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寺石塔
共 2437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40
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末,筹建瓯江水库,将灵鹫寺石塔石塔迁置上游云和县城郊前溪山上。
20世纪80年代初,复运灵鹫寺石塔回丽水,置于现址。
建筑格局
灵鹫寺石塔,俗称七佛宝塔、灵山寺塔,原建在城东郊十里灵鹫山灵鹫寺(俗称灵山寺),塔因寺而名。石塔原应为七塔制度,喻示过去七佛,现存留四塔。
主要建筑
3号塔
3号塔立面图
基座:台基上有两重基座,略呈须弥座状,由圭角、下枋、束腰、上枋等部分组成。基座自下而上收分,第一重基座收分不大,第一道为圭角,高15厘米,雕刻成圭角状。第二道为下枋,素平,高8.7厘米,雕刻卷草图案,卷草上、下加刻狭边框。第三道为第一层基座之束腰,高11.5厘米,每面雕刻如意纹一朵,其中一面如意纹缺损,雕刻比较简单。第四道为上枋,素平,高5.7厘米。第二重基座起收分明显,第二重基座直接置第一重基座上枋之上,第一道为下枋,素平,高0.3厘米。第二道为覆莲,高3.5厘米,雕刻覆莲瓣,形扁平丰厚。第三道为束腰,高23厘米,束腰六面分别雕刻狮子、牡丹、海石榴等纹饰,其中A面为菊花、B面为牡丹、C面为双狮戏球、D面为菊花、E面为牡丹、F面为狮子。束腰转角处隐出三支并合竹状矮柱。第四道为仰莲,高7厘米,雕刻仰莲瓣,形扁平丰厚。第五道为上枋,素平,高4厘米。上枋上承塔身。
塔身:塔身分两部分,下部为六边形塔柱,上部为一椭圆形塔肚,中间以一素枋分隔。塔柱自基座外皮每边收13厘米,使基座露出一六边形台面。塔柱实心,高28.9厘米,径68厘米,六面,每边长34厘米。其中A面刻建塔题记,竖刻,共九行,每行字数不等,阴刻正书,字径约3厘米,共75字,自左向右直书:“当院徒弟比邱师称,施长财,建塔一座,祈福追怛先考汝南应六承事、先妣君吴氏,同生净界,求脱轮回、四恩普报,三有齐资,一切冤亲咸成佛道。时太岁丙子嘉定九年四月十五日谨题,石匠叶成。”其余五面雕刻金刚力士各一樽,力士身穿盔甲,肩垂飘带,手持各种兵器,个个浓眉大眼,勇猛的气概流露于眉宇之间。塔肚雕刻亦略有变化,覆莲施于塔肚下部。外壁雕佛和供养人各二,二供养人为女性,头扎高髻,旁插金钗,身穿长裙,各捧一盘圣果,体态均匀,正身侍立,头部上方各飘一朵祥云。二佛身着袈裟,其中一佛左手执一鹿尾,右手扶膝;另一佛一手捧禅杖,若有所思,两佛盘腿而坐,下以流云烘托。
塔顶:系四塔中顶部保存完整的一座石塔。阑额搁在塔肚之上,素面,高7厘米,上施方形栌斗,而其他三座塔的栌斗为圆形。除转角外,每面补间铺作斗拱一朵,阑额与椽子下皮仅21厘米空间,因受塔檐空间的局限,转角、补间均以一跳华拱承托,为单杪四铺作偷心造。屋面为六边形攒尖顶,在接近顶部处之瓦垄尾部六面雕刻卷云纹饰,上雕刻高10厘米的二层莲瓣覆钵刹顶,其上再雕宝珠、仰莲及相轮五道,再上以宝盖结束,结构简洁明快。宝珠高15厘米,径34.5厘米;仰莲高13厘米,最大径3.6厘米。相轮素面,呈饼状。第五道相轮为二块拼合而成,厚15厘米,其他相轮除第二道厚8.5厘米外,其余厚度均为8厘米。相轮间以圆形塔刹木贯穿,高低不一,大小略有不同。一、二道相轮间塔刹木高16.5厘米,径13.7厘米;二、三道相轮间塔刹木高10厘米,径13.4厘米;三、四道相轮间塔刹木高10厘米、径11.8厘米;四、五道相轮间塔刹木高7厘米、径11.2厘米。第五道相轮之上为宝盖,宝盖呈覆盘式,素面,最大径为51厘米,高15厘米。
3号塔通高420厘米,而塔顶高210厘米,占总高度的50%,因而使塔刹有高耸入云之感。
文物价值
灵鹫寺石塔处于中国塔文化发展转折中的重要时期,代表着中国的塔在演变发展中的独特艺术,对研究宋代佛教文化、佛塔形制以及雕刻风格,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12月12日,灵鹫寺石塔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灵鹫寺石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灵鹫寺石塔位于浙江省城西万象山西南麓。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灵鹫寺石塔,路程约4.7千米,用时约14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