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商业建筑

共 1717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北京丽正门(今正阳门)外建有多座廊房,廊房间的胡同由北向南依次称为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廊坊四条
明弘治元年(1488年),为防盗贼,廊房四条巷口设立了木质栅栏,因这里的栅栏由商贾出资,比其他胡同的都要大,因此该地区被人们称为“大栅栏”
清初,满人入关以后,北京内城不允许汉人居住,大量汉族富商被迫迁居包括大栅栏地区在内的北京外城,使得大栅栏商业气息浓厚
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廊房四条正式更名为大栅栏街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商人孟雒川在大栅栏街建成瑞蚨祥绸缎店,后因战争被焚毁
清末,商铺谦祥益、祥义号分别在珠宝市街、大栅栏街建成。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在廊房头条建成“京师劝工陈列所”,展览官办民族工商业的产品。该建筑后来被焚毁,为劝业场的前身
劝业场(新新宾馆时期)
清宣统二年(1910年),瑞蚨祥在大栅栏街建成
民国七年(1918年),劝业场在廊坊头条原“京师劝工陈列所”旧址上重建
1975年,劝业场改建为新新服装店后改建为北京新新宾馆
2006年,劝业场启动修复工程
2008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同意谦祥益抢险修缮工程立项
2017年1月,劝业场修复完成对外开放,内改为北京坊商场
2019年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同意对谦祥益进行修复

建筑格局

大栅栏商业建筑指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地区的老字号商铺所使用的建筑,大多沿大栅栏街、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珠宝市街等排列。主要包括瑞蚨祥、谦祥益、祥义号门面、劝业场四处文物遗存。大栅栏商业建筑多为地上二层,采用木结构或砖结构为主体;部分建筑为地上三层,配有地下室,采用混凝土结构。
大栅栏商业建筑多采用西洋式风格建设,配有西式立柱、铁皮顶罩等装饰;部分建筑设有阳台。建筑外立面也会雕刻花鸟等中式传统图案。建筑物内部装饰大多较为豪华

主要建筑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读音由来

大栅栏商业建筑的“大栅栏”三字,不念作“dà zhà lan”(大炸栏),而是“dà shì lan'r”(大什栏儿)或“da sha Ian er”(大沙栏儿)。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般的说法是北京人说话吞音,就把“栅”字发成了shi的声音,或解释为“栅栏”可读为shanlan(杉栏),所以da shalan er(大沙栏儿)这种读音实际上是da shan lan(大杉栏)之俗读。但是北京有双栅栏、三道栅栏等胡同,西单北大街东的“大栅栏”,在北京话里,这些读音都是(zhà lan),而无变异。
另一种说法是“大栅栏”的读音来自于满语,《光绪顺天府志》中称“沙剌即沙拉,国语谓珊瑚也”。“大栅栏”胡同名是汉语的“大”与满语的“沙剌”和“儿化音”的结合,其意为“大珠宝市”,不是指胡同口用为防卫的大栅栏

文物保护

1995年10月20日,劝业场旧址、谦祥益旧址门面、瑞蚨祥旧址门面、祥义号绸布店旧址门面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大栅栏商业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4月3日,包括大栅栏商业建筑在内的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大栅栏商业建筑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大街西侧,大栅栏街道辖区内。东临前门大街,与鲜鱼口相对;北至前门西大街,临近正阳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建筑;西至南新华街,近菜市口、牛街、及北京湖广会馆等会馆建筑群;南至珠市口西大街,邻近天坛、天桥等景观

交通信息

乘坐北京地铁2号线、北京地铁8号线,在前门站下车,由I口出,沿前门大街向南步行约300米,即可到达大栅栏街东巷口。
乘坐北京地铁7号线、北京地铁8号线,在珠市口站下车,由A口出,沿前门大街向北步行约600米,即可到达大栅栏街东巷口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