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溪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10:06

地名由来:史称漏旗屯,民国初在境内设团制,漏旗改名漏溪。1942年江口“黔东事变”失败,百姓愤怒,因取“漏"的谐音,改名为怒溪。

2021年4月,怒溪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怒溪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怒溪土家族苗族乡位于江口县东北部,梵净山东南麓,东连桃映乡,南邻坝盘乡,西接太平乡,北与松桃县寨英镇接壤,距县城约37公里,铜仁市45公里,大兴机场58公里,桃映新寨火车站15公里,黑湾河风景区23公里。全乡总国土面积138.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2.05万人,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民族。 

-支柱产业

分利用荒山资源,实施植树造林,植杉树800亩,马尾松400亩,封山育林1万亩,畜牧业逐步形成支柱产业,建有三元杂交仔猪基地1个,有良种母猪123头,当年产仔144头,山羊养殖基地1个,有山羊300只。怒溪古称“漏旗”、“漏溪”,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民风民俗独特,有怒溪古镇建筑群,百年悠悠凤雨桥、凯里沟大峡谷,黄岩仙人桥,沈家洞溶洞群等;怒溪风光旖旎,人民勤劳,民族风情浓厚,还保存着上百个传统古老的造纸作坊以及人类戏剧活化石一傩戏。

-经济发展

2003年国内主产总值达2000多万元,农业总产值1700多万元,工业总产值200万元,粮食总产量7830多吨,地方财政收入100多万元,全乡信用存在余额达800万元之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近1000元,同时,还实施了小城镇开发、街道硬化、移民搬迁、公路建设等项目。我们相信随着江(口)松(桃)油路、怒(溪)太(平)公路开工建设和2005年渝怀铁路的通车,怒溪的经济发展和旅游等资源将迎来开发的春天。历史沿革:

元、明、清属提溪长官司。

民国二年(1913年),漏旗屯设保,属太平北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太平北区改名第七区,在漏溪场设漏溪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漏溪镇改漏溪联保,下设5个保,属太平五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撤区,怒溪设为乡。

1950年3月,江口县成立后,仍为怒溪乡,属桃映五区。

1958年10月,怒溪乡改为东方红公社;同年12月,江口县并入铜仁县,撤销东方红公社,设立怒溪管理区,属铜仁县。

1960年,撤销管理区,复设乡。

1961年8月,恢复江口县,怒溪乡改公社,同时设大坪公社,属桃映区。

1983年1月,大坪公社改名地楼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乡。

1987年4月,怒溪乡改怒溪土家族乡。

1991年8月,撤区并乡,地楼、怒溪2乡合并为怒溪土家族苗族乡。

2012年,撤销江口县怒溪土家族苗族乡,设置怒溪镇。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