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早期建筑
四川大学早期建筑
共 1417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38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英国、美国、加拿大的基督教差会联合开办一所全新大学——华西协合大学。
民国元年(1912年),华西协合大学创办者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等国专门举办了一次设计竞赛,英国建筑师弗烈特•荣杜易(FredRowntree)以综合中西方建筑工艺元素的方案被选中。
民国四年(1915年),怀德堂由美国纽约罗恩甫氏为纪念白槐氏而捐建动工;合德堂由加拿大(英美)美道会为纪念最早到中国西南地区传教的赫斐氏开建。
民国八年(1919年),怀德堂建成。
民国九年(1920年),万德门由国浸礼会万德门夫妇捐建;合德堂建成。
民国十三年(1924年),嘉德堂竣工。
民国十四年(1925年),钟楼由美国医生亚克门•柯里斯所捐建动工。
民国十五年(1926年),钟楼、懋德堂竣工。
民国十七年(1928年),英国嘉弟伯氏捐建教育学院教学楼东端。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化学楼动工。
民国三十年(1941年),化学楼建成。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刘文辉捐建教育学院教学楼西端。
1951年,成都工学院第一教学楼开始修建。
1954年,成都工学院成立典礼前第一教学基本落成。
2018年,荣杜易的后人把当初学校的设计图捐赠给了四川大学。
建筑格局
四川大学早期建筑包括四川大学办公大楼(明德楼)和华西校区建筑群。其中华西校区建筑群由华西校区办公楼(怀德堂)、华西校区第一教学楼(嘉德堂)、华西校区第二教学楼(苏道璞纪念堂)、华西校区第四教学楼(赫斐院)、华西校区第五教学楼(原华西协和大学教育学院)、华西校区第六教学楼(万德堂)、华西校区老图书馆(懋德堂)、华西校区钟楼(柯里斯纪念楼)组成。华西校区建筑群初建于20世纪初,由原华西协合大学聘请外国建筑设计师设计,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建设。
建筑特点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及其建筑,由英国设计师弗雷德•荣杜易(Fred Rowntree,1860年出生于英国的斯卡布罗)规划设计。荣杜易对整个华西坝进行了整体规划,为华西协台大学后期建设提供了框架。荣杜易在伦敦正式设计前考察了北京故宫、四川民居和日本建筑,建筑外观上着力突出中国特色的青砖黑瓦,间以大红柱、大红封檐板及清一色的歇山式大屋顶,在屋脊、飞檐上点缀以远古神兽、龙凤、怪鸟,檐下以斗拱为装饰,给人以神秘古朴的东方美感;内部则采用纯西式结构。在修建过程中,大部分建筑材料都取自当地,例如在成都三瓦窑一带定制的砖瓦,来自四川西部高山的木材,从岷江上游河岸采集的石灰石等。建筑用的铁钉和玻璃等,主要是从汉口和上海甚至是国外购买而来。嘉德堂、懋德堂、苏道璞纪念堂、赫斐院、教育学院、万德门明堂学社等,也皆为外籍设计师所设计,采用中西合壁砖木结构,外观融合中式古典韵味和西式建筑特征。
主要建筑
文物价值
四川大学早期建筑华西校区建筑群属砖木式结构,外观呈现中国古典建筑特征,内部设计采用西式建筑元素,诠释了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是研究中外建筑史特别是西南地区建筑史的鲜活典范。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3日,四川大学早期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四川大学早期建筑四川大学办公大楼(明德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交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