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账户简述
共 5499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2-07-25 17:32
当我们带着现金购物消费的时候,习惯于把现金放到一个钱包里,钱包里的现金天然属于钱包的主人,同时也反映了当前钱包主人的资金状况。各种金融账户同样也具有类似的特点,相当于“电子化的钱包”,能够存储电子货币。
各类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进行资金收付,使用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时候,都离不开账户的支持和参与。支付作为资金转移过程,必须伴随着资金代表物权的“出账”和“入账”,账户是支付结算等社会资金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金融账户是金融体系的基础和服务支撑,所有的资金流转和财富的货币化寄存以及个人属性的信息都需要依托金融账户进行。因此,对账户的合理设置、高效利用、有效监管,是各国支付管理的重要基础。
作为消费者,我们最常接触的是商业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开立这两类账户也是享受移动支付、网络支付、银行卡支付等各类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前提。
| 银行账户
银行账户是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用于办理人民币及外币存款、贷款和资金收付结算等活动的账户。银行账户是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日常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共开立银行账户已经超过100亿户。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指以自然人名义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主要用于办理个人转账收付和现金存取。截止2021年全国共开立了个人银行账户135亿余户。
个人账户实名
账户实名制,就是要求客户使用真实身份开立和使用各类账户。21世纪以前,我国实行记名储蓄制度。开户不需要用真名,也不需要出示身份证。2000年,国务院出台《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明确提出开立个人账户的实名要求。按照监管的要求,银行应在2013年完成针对个人银行账户的联网核查,个人银行账户基本实现了实名制。
2015年12月25日,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392号)中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开户申请人开立个人银行账户时,应核验其身份信息,对开户申请人提供身份证件的有效性、开户申请人与身份证件的一致性和开户申请人开户意愿进行核实,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开户申请人开立银行账户并提供服务,不得开立匿名或假名银行账户。
审核身份证件:有效的合法证件包括中国公民身份证、户口簿、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来往内地的通信证、护照、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还包括一些辅助证件,例如机动车驾驶证、社会保障卡、军人和武装警察身份证明、工作证、完税证明等。
核心身份信息:银行可利用政府部门数据库、本银行数据库、商业化数据库、其他银行住户信息等,采取多种手段对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记性多重交叉验证,全方位构建安全可靠的身份信息核验机制。
留存身份信息:成功开立个人银行账户的,银行应登录存款人的基本信息、与存款人身份信息核验有关的身份证明信息、完成的身份信息核验记录,留存存款人的身份证件、辅助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以电子方式存储的身份信息等。通常都是通过卡中心进行集中管理。
停运和注销银行账户:银行发现或者收到被冒用身份的个人声明,并确认该银行账户为假名或虚假代理开户的,应立即停止相关个人银行账户的使用;在征得被冒用人或被代理人同意后予以销户,账户资金列入久悬未取专户管理。
个人银行账户分类
为保证账户资金安全,我国个人银行账户分为三类实施管理。同时,同一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已经开立Ⅰ类账户的,再新开账户只能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
Ⅰ类账户:就是大家过去最常用的银行账户。它是客户的全功能账户,可办理存款、购买理财产品、转账、消费和缴费支付等业务,办理业务时没有金额限制。常见的借记卡对应的银行账户就属于Ⅰ类账户,需要携带身份证到银行办理,由银行工作人员面对面审核(现在也有很多场景是通过银行自助机办理)。
Ⅱ类账户:可办理存款、购买理财产品、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业务。
Ⅲ类账户:则是一个更为纯粹的“零钱包”,不能支取现金,用于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主要用于快捷支付和小额支付。
个人银行账户收费
部分银行对个人银行账户会收取年费或小额账户管理费。年费指每年固定收取的费用,一年收取一次,银行直接从账户中扣划。小额账户管理费是指银行针对日均余额低于一定数额的账户每月收取一定数额的账户管理费。各家银行收取的标准不同。
2017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取消和暂停商业银行部分基础金融服务收费的通知》规定,自2017年9月1日起,根据客户申请,银行应对一个指定的本行账户(不含信用卡和贵宾账户)免收年费和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客户未申请的,银行应主动对其在本行开立的唯一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免收年费和账户管理费。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取消,每人仅限一个账户,超过一个账户的部分,银行会继续收取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
个人银行账户使用
保管好Ⅰ类账户的银行卡:Ⅰ类账户是全功能、不限额类账户,一旦Ⅰ类账户被盗,资金损失可能会比较大,因此,消费者要保管好Ⅰ类账户配发的银行卡。
有效设置和保管好支付密码:支付密码相当大门的钥匙,要小心保管,防止密码信息泄露。同时,不要将支付密码设置为111111、123456等简单的数字组合,也不要设置生日、手机号、门牌号、身份证号码等,避免密码被轻易破解。
开通账户余额变动信息通知功能:均大多数账户都有存取款、支付业务的短信或微信通知功能,开通此功能后可以第一时间监控账户资金变动情况。一旦出现账户被盗,消费者可以根据通知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设置账户的消费限额:消费者可通过设置账户的每日消费次数和每次的消费限额。这样即使账户被盗,也可以通过限额,防止损失扩大,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风险提示
出租、出借、出售及购买银行账户是违法行为。
生活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逃避公安部门的打击和资金追查,会通过网络等渠道购买他人的银行账户,或借用他人身份证去开立银行账户。我们要注意的是,出租、出借、出售及购买银行账户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9】85号)中规定,自2019年6月1日起,银行和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账户时,应当在客户申请书、服务协议或开户申请信息填写界面醒目告知客户出租、出借、出售购买账户的相关法律责任和惩戒措施,并载明以下语句:“本人(单位)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出租、出借、出售、购买账户的相关法律责任和惩戒措施,承诺依法依规开立和使用本人(单位)账户”,由客户确认。
(银发【2019】85号)文中还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起,银行和支付结构对经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证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个人和单位,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惩戒期满后,受惩戒的单位和个人办理新开立账户业务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加大审核力度。人民银行将上述单位和个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布。
对公企业账户
对公账户也叫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是指以法人、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名义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具体划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下图为2015-2021年对公账户开立趋势图:
基本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单位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基本存款账户(基本户)是经营所必须的,是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主办账户。企业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户,是开立其他银行结算账户的前提。
一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是单位因借款或者其他结算需求,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专用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是单位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备付金户就属于专用存款账户)
临时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是单位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 支付账户
支付账户——更具有互联网属性
支付账户是指获得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的支付机构,根据客户的真实意愿为其开立的,用于记录预付交易资金余额、客户凭此发起支付指令、反应交易明细信息的电子簿记。支付机构可以为个人或机构客户开立支付账户,但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信托、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根据开立账户主体不同,支付账户可以分为单位支付账户和个人支付账户。
单位支付账户
单位支付账户是支付机构为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体工商户开立的账户,主要用于电子商务的首付款结算。单位支付账户的作用更多体现在电子商务中的资金过度,单位客户通常会将资金最终存放于银行账户中。
个人支付账户
个人支付账户是支付机构为个人开立的账户,分为Ⅰ、Ⅱ、Ⅲ三类。
客户可以通过强化身份验证,将Ⅰ类账户升级为Ⅱ类或Ⅲ类账户,提高交易限额。鉴于投资理财业务的风险等级较高,《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仅实名验证强度最高的Ⅲ类账户可以使用余额购买投资理财等金融类产品,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风险提示
随着支付账户交易的普及以及收款码这一载体的广泛应用,不仅普通用户的支付便利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从事“灰/黑”产业的不法分子也借势“创新”了收款、洗钱等环节的手段。“跑分”就是近年来较流行的用来赃款转移、流转资金的非法手段之一。
所谓的“跑分”,就是一些非法网络支付平台利用参与者收款二维码进行收款,并承诺给予佣金奖励。参与者提供二维码给非法网络支付平台的同时也给非法网络支付平台缴纳一定的保证金。非法网络支付平台利用这些收款码进行收款。每当用户收到一笔款时,对应的缴纳的保证金就会减少,由此来完成一进一出的“跑分”行为,同时用户会得到一定比例的佣金。
用户先向跑分平台账户存入保证金
用户提供收款二维码给跑分平台
跑分平台利用二维码向洗钱人员收款
用户收到洗钱交易,用于抵消保证金
跑分平台返给用户佣金
“跑分”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正常用户的支付账户进行洗钱,因为一些“灰\黑”产业的账户很容易被监控分控到,所以犯罪份子利用化整为零的方式,通过“跑分”来躲避监管。
场景举例
赌场说到底也是一个经营场所,需要为赌客提供基本的支付服务,原来在线下,赌客一般用现金购买筹码进入赌场。在我国赌博行为是被禁止的,一些境外赌场及赌博网站为了吸引境内的赌客消费,提供微信、支付宝收款成为“标配”。
那么用哪个账户来收取赌资呢?赌资金额一般都不少,且一旦这个收款账户触发了风控策略被冻结,损失太大,肯定不能这么干。那么既然进一个人的支付账户里太容易被发现,那我找一群志愿者帮我收钱,再让他们分别把钱给我,不就把一笔笔大额交易拆成看起来不起眼的交易,躲过银行、支付机构的风控规则了嘛。
跑分平台就是在做“找志愿者”这件事儿。通过类似“在家兼职挣钱”的幌子,征集个人收款码,提供给赌场用于收款。跑分平台用户注册后,先交纳一笔押金,然后将自己的收款码截图给跑分平台,跑分平台提供给赌博网站用作收取赌资。一旦支付成功,“志愿者”们便会收到一笔来自赌客的转账,跑分平台会额外返还相应比例的佣金。
在这个游戏中,“志愿者”们仅仅是提供了一次收款码,便能赚得一笔钱,简直是在家躺着挣钱,但他们却被利用成为帮赌场洗钱的“工具”。
在支付机构的视野中,每天几十亿笔的转账交易,而这一笔笔洗钱的灰色交易隐藏在其中,金额不大,收款账户的频率也不高,除非公安机关从跑分平台源头一锅端,不然很难发现的了。
赌场跑分
支付干货铺
“跑分”行为可能使参与者面临多重风险。一是泄露个人隐私。参与者要在“跑分”平台注册、缴纳保证金等操作过程中,需要提供完整的个人注册信息,包括身份要素、银行卡信息以及上传收款二维码等。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份子利用,后果不堪设想。二是资金安全无法保障,缴纳的保证金很可能被“跑分”平台或者中间代理给“空手套白狼”了,没有任何的法律保障。三是违反相关法律。参与洗钱则涉及刑事案件,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