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博物院

共 3259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5-30 15:52

历史沿革

原址场馆

明洪武四年(1371)始建。
宣德三年(1427)重修。
天顺三年(1459)重修。
成化十年(1474)重修。
万历四十三年(1615)重修。
康熙二十年(1681)更建。
嘉庆二十年(1815)葺治。
同治五年(1866)葺治。
光绪十四年(1888)葺治。
民国初期,将原明洪武四年(1371)所建成隍庙第一道木牌楼迁建于文庙最南端(原棂星门位置,现为咸阳博物馆大门牌楼)。
1962年经上级批准,在原咸阳文庙旧址上建立咸阳博物馆。1962年初对外开放。旧址空间狭小,馆内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展出环境简陋,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周边环境也较差。
1963年,将明代咸阳城隍庙的部分建筑拆迁于原文庙戟门、明伦堂位置,建成现在的一殿和三殿,在明伦堂西侧建成现在的偏院正殿和偏院前的小牌楼。
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选址重建

2012年11月22日博物院新新破土动工,落户秦汉新城。
原会长、原馆长周天游颇为遗憾地说,咸阳博物院原址受现实条件制约,文物瑰宝久藏深闺,难以发挥文物典藏的优势,西咸新区和咸阳市迄今没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作为城市新地标的现代化博物馆。
咸阳博物院的重新选址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未曾停止。曾有主张在文庙周边扩建,东至仪凤南街,西到秦都鞋厂,北到仪凤街,涵盖凤凰台区域,占地面积约70亩;也有主张在咸阳学道门步行街以南、沿渭阳路原渭城区政府东、西两侧,东至咸阳古渡口遗址,西到统一广场,占地面积约65亩……
然而,在20余年的漫长筹备期间,三度选址均无果而终。咸阳博物院落户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并于2012年11月22日破土动工,计划3年建成。
新馆规划-以“”布局 呼应秦宫“象天法地”规划思想
咸阳博物院馆藏珍贵文物都是国之瑰宝,选址在秦咸阳宫遗址高台之下,其建筑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殿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操刀设计。
据设计方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咸阳博物院以“北斗七星”的总体布局呼应秦朝宫殿的“象天法地”的浪漫主义规划思想。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并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秦朝宫殿的独创性就在于模拟天象设计宫苑,将银河系中的主要星座与渭河横桥附近的主要宫苑一一对应,形成“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千牛”的布局。咸阳博物院的设计就浓缩了上述“象天法地”之意匠,平面为北斗七星的建筑组合方式,各单体之间以“复道”(架空廊道)相连,共设秦文化馆、汉唐壁画馆、汉兵马俑馆、珍品馆和临展馆五个陈列厅,而采用建筑群体可避免集中式的单体建筑过大过高的体量对咸阳宫遗址带来的不利影响。
所谓“七星格局”,既有中轴对称的恢弘大气,又兼具不对称布局的自由气息。咸阳博物院建筑平面以北斗七星中的摇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五星组成对称布局,以玉衡为中点确定的轴线设定在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的中轴的延长线上。
“如今,中国很多遗址留下来的仅仅是土台,土台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别说外国人看不懂,当代中国人也看不懂,这需要复建重现其历史辉煌。”周天游赞赏咸阳博物院的设计理念,呼应了秦代的宇宙天文理念,是现代博物馆设计的一大发展。
新馆目标-将成国家级博物馆 引导第三代博物馆发展潮流
对于区内文物遗存的重要性,西咸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说:“帝陵的陪葬品都算得上中华文明最优秀的艺术品,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毫不逊色,比如茂陵的石雕,这些汉代石雕是中国石雕的鼻祖。”
“国家级的文物禀赋,应有国家级的博物院。”吴永琪说,未来,咸阳博物院将成国际领先的国家级博物馆。
周天游也设想,建成后可将咸阳帝陵塬上的大量历史文物迁移到咸阳博物院展示,有利于咸阳遗址群落的集纳性。
据了解,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实力和博物馆投资收效等客观限制,我国博物馆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吴永琪介绍说,第一代是在旧有建筑复建,比如碑林博物馆以西安孔庙古建筑群为基础、扬州博物馆以史可法祠堂为基础等;第二代是苏联式展览馆模式,如国内普遍存在的军事、工业、农业等类型展览馆;第三代博物馆建设模式,既突出了库房性又融展览、科研、教育于一身,而破土动工的咸阳博物院就是典型。
记者从《咸阳博物院建筑设计方案》上了解到,将设有文化服务消费空间和设施,把博物馆从单一展览功能升级到多功能,使咸阳博物院成为搭建文化交流、促进都市生活的场所。此外,还在建筑北面场地上,结合地形堆土成坡,广植丛林,缀以历史题材小品,散养秦代苑囿有代表性的观赏动物,构成“苑囿”区。
这预示着,建成后的咸阳博物院作为社会文化机构,不仅承担着保护、收藏、研究秦汉历史文物的作用,还承担着保障社会文化延续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对西咸新区发展文化教育和加大文物保护均具有积极意义。
新馆建设
征地
2012年3月22日,按照渭城区秦汉新城服务中心工作安排,窑店办积极配合秦汉新城管委会征迁办、渭城区土地局等单位,开始对辖区内咸阳博物院征地项目进行测量、清点。
该项目共分两期,一期占地约500亩,涉及窑店、邓家2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截止3月底,测量工作已全面完成,清点工作进展顺利,总体进度逾半。
开建
咸阳博物院位于秦汉新城东部,秦汉新城窑店镇牛羊村和秦咸阳宫遗址正南方的台地上。项目总投资61689.46万元,总建筑面积39809㎡,是大型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咸阳博物院建设工程是咸阳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建设的文化公益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地址已确定在咸阳湖景区原渭城区政府东、西两侧(原规划地址),占地约51155平方米。
装修
2012年6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带领华夏所设计团队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就咸阳博物院内部装修设计方案向管委会领导及有关专家进行了汇报。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秦汉新城管委会主任杨占文,秦汉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许寿琨,秦汉新城纪工委书记吴起,管委会总规划师王陕生及相关局办负责人参加会议。同时,管委会还邀请了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省公安消防总队西咸办公室主任马宏伟,原馆长、陕省文史馆馆员、研究院吴永琪,教授陆楣等专家进行了指导。讨论中,与会领导和专家针对方案的总平面布置、建筑空间分隔、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水暖电线路优化、内部装修表现形式等,给设计单位提出了明确要求。

展出内容

咸阳博物院馆藏文物2万余件,珍贵文物有:汉代玉马、玉俑头、彩绘指挥俑、鲁王虎符;战国时期错金银鼎、安邑下官锺、龙钮錞于;唐代刻花赤金壶、三彩单峰驼等。文庙博物馆内有八个展厅,五大方面陈列内容,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秦汉至隋唐时期的重要出土文物5千余件。“秦咸阳文明展”博大精深,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享誉中外,“宗教文物陈列”种类齐全,“碑石陈列”雅俗共赏,“咸阳文物精华展”珍品荟萃。古渡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千年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渡,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设有“古渡千秋展”。
2022年12月,“汉家陵阙——咸阳博物院西汉帝陵考古回顾展”在陕西咸阳博物院开幕。展览系统梳理了咸阳博物院60年来参与西汉帝陵考古工作的成果,展示了咸阳博物院收藏的西汉珍贵文物,让观众感受西汉帝陵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馆藏文物

机构设置

下设咸阳文庙博物馆和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所获荣誉

2024年5月,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