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垄墓群

共 1407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22

历史沿革

1966年7月,在开挖郑家河水库干渠时发现了苏家垄墓群。
2014年开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苏家垄墓群及其附近区域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最终确认这是一处包括墓地、居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
2016年~2017年,京山苏家垄墓地发掘一批春秋早、中期的曾国墓葬,其中曾伯漆墓出土“金道锡行”等铭文确认了曾国铜料来源问题,并且在墓地南侧发现了春秋时期冶铜遗址。
苏家垄墓群南区全景
2017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命名该遗址为苏家垄遗址。

遗址特点

综述
苏家垄墓群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坪坝镇苏家垄村四、五组,地处大洪山余脉,坐落于漳水两条支流交汇的三角地带的丘陵岗地上。苏家垄墓群发现了大规模与墓地同期的遗址及冶铜遗存,具体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中期之际。苏家垄墓群已清理墓葬106座、车马坑2座。较大墓葬沿岗地脊顶排列,小墓则在两侧分。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渐晚的趋势,墓葬之间不见打破关系,反映了较为严谨的墓地布局。墓葬保存完好,几乎没有被盗。出土青铜礼器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大型墓M79、M88为“”及夫人墓。
M85
M85位于苏家垄墓群的西南部。开口于耕土层下,直接打破生土。平面呈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向,头向145°。墓口东西长360厘米、南北宽258厘米,墓口距地表深30~40厘米、距墓底深185~210厘米。墓壁较为陡直,表面较粗糙,坑底平坦,未见加工痕迹。墓底东西长360厘米、南北宽240厘米。墓坑内填较松软的红、褐、黄、黑混合五花土,填土内未发现任何遗迹或遗物。葬具置于墓坑底中部,已朽,据痕迹判定为一椁一棺。椁东西长200厘米、南北宽120厘米;棺东西长172厘米、南北宽52厘米、残高34厘米。垫木痕迹长162厘米、宽10厘米。人骨腐朽严重,未见人骨痕迹。随葬的青铜器和陶器置于棺椁之间,玉器则出土于棺内。

文物遗存

综述
苏家垄墓群出土有铭青铜器多达50余件,其中多篇铭文涉及重要史料。有鼎、鬲、甗、簋、簠、壶、盘、匜。鼎包括升鼎、附耳鼎,分别与簋、簠搭配。鬲、簋、壶等多件铜器有铭文“曾伯桼”。“曾伯桼”壶铭文有“克逖淮夷”等重要内容。

研究价值

苏家垄墓群发现了与墓地同期的大型曾国遗址和首次发现同期的大规模曾国冶铜遗存,以及墓地出土的大批带铭重要青铜礼器是研究周王朝经营南方和管理矿产资源的重要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苏家垄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苏家垄墓群位于湖北省京山市苏家垄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苏家垄墓群,路程约2.1千米,用时约4分钟。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