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街道桑响泉村
桑响泉村位于莱城东北20公里处,北临王响泉,南靠刘响泉,西连老莱麻路,东面靠山。247口人,耕地172亩。
桑响泉村,1958年属辛庄乡;同年10月辛庄乡改为人民公社,属辛庄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属辛庄办事处;1985年属辛庄镇至今。
此村距辛庄镇政府驻地9公里,潜居山中,不为人注意,非走近村庄很难发现有村子存在,人们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解放前村里只有五六十口人,人们开荒种粮,种棉织布,自给自足。今仍有木织布机一架在桑士恒老人家里。
桑响泉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里组织的支前小分队随从部队转战南北。在著名的莱芜战役中,支前小分队负责送草、送粮、送弹药,单架队冒着枪林弹雨把前线的伤员护送到村里治疗。后方“红嫂”吕玉莲在当时没有粮食的情况下,顾不上自己仅1岁多的孩子,把乳汁献给了生命垂危的重伤员,“红嫂”们以博大的胸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篇章。更有许多有志青年随军作战,战死疆场。
桑响泉地处偏远,解放前因交通不便,生活贫穷,文化落后。直到1953年才成立了村夜校识字班。1956年建立初级小学,1973年建立五二制小学——桑响泉小学,1992年与王响泉小学合并,现学生学习全部到徐店联小就读。本村第一个专科生是村民桑文举之女桑燕。现在有32名学生在各级中学就读。
桑响泉村重视山区开发,发展经济。村民开山劈石,架桥修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变了原来那种“秃山秃岭石头多,兔子藏身难找窝”的状况。自1950年起协助寄母山林场造林10000余亩。修筑了麻峪水库、南峪堤坝,总蓄水量20多万方。
改革开放以来,桑响泉村依靠山区荒山面积广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山、 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大胆实行承包制,发展了高效经济的林果业。现在又新建200平方米的养鸡大棚3个,建猪圈32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里安装了电灯,接通了电话,支部书记桑文太第一个买上了汽车,雇人跑运输。现村里共计有三轮车8辆,抽水机12部,彩电、摩托车已进入平常百姓家。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展宏图,桑响泉人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富裕,走向文明。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桑响泉村附近有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省级森林公园、汶源风光区、山东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岭村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大蒜、莱芜花椒、炒木樨肉、双烤肉等特产,有莱芜梆子、花鼓锣子、鼓子秧歌、济南羽毛画、章丘芯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