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

联合创作 · 2023-07-24 23:38

地名由来: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始设卢氏县,相传取秦代博士卢敖的姓氏为县名。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因卢敖得仙,始置卢氏县;另说以山为名,据《太平寰宇记》:卢氏山(石城山)宜五谷,可避水灾,因山以名县。

2023年7月,卢氏县获评为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

2023年6月,2023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卢氏县榜上有名。

2023年3月,卢氏县被确定为2023届河南省文明城市(拟表彰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2022年12月,2022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卢氏县上榜。

2022年11月,卢氏县被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2022年11月,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名单发布,卢氏县入围。

2022年1月,卢氏县入选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区)。

2021年12月,卢氏县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0月,卢氏县上榜2021中国康养百佳县市第35名。

+查看更多卢氏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卢氏县,为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县。北邻灵宝,东连洛宁、栾川,南接西峡,西南与陕西省的洛南、丹凤、商南三县接壤,县城距三门峡市区135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卢氏县常住人口317132人。截至2021年10月,卢氏县下辖9个镇、10个乡。共232个行政村,39个居委会,2496个村民小组、3836个自然村。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

卢氏县,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建县。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获得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香菇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文旅融合发展优秀县”、“省级森林城市”等称号。2020年2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卢氏县退出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2020年7月,卢氏县被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为“省级生态县”;2021年3月,卢氏县被确定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初步核算,2021年,卢氏县地区生产总值1296295万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12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235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4081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1.9:28.7:49.4。

2021年,卢氏县公安户籍人口37.9万,城镇常住人口14.14万人,农村常住人口17.61万人,人口出生率7.59%,死亡率6.86%,人口自然增长率负0.73%,城镇化率44.55%,比2019年提高2.75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卢氏县常住人口317132人。

卢氏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聚集地,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黎族、藏族、土家族等。

历史沿革:

夏商属莘川地。

周属虢地。

后属晋。

再属韩。

秦属三川郡。

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属河南郡。

元鼎四年(前113)始置卢氏县,属弘农郡。

东汉因之。

三国属魏。

西晋属上洛郡。

隋属虢州。

唐、五代、宋、金因之。

元属南阳府嵩州。

明洪武年间归陕州,属河南府。

清属陕州。

1913年属豫西道。

1914年改称河洛道。

1927年属省。

1932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属陕州专区,10月属洛阳专区。

1986年属三门峡市。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