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也要管需求吗?

共 1368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2-07-17 10:5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因为职业和岗位的关系,产品经理和技术开发之间似乎是天生的冤家。我们经常听说产品经理和开发之间的“恩怨情仇”,心情手机壳、刀砍产品经理等这些流传的梗更给了这层微妙关系一些代入感。


虽然在现实中产品经理并不会提那么不靠谱的需求,技术开发也不会对产品经理恨之入骨,但工作的交集还是把双方限定在“角斗场”内,任凭他们来回撕扯。而这其中拉扯的焦点就是产品需求。


“内涵”需求


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

宾馆老板发现最近大学生顾客越来越多,敏锐地发现了新的商机。



他深刻地“洞察”了用户的需求。



最后成功地倒闭了。



你看到的现象可能是真实的,但总结出来的需求却可能会说谎。如果你的产品经理是这样的“敏锐”,还是非常有必要辨别需求的真伪。


需求来生

段子只是个笑话,相比现实过于夸张。但现实可能会更加复杂。


在程序员眼中,产品经理会更倾向于逻辑不强、天马行空的类型。但随着产品经理岗位专业度的提升,以及双方长时间磨合,产品经理提出的需求并非像以前那样一眼就看出是否靠谱。


那作为思维缜密的研发人员,怎么才能判断产品需求是否靠谱呢?


产品需求的产生过程已经足够成熟。需求工程中的业务调研、业务分析、业务架构、需求建模等都是需求产生的专业方法。越是庞大、复杂的需求越需要这些过程方法和标准产出物。


研发人员判断需求是否靠谱,第一步就是判断需求有没有这些过程。


需求验证

再专业的学科和方法在实际场景中都会产生偏差。即便经过专业的需求分析全过程,产品需求也不一定就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判断需求是否靠谱,第二步是做需求验证。


需求验证就是将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放到实际场景中,看看原来的问题是否能被很好的解决。这其中包括需求原型验证、产品MVP和快速迭代。


多数研发人员的逻辑思维强于感性思维。在需求验证环节,需要研发人员跳出逻辑思维的限制,多考虑、模拟、体验需求在用户的真实场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去伪存真。


技术先进性误区


除了常规的需求甄别方式,还有一种新技术驱动的伪需求。


2013年,手机QQ团队推出了4.0版本。团队经过彻夜奋战,终于在5月份上线了4.0版本。但是上线后在 AppStore 新版本 3 万多条用户评论中,有 90% 的用户给出了一星。这可以说是当时手机 QQ 团队遭遇的最大一次用户危机。


原来在新版本中,由于去掉了QQ在线状态的区分显示,曾经习惯在 PC 端 QQ 上看到在线状态的用户表示极度不习惯。于是就有了90%差评的一幕。


之所以去掉在线状态的区分,是因为在新的技术加持下,移动互联网的特征之一就是「Always Online」。即使一个用户此时此刻没有使用手机 QQ,但他依然能够通过系统提醒方便地收取消息。因此,手机QQ就不再需要是否在线这样的状态显示。


技术成熟,理念正确,符合场景,顺应趋势,为什么用户还是不接受呢?原来在QQ这样庞大用户群体的产品场景下,团队忽视了「用户习惯」的强大惯性以及旧有体验庞大的用户基础。


这样的案例并非罕见。早在2000年,微软研发Windows me 时也陷入了同样的误区。可以参考《一款优秀的产品是如何诞生的》这篇文章。


原以为引入新技术、解决更多的问题是好事,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研发技术人员尤其要注意避免这种误区。用户需求的管理需要慎之又慎。


关注我们,辨别需求

浏览 3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