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村遗址

白羊村遗址

共 2934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5-24 12:05

历史沿革

1972年春,原东风公社白羊村村民在改田挖土时发现白羊村遗址。
1973年11月至1974年1月,云南省博物馆考古队进行了发掘,共开探方9个,揭露面积290平方米,发现了大量遗迹和出土了大量文物。
2013年10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并邀请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的考古专家对宾川白羊村遗址进行第二次科学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白羊村遗址属金沙江支流河旁台地上的聚落遗址,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紧靠桑园河的墩形遗址,高出河面5米,文化堆积较厚,耕土下即为文化层,最厚的达4.35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与出土器物分析,发掘者将新石器文化内涵分两期,第1至4层系晚期文化遗存,第5层至第7层系早期文化遗存。在发掘区内,发现房址、火塘、窖穴、墓葬等遗迹现象。
白羊村遗址

房址

白羊村遗址发现较完整的房屋遗迹11座,房址上下层位清楚,根据地层叠压关系,以第5层为界,分早晚两期。早期5座,晚期6座。另外,早、晚期均有许多柱洞、沟槽等房屋建筑遗迹,由于后期扰乱较甚,难以确定其完整形状。早、晚期房址均为地面木构建筑,基本特征一致,仅局部有所不同。房址平面呈长方形,一般长5米、宽2.75米、面积约12.5平方米。方向不一,未发现门道。早期房址居住面多略加平整,在地面上铺灰烬、生黄土,再经踩踏而成。表面平滑坚硬,呈灰褐色,一般厚2~5厘米。墙基四周多挖沟槽,宽25~35厘米、深30~40厘米。沟壁整齐坚实。沟底掘柱洞,口径25~55厘米、深30~68厘米,多为圆底,少数不够规整。在洞内立木柱,再于沟内填土。柱洞较少,且多在屋角。洞壁坚实、木纹清晰,洞内多有木屑。柱间编缀荆条,两面涂草拌泥而成木胎泥墙,墙内均留宽1~3厘米的荆条印痕。草拌泥较为粗糙,内含大量的草根、树叶。墙壁似经烘烤,呈红褐色,质地坚硬,表面平整,厚约4厘米。房顶结构不详。屋内均有陶片、生产工具和兽骨等遗物。晚期房址建于早期灰土堆积或房屋废墟之上。其建造技术有二:1、房基四周不开沟,直接由地面上挖柱洞,其余完全承袭早期的建造技术;2、房基四周在地面上铺垫扁圆形石础,再立木柱,编缀荆条,两面涂草拌泥而成木胎泥墙,其余完全承袭早期的建造技术。

火塘

白羊村遗址发现较完整的火塘7个,其中圆形6个、椭圆1个,均为浅竖穴圆坑。坑内填土松软,呈黑褐色,含大量的木炭、灰烬、烧渣等。

窖穴

白羊村遗址发现窖穴48个,多分布在房址附近,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4种。除圆形窖穴系晚期遗迹外,其余早、晚期均有发现。在窖穴内出土有白色的粮食粉末、稻壳、稻杆、鹿牙、猪牙、陶片、木炭、红烧土等。

墓葬

白羊村遗址共清理墓葬34座。其中竖穴土坑墓24座、瓮棺葬10座。墓口一般距地表深0.15~1.20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均属晚期墓,但有先后之别。竖穴土坑墓坑壁整齐坚实,填土松软,呈灰褐色,一般坑长1.6~1.85米、宽0.45~0.7米、深0.25~0.3米。M5最大,长2.1米、宽0.8~1米、深0.25米;M18最小,长0.8米,宽0.35米、深0.5米。葬式多样(无头葬10座、二次葬6座、仰身直肢葬7座、仰身曲肢葬1座),头向不一。均无葬具,亦无随葬品。瓮棺葬10座,其中幼童瓮棺葬9座、成人瓮棺葬1座。多集中于发掘区南部,葬具均属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陶罐,仅M6口部倒置一陶画,均无随葬品。

文物遗存

白羊村遗址的遗物
白羊村遗址出土的遗物有陶、石、骨、角、牙、蚌器共516件。石器以磨制为主,石器的质料经初步鉴定,色青质细的砾石最多,石英石、砾石、燧石、斑岩次之,岩石均产于宾川盆地。其中斧109件,完整8件,分三式;锛49件,完整39件,分二式;刀86件,完整11件,均石片打磨而成,分二式;凿30件,完整21件,均长条形,器形较小,通体磨光,分二式;镞33件,完整18件,均石片磨制而成,分六式;纺轮6件,扁平圆形,通体磨光,完整一件;砺石11件,均保存完好,器身较小,磨槽清晰;刮削器16件,均石片打磨而成;锥6件,均石片打磨而成;网坠2件,天然砾石打磨而成;敲砸器2件,天然砾石稍加工而成;镰2件,石片打磨而成,弧形刃作锯齿状;印模1件,保存完好;杵1件,天然砾石稍加工而成,保存完好;球1件,天然砾石打磨而成,保存完好;饰品2件,通体磨光,制作精细;圆形石片2件,石片磨成,制作精细;水晶石1件呈棱形。
骨器中有锥29件,均用兽骨残片磨制而成,多数保存完好,分三式;凿3件,保存完好;抿13件,多数保存完好;镞2件,通体磨光,制作精细;针2件,通体磨光,尖锋锐利,均残;饰品6件,通体磨光,制作精细,分三式。另外还有角锥1件、牙锥14件、牙饰品2件、穿孔蚌壳饰品2件等。
文化层出土陶片较破碎,约有2万片。均夹砂陶,其中夹砂褐陶最多,夹砂灰陶次之,夹砂红陶、夹砂橙陶最少。早期陶质疏松,胎壁较厚,火候较低;晚期陶质稍硬,胎壁较薄,火候稍高。陶器均手制,晚期个别口沿有慢轮修饰痕迹。采用泥条盘筑法,器身用工具拍打,待陶胎半干后,再于器表用骨抿之类磨光,肩、腹部施加各种纹饰。小型陶器直接用手捏成。文化层中发现有陶垫、骨抿、陶支架、石印模等制陶工具。共发现动物骨骼45件,可供鉴定者仅10件,经原云南省博物馆张兴永研究员初步鉴定,均属中国南方常见的现生种,有狗、猪、牛、羊、鹿、野猪、松鼠、黑熊、麝鹿等。
2014年第二次考古发掘发现10座房址,100座灰坑,21座墓葬;从遗址中出土了一批石器、陶片、碳化稻谷、人类和动物骨骼、牙齿等文物。
白羊村出土炭化稻

文物价值

白羊村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对38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金沙江流域古人类的农业生产、文化发展以及民族情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研究长江上游地区的民族以及古代居民的文明进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白羊村遗址是云南省重要的新石器遗址,遗址上的先民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与饲养家畜的社会经济,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由盛而衰,父系氏族公社已经萌芽的变革阶段,对研究长江上游地区的葬俗、古代人类的文明进程和云南原始农业,特别是水稻种植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保护措施

1989年2月,白羊村遗址被宾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11月,白羊村遗址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白羊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