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村戏台

共 121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09:54

历史沿革

董村戏台始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明代及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1979年皆有修缮。
董村戏台
2014年,永济市文物局专项资金约60万元对董村戏台进行了修缮。

遗址特点

综述
董村戏台坐南朝北,东西长11.2米,南北宽9.85米,占地面积约110.3平方米。原有三郎庙,大殿已毁,仅存戏台。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两侧的墙体与普通垂直的墙体不同,呈八字,像一个大三角形。下有石砌台阶,高1.3米,东西长11.4米,南北宽11.4米,台上建筑分前后台,前台宽4米,后台宽2.6米。檐下斗五铺作双下昂,当心间出45度斜。
局部特点
垂花柱
董村戏台中间柱头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称为垂花柱。是中国传统木建筑的一种构建,用垂花柱出挑屋檐,不仅节约空间,还有装饰效果。董村戏台内部屋顶自下而上收缩,中间圆梁与方梁纵横交错,规矩有致。美观、开阔,体现古代工匠的智慧。
董村戏台中置隔扇,上悬清光绪二年(1876年)行书“遏云楼”牌匾。牌匾下有六扇木门隔板将戏台分为前后台,两侧是可开启的扇门,供演员“出将”“入相”。门扇、隔板、立柱上的花卉、龙凤、戏曲人物等彩绘装饰。
戏台顶部
董村戏台充分利用了声学原理,能把舞台内演员演唱的声音充分吸收至穹形顶内,经垂花斗拱折射,削弱噪音,再将声音清晰地传送到戏台周围各个角落,使在场观众都可以听到演员的演唱。
整个戏台没有一根钉子,梁与梁之间的衔接全部为榫卯。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即使在地震的情况下,也能减少影响。

文物遗存

“遏云楼”牌匾
董村戏台中置隔扇,上悬清光绪二年(1876年)行书“遏云楼”牌匾。
董村戏台存清康煕十五年(1676年)《重修乐楼记碑》1通,记录戏台创建和维修情况。

研究价值

戏台梁架结构
董村戏台形制、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元代建筑风格明显,木雕精致,为研究元代建筑、中国古代戏台建制及戏曲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董村戏台是金元时期晋南杂剧盛行的实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董村戏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北自大殿前檐向北50米,南自大殿后檐向南40米,西自大殿西檐向西50米,东自大殿东檐向东50米。
控制地带:自保护圈起,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米。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董村戏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董村西街北侧村委会院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董村戏台,路程约30.7千米,用时约44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