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共 2366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30 15:59
博物馆简介
青铜展厅集中陈列展出了馆藏2000余件文物中的279件,其中包括青铜器、金器、玉器等。它们按功能和用途分为生产类、生活类、军事类、舞蹈类、装饰类。
馆内现设有办公室、宣教部、陈列部、保管部、考古研究部、保卫科和工勤人员岗位等科室岗位,现在编在岗17人,其中具有文博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人。
馆藏文物以1992年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出土的古滇文物为主,主要包括: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特色的贮贝器、铸造精美的铜鼓、编钟、各类形状的铜扣饰、“仿生式”动物纹兵器、大批青铜农具、众多金玉饰品等。按质地可分为青铜器、铁(铜铁合制)器、金银器、玉器、竹木漆器、陶器、石器和玛瑙、绿松石、海贝等杂器。这批文物几乎涵盖了古滇国社会经济生产、文化生活、音乐舞蹈、军事宗教、装饰艺术等方方面面,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而且特色鲜明,价值较高,是研究古滇国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社会生产类
生活类
包括男女铜俑、铜房子模型、铜炉、铜罐、铜匜、铜釜、立牛贮贝器、祭祀扣饰、祭祀贮贝器、铜奁等,反映了古滇国社会人们的住房、衣着、发型、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情况。
军事类
金鞘铁剑
包括铜叉、铜戈、鎏金甲片、铜斧、铜铖、铜锤、金鞘铁剑、铜啄、铜矛、铜剑、剑鞘、吊人铜矛、铜棒、立犬狼牙棒等,从中可以了解古滇国的军事装备、兵器制作和战斗方式特点。铁兵器的出现,说明古滇国的生产力水平已有很大提高,生产技术相当发达。
音乐舞蹈类
包括编钟、鎏金铜鼓、铜鼓、蹲蛙铜鼓、鼓形贮贝器等。编钟一套,大小共6个,可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专用于盛大庆典,并往往用铜鼓伴奏。大量的铜鼓绘有舞蹈场面,有独舞、四人舞和集体舞。铜鼓是当时普遍的打击乐器。从铜鼓变形而来的鎏金铜鼓、蹲蛙铜鼓、鼓形贮贝器等则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和意义,赋于新的内涵。
装饰类
包括金腰带及铜扣饰、兽边(猴边、鸡边、蛇边)长方形扣饰、动物纹(二虎噬牛、二虎噬鹿、四虎噬牛、虎豹噬羊、虎豹噬牛、虎豹噬鹿、立豹、立熊等)扣饰、铜镯、金剑鞘、金钏、金项链、金发饰、杯形金饰、金花、金扳指、玉耳环、玛瑙扣、孔雀石珠管、马饰、杖头铜饰等。这些装饰品大部分是当时贵族身上佩戴的,头饰、项饰、耳饰、腰饰、臂饰、腿饰俱全。制作材料广泛,有青铜、金玉、玛瑙、孔雀石、绿松石等。有一部分是衣饰或器物上的装饰附件。古滇国战争中有相当数量的骑兵,因此对马的装饰同样受到重视,包括马衔、辔饰、带扣、马铃和当卢等马饰品。
展览与藏品
手形銎铜戈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文物,通长26.2厘米,宽9厘米,云南江川李家山51号墓出土。手形銎戈可能作仪仗器使用,装柄后如操生杀权力之手。器物构思巧妙,造型奇特,集装饰效果与实用功能于一体,为中国青铜器所罕见,显示了滇人的丰富想象力,是滇文化的艺术珍品。
蚀花石髓珠
东汉(公元25—220年)文物,通长6.1厘米,径2.2—2.3厘米,云南江川李家山69号墓出土。此石珠为肉红石髓,表面白色花纹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化学腐蚀经人为加工而成,此类蚀花工艺最早出现于西亚和南亚一带,可能通过古“蜀—身毒道”传入,表明古滇国受外来文化影响之远。
宽边玉镯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文物,外径20.6厘米,内径6.7厘米,唇高1.2厘米,云南江川李家山47号墓出土。这件玉镯为目前古滇文化墓葬出土宽边玉镯中最大的一件。宽边玉镯是滇国特有的一种臂饰,大多出自墓主的手臂部,戴此玉镯者有骑士、舞乐者,也有滇国的上层人物。
铜编钟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文物,高40.6厘米—50.2厘米,口宽16.8厘米—20.4厘米,云南江川李家山51号墓出土。铜编钟1套6件,大小相依,扁圆筒状,器身饰旋纹,钟口为椭圆形。李家山墓地仅出此一套编钟,表明墓主人的身份极高,可能是古滇国的“王”或“侯”。
铜鱼杖头饰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文物,高26厘米,长22.3厘米,云南江川李家山51号墓出土。铜鱼杖头在大型墓是成对放置在戈、矛、棒等长柄兵器和仪仗器中,制作十分精致,当属专用的仪仗器。
执伞男铜俑
所获荣誉
1997年4月被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11月列为“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2009年先后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