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塞乡
地名由来:张家塞乡位于洞庭湖南畔,相传为南宋钟相、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时期的军事要塞,驻守一支以张姓人为首领的义军,当地百姓称“张家军”。故名张家塞。
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乡,位于洞庭湖畔民主垸西北,南临资水,西傍甘溪港河,北靠洞庭湖,属典型的湖区大乡,全乡辖大潭、潭洲、虎形、下资、长泊湖、注南湖、堤南、铁塔、荆咀、万港、黄金、东风、胜利、兴无、齐头、付丰、天星、山田、永利、仁里、捞箕、金甲、嫩江待23个村,4.24万人,拥有耕地面积4.56万亩,乡内盛产粮食、湘莲、鲜鱼、棉麻、珍珠、螃蟹,是资阳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006年,乡政府突出发展主题,狠抓“六大基地”建设,粮食生产全乡种植4.5万亩优质杂交稻和有机稻,年产量4.5万吨以上,已成为益阳市“粒粒晶”优质稻基地和有机稻生产基地;生猪饲养已成为资阳区重要的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以植树绿化为主已形成21000亩“绿色聚宝盆”;珍珠生产已形成3000集中养殖加工基地;乡内黄金湖、德兴湖、洪合湖“三大渔场”已大力开发养殖螃蟹、鲜鱼、湘莲,年收入在350万元以上;棉麻生产以大潭、潭洲、山田、金甲、捞箕等村为基地,通过内引资金,外联技术和品种,已形成共3000亩棉麻生产基地,年内喜获丰收。“六大基地”的建成有力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6年,全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张下公路、乌龙间堤全线砼化的基础上,6.6公里张同公路砼化工程已全线开工,6公里毛金公路政府投资50万元已全部完成砼化的前期工程,张下公路政府投入100万元已完成拓宽工程,同时,引进国家项目投入,1.5万亩国土整理开发项目正在大潭、潭洲、虎形、注南湖、下资、长泊湖村全面展开,集镇建设正朝正规化、规模化的方向迈进,占地220平方米的客运车站已经建成。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船舶制造与水上运输已成为湖区农民“靠水吃水”的重要致富门路,全乡已拥有两个简易船舶制造基地和拥有2000吨位的自卸驳船24艘的船队,年纯收入在600万元以上。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立项争资,2006年全乡累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050万元,立项争资到位资金2012万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2006年全乡完成国地两税79万元,工农业产值3.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4亿元,财政收入61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已突破3600元。
历史沿革:
清顺治元年(1644年),属沅江县的郎保。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沅江县的永固乡。
1949年9月,属沅江县的大潭口区。
1950年,属沅江县的注斓、黄金、大潭、嫩江等乡。
1954年11月,属益阳县。
1956年6月,撤区并乡设立张家塞乡。
1958年10月,为沙头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
1961年7月,设立张家塞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改张家塞公社为张家塞乡。
1994年4月(正式移交1995年1月),属益阳市资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