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
地名由来:隋开皇三年(583)秣陵县改项城县,1993年设市,西周时属项国,西汉高祖在项地设置项县,以古国为名;据《太平寰宇记》:隋文帝改为项城县,加城字,可见县以古项子国得名。
2023年4月,项城市被确定为2023年河南省肉羊大县培育县。
2023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项城市汝阳刘毛笔(工艺美术类)入选。
2022年12月,项城市被认定为2022-2024年度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项城民俗)。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项城市位列第69。
2021年9月,项城市上榜2021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位列第59。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项城市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项城市人口数量为97.32万人,位列周口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河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15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60位。
+查看更多项城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项城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总面积1086.5平方公里,人口126万,116万亩耕地,辖15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中国建设防水之都、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河南省第二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河南省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等一批省部级以上荣誉。
文化底蕴深厚。项城历史悠久,西周初年称项子国,汉初置项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千年古县”。项城是项姓发源地,曾是项羽祖父的封地,“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瑒,《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民国首任总统袁世凯,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著名收藏家、诗词家张伯驹等,皆是项城籍人士。袁氏古民居、南顿故城等古迹,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与文明在这里相互交融,古城韵味、时尚风貌在这里充分展现。
地理位置优越。因水兴集,因集而建城,历来是客货南来北往的集散地、东进西出的桥头堡,是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项城距周口中心城区30公里,与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毗邻,随着周项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周项快速通道建成投用,周口中心城区与项城融合发展正逐步实现。不仅为我们接受辐射、培育新动能创造了条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更加宽广的平台。
主导产业突出。项城工业基础良好,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成为全省特色产业集群,防水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发展势头良好。农业资源丰富,是重要的产粮大市,白芝麻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认定。项城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有力推动了全市高质量发展。
交通网络发达。大广高速、宁洛高速、106国道、329国道和4条省道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织;郑合高铁紧邻市区,15分钟的车程内有2个高铁站;漯阜铁路连接京广、京九;沙颍河航运通江达海。随着兰沈高速、沈舞高速、沈遂高速、濮潢铁路等交通要道的规划建设,将使项城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既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又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区域融合发展将更具活力。
营商环境一流。市委、市政府对标一流营商环境,以“纠四风、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我先行”为抓手,通过“评议+巡察+奖惩”等措施,着力打造审批流程最短、审批事项最少、服务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对招商引进的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处级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全程代理服务机制,做到“企业围墙内的事情由企业负责、围墙外的事情由代理服务单位负责”,一流营商环境正成为项城的鲜明标识。
历史沿革:
西周初周公在项地封姬姓子国,与顿(子)国一时并建。
战国项地属楚。
秦置项县,属颍川郡。
西汉析置南顿县,与项县同属汝南郡。
南北朝同属陈郡。
东魏天平年间改项县称秣陵县。
北齐改南顿县为和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改秣陵县为项城县。
大业初复项县,属沈州。
唐贞观元年(627)以县改属陈州。
证圣元年(695)析置光武县。
景云元年(710)又改称南顿县。
五代、北宋、金元因之。
原南顿县时废时复。
清属陈州府。
1913年属豫东道。
1914年属开封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2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淮阳专区。
1953年属开封专区。
1958年属商丘专区。
1959年复属开封专区。
1961年复属商丘专区。
1965年属周口专区。
1969年属周口地区。
1993年项城撤县设市,称项城市。
2000年属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