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2 23:43

地名由来:民国初置龙门镇,以街道沿线有六个山包连接似一条龙而得名。

龙门镇源于清朝时期,因场镇上有六个山包(即上山包,下山包),连接像一条龙,故名为“龙门”。该镇地处梁平县西北部,位于明月江上游,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942.1亩,辖龙门、拱桥两个场镇,11个行政村共85个村民小组,2.7万人。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475亿元,财政收入356.9万元。

龙门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盛产水稻、黄豆、玉米等农副产品,梁山柚、笋竹两用竹、生猪、水禽等已具规模;龙门镇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境内有3个年产万吨煤矿,有天然气井7口有脱水站、微波站各1个,辖区有小一型水库3个,小二型水库1个,水利发电站和变电站各1个;镇域内有丰富的竹木资源,森林面积25000亩,传统的黄裱纸、手工竹编席,已成为两大骨干产业,远销广东、福建等地。

镇内有卫生院1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1所,镇初级中学1所,幼儿园2所,文化、卫生设备齐全,有敬老院1所。

龙门镇交通便利,距县城32公里,省道渝巫路南北横贯6.7公里,距达万铁路9公里,距渝万高速公路30公里;全镇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乡村道路网络。

龙门镇信息灵通,实现了村村组组通电话,开通了加密电视,移动通讯覆盖全镇。

龙门镇基础设施齐备,投资环境宽松,发展空间广阔,是众多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

历史沿革:

清嘉庆时龙门镇名土门场,以街道南边一街门用泥土筑成而得名。

民国初置龙门镇,以街道沿线有六个山包连接似一条龙而得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龙门乡。

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为红日公社,1984年恢复龙门乡。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由原拱桥乡、龙门乡合并设立龙门镇。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