通信 98.8 水产品 100.2 六、教育文化娱乐 102.9 干鲜瓜果类 103.9 七、医疗保健 99.9 2.茶及饮料 100.7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106.1 RAG-ES2024-10-23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