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被罚80.26亿元,滴滴事件没有赢家

亿欧网

共 4099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2-07-27 12:54

滴滴事件,不仅对滴滴一家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对整个网约车行业及所有的网约车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及警示的案例。


全文4075字,阅读约需8分钟


文|吴文武

来源|NBS新品略

ID:nbscaijing

题图|unsplash


滴滴事件调查处罚决定正式公布: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国家网信办官网公告了就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答记者问,包括案件背景、调查经过、违法主体认定、处罚主要依据等信息。


很快滴滴被罚事件上演了热搜霸屏,其中公众除了普遍关注对滴滴的处罚金额达到80.26亿元外,其中最引发关注和热议的是滴滴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简直令人惊愕!


经查明,滴滴公司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一是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二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三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四是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五是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六是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七是在乘客使用顺风车服务时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八是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


滴滴被罚事件,再次让人们将眼光聚焦到这家网约车巨头身上:滴滴,何以至此?滴滴事件有多大影响?



滴滴,强势崛起的“屠龙少年”


时间回到2012年,当时中国互联网行业掀起一阵创业热潮,其中就包括交通出行行业。


2012年冬天的一天,一个叫程维的年轻人被冻得瑟瑟发抖,在路边拦出租车,很久都叫不到车,于是程维萌生了要解决人们打车难的痛点,开发一个打车软件的想法。


2012年9月,滴滴打车软件上线,刚开始的滴滴很难,瞄准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滴滴作为“新物种”一开始遭到北京出租车公司及司机的拒绝,只能提供补贴,但成效甚微。


那年冬天的一场大雪改变了滴滴,许多用户在暴风雪中因为打不到车下载了滴滴软件,一天订单量突破了1000个,滴滴重新看到了希望。


滴滴的市场策略简单粗暴但很有效果,就是烧钱补贴,当时有很多打车软件,但滴滴在2013年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战胜了30多家平台。


滴滴的迅猛势头很快被投资机构所看好,程维也知道必须要靠烧钱给补贴才能打开市场,就需要不断融资,滴滴成立的当年就获得了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A轮融资。


滴滴从成立到上市前一共公开披露完成了22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123.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0.28亿元),投资机构包括腾讯、经纬中国、中信产业基金、淡马锡、中国平安、阿里、中投公司、Apple、富士康、丰田、软银等。


2013年10月,滴滴打车占领市场份额为59.4%,2014年滴滴与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快的打车展开了“补贴大战”,短短半年,滴滴烧掉了14亿美金,快的烧掉了10亿美金。


2015年2月14日,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宣布战略合并,合并后的滴滴几乎垄断了国内的网约车市场。


紧接着,滴滴在2016年打败了来自美国网约车软件Uber,并购了Uber中国业务,自此滴滴打车占据了国内网约车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滴滴业务覆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等,滴滴发展成为了一家网约车垄断龙头企业。



“屠龙少年”终变成“恶龙”


短短几年时间,滴滴就发展成为网约车巨头,在全球科技行业中都实属罕见。


但摆在这家网约车巨头面前一直面临一个难题,就是不盈利!2018年,程维在内部信中坦然承认:滴滴成立6年,从未盈利。滴滴一路狂奔,在过程中也备受争议,特别是疯狂的烧钱模式,一直备受外界质疑。


滴滴连续亏损到第7年,2020年5月7日,滴滴总裁柳青在接受美国财经媒体CNBC的采访时透露:“我可以和你们分享的是,滴滴的核心业务已经盈利或者说有些薄利了。”


但与此同时,滴滴一直丑闻不断,仅仅在2018年滴滴顺风车业务在短短三月之内就发生了恶性案件,“空姐夜乘滴滴顺风车被害”事件和“乐清女孩搭顺风车”事件,因为丑闻事件滴滴顺风车业务停业整顿,直到450天后才恢复上线。


后来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关于滴滴的负面消息一直不断,滴滴甚至被贴上了“人血馒头”标签,顺风车广告违规,抽成比例高达35%、让司机沦为廉价劳动力,大数据杀熟,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等。


7月8日,央行营业管理部网站公布信息显示,滴滴旗下的滴滴支付存在12项业务违规问题,被央行警告,被处罚427万元。


滴滴给外界的形象是,显然已经从“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


2021年6月11日,滴滴出行低调提交IPO招股书,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2018年-2020年,滴滴的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净利润为55亿元。


很快在6月30日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没有上市敲钟仪式,也没有发布新闻通稿,但还是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滴滴上市并没有迎来高光时刻,反而成为滴滴的大转折。


几天后的2021年7月4日晚,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滴滴上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引发了关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大讨论。2021年12月3日,滴滴宣布启动纽交所退市工作,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2022年6月11日,滴滴正式从纽交所退市,总市值停留在111.16亿美元。


直至7月21日,国家网信办正式公布对滴滴事件的处罚结果: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滴滴事件没有赢家


国家网信办发布对滴滴的处罚公告后,“滴滴被处罚80.26亿元”、“滴滴回应被行政处罚”、“滴滴过度收集1.07亿条乘客人脸识别信息”等话题上了微博热搜。


不过在NBS新品略看来,滴滴事件影响面广,有许多值得深思及反思之处,更重要的是没有赢家。


滴滴从2012年成立,从一个不知名的打车软件,通过烧钱补贴占领市场,击败竞争对手,最终成为行业垄断巨头,不可否认,仅从商业效应角度来讲,滴滴改变了出行行业,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有诸多值得肯定的成绩和价值。


但与此同时,随着滴滴成长为行业巨头,无论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所谓的研发目的,利用自己的垄断市场地位及前沿的科技手段,进行大数据杀熟、违规收集采集用户信息等行为违反了合规合法。


滴滴作为网约车出行巨头,掌握着巨量的大数据,其赴美上市,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讲已经牵扯到了数据安全问题,此处NBS新品略不做过多阐述,相信读者朋友们也深明其中之意。


从2021年7月,滴滴被国家网信办调查开始,滴滴APP下架,业务萎缩,受到严重影响,市场数据显示,滴滴被从被调查至今,已经失去了20%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今年1月,滴滴日均单量均在2000万单,比上市招股书披露的2500万单低了1/5,从原先一个季度可以净挣十多亿元到再度亏损。


滴滴在美上市后,市值最高时达到851亿美元,股价持续下跌,不到一年时间,市值蒸发了762亿美元(约4800亿元人民币)。


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将裁员20%,涉及几乎全线业务,只有少数独立部门不受影响,滴滴被调查期间,业务受到了很大影响。


如今滴滴被罚,国家网信办对其依法作出处罚决定,滴滴最终还是要自己吞下苦果,也对程维和柳青两位高管做出了相应处罚。


滴滴事件背后的个别投资机构也很受伤,其中最大的两位输家应该是软银和Uber。


资料显示,软银是滴滴第一大股东,持股20%左右,按照滴滴退市时的市值来看与当初IPO相比,按20%股份计算,孙正义的投资仅剩14亿美元,亏损高达106亿美元。


Uber是滴滴的第二大股东,持股12.8%,这是当初滴滴收购Uber中国业务换来的股份,持股市值仅剩下11亿美元。


所以,整体来看:滴滴事件没有赢家。



写在最后


滴滴处罚通告已公布,滴滴官方很快回应称,我们诚恳接受,坚决服从,严格按照处罚决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全面深入自查,积极配合监管,认真完成整改。


滴滴要为自己的违法违规行为付出巨大代价,只有彻底改过自新,才能重新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信任。


尽管滴滴被调查期间,国内网约车市场硝烟再起,滴答打车、美团打车、T3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还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网约车平台崛起,抢占了滴滴的市场份额,但滴滴依然占据网约车市场70%的市场份额,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影响力。


但目前国内的网约车市场,依然存在竞争无序、随意调价、抽成比例高、用户数据信息安全等各种乱象和问题,不过针对网约车市场的合规治理及监管规范越来越严格,会不断深入,不断细化。


滴滴事件,不仅对滴滴一家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对整个网约车行业及所有的网约车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及警示的案例。


本文由NBS新品略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