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员工突然离职了?
共 12703字,需浏览 26分钟
·
2023-11-13 10:06
茅庐学堂编辑整理了一份《激活组织与保留人才》PPT。关注茅庐学堂公众号▼,后台回复“人才保留”,即可获得免费领取方式~
本文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本文作者:聂敏
员工留不住,是让管理者非常头疼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勤恳工作、不闹情绪,遇事主动加班的好员工。你以为他最不可能离职,没想到他突然提出离职。
你既震惊又发愁,想着赶紧先稳住他,一边安抚一边好言相劝:再等等吧,现在外面环境不好,找工作不容易;只要你留下来,我肯定年底给你加年终奖;公司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你可不能在这个时候就走了啊......
然而,不管你苦口婆心还是软磨硬泡,对方就是不为所动,铁了心要走。
你心里苦闷不已:究竟是什么原因,好员工都离职了?
因为你不了解员工需求啊,你以为他努力工作,就是满足了他的需求吗?你关心过员工真正想要什么吗?
正如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人总在拥有的时候不珍惜,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等到员工突然提离职的时候,你慌了,追问为什么?我哪做错了?这都为时晚矣。
好员工为什么会突然离职?
为什么好员工的离职,总是出人意料?
因为这类人往往责任心重、自驱力强,做事靠谱也不爱抱怨,只要他们在岗位上一天,他们就会把工作做好。
但这不代表他们内心不痛苦,不代表公司满足了他的需求,那些埋藏在“懂事”外表下的情绪和想法,得不到体谅和化解,一但击溃防线,往往覆水难收。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好员工的离职都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那么,让好员工离职头也不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马云曾说过,员工不干了,往往就两件事情:第一、心受委屈;第二、钱没有给到位。
但真实原因往往可能更多:
1.价值观不合拍
员工与公司价值观是否匹配,决定了彼此合作到底能走多远。
有些HR为了完成业绩指标,或者岗位应急,招人时并不会坦诚沟通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
比如,有些公司明明强调价值观公平公正,实际上任人唯亲,谁更讨老板欢心,谁得到的权利和资源就更多;
再比如,有的公司说着重视坦诚沟通,开放包容,实际上管理混乱,甩锅文化盛行,干得好不如说得好;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除了价值观是否正向以外,还要考虑匹不匹配的问题。比如,让小白兔在狼群中是不可能生存的,而把一只狼放在一群狗中间,也不可能适应环境。
所以,底层价值观的不合,往往是压垮好员工的第一根稻草。
2.员工心累了
当今职场中,你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叫“心累”。为什么会心累?
很多时候,员工说出这句话,不是吐槽本职工作的任务量有多累,反而是内部效率、沟通协调上内耗严重,让人心累。
这种心累来自于哪里呢?
比如内部决策混乱、朝令夕改、公司前景不明朗;无效会议太多,领导管理风格喜怒无常,适应不了领导者管理风格;各种形式主义、耗时费力;内部部门墙太厚,上下级沟通渠道不顺畅;没有晋升和发展空间、成长性太慢等等。
当一个人说心累的时候,他通常不是因为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而是过往所有的“情绪的积压”,在一个时间节点,被某个因素触发,突然爆发了。
而这些“情绪的积压”,是来自于日常的方方面面。这意味着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出现了很大问题,而员工在多次反馈无效后,这就会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直到员工觉得,不值得再待下去,纯属浪费生命,他就会义无反顾的离开。
3.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一个人的离职,通常是想找一个薪水更高、职位更好的平台。
但在员工提出离职前,你是否真的感应过员工的诉求呢?是否主动意识过给员工涨薪、升职呢?
首先,是工作方面。比如,干得越多活越多,能力越强越受累。
好员工效率高成果好,一些管理者就不断给好员工加码,日常事务、临时工作、突发情况……甚至,把本来不属于工作范围内的事,也安排了过来。
很多员工之所以“好”,不仅工作能力强,还因为他们办事靠谱、让人放心,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但人毕竟不是机器,要合理安排工作,不能可着一个人造。杀鸡取卵,最终毁掉的一定是整个团队。
其次,是激励方面。干多干少都一样,加量不加价。
每天正常上下班拿的钱,跟每天干到半夜拿的钱,是一样的。谁能一直这么加班?
如果管理者只给任务、不给回报、激励。时间久了,好员工能不心累吗?
今天的环境变化又很快,外部也存在着很多机会,如果他真的很优秀,公司没有及时采取激励,那么他的最优选择大概率就是辞职。
当然,如果别家能给的薪水和成长空间更大,这种情况下,员工离开也很正常。但如果你提出升职加薪后,员工还是执意离开,这说明员工内心对企业是失望的。
4.劣币驱逐良币
很多时候,优秀员工的离职,往往跟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但跟直属管理者有很大关系。
还记得之前,引发全网关注的清明节加班事件吗?
名为“中国电科员工遭遇清明节强制加班后怒怼领导”的聊天记录曝光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随着怒怼领导的员工开始抗议,在微信群中表达对加班的不满,引发了部门同事的集体共鸣,纷纷表示要辞职。
而这件事情的核心根源,在于管理者德不配位,技术专业、团队管理干啥啥不行,溜须拍马第一名;平日里媚上欺下,可劲儿压榨老实人;往往甩锅还很有一套,功劳他抢、委屈你背。
只动嘴皮子的人,过的是意气风发,干苦活累活的人是心乱如麻。
最终的结果就是:引发众怒,集体暴走。
而企业最应该警惕的就是这种人,他们就会成为企业的蛀虫,不仅蚕食利益,还有人心。一旦他们成为上位者,说明企业文化开始出现问题,不及早根治,你的企业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好员工离职的本质是什么?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几种情况,本质上,还是企业忽视了这3个核心问题:
1.不懂人才盘点,没有摸清楚手里的牌;
2.企业管理者,是否兼顾了利益和情义?
3.成熟的企业,才能匹配上好员工。
俗话说,“金钱,总是流向安全的地方;人才,总是流向更被重视的地方。”
防止好员工离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他们开口,等到他们真开口提离职了,往往是覆水难收了。
如何防止好员工离职?
1.人才盘点,摸清手里的牌
用人才盘点,画出人才地图、人才画像就非常关键。
没有伯乐,哪有千里马?如果不懂人才盘点,明明是千里马,你也识别不出来,最后让千里马在眼皮子底下悄悄溜走。
千里马和伯乐,本就是一体两面,是基于同一套人才画像,建立的基础共识。要想组织人才辈出,我们首先要有这套清晰的人才画像。
当然,知人还要善用。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最大化的撬动人才杠杆,发挥人才价值。
任正非也说过,“物质激励不是最主要的,第一点应该是他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岗位,当他热爱时,就会踏实工作。如果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机会相结合了,他就会无怨无悔。”
人才得到重视和善用,才能最大化激活组织活力。
很多时候,优秀员工为什么会留不下来,往往是组织文化出了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团队中,A员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还总能尽心尽力完成好交代的任务,但却不太会来事儿,跟领导关系一般。
而另一位B员工更擅长为人处世,有眼力见儿,还总能和领导打成一片。但实际工作上,偷奸耍滑、浑水摸鱼。
结果到年终考评时,领导对B员工大加赞赏,还给予超额奖励。能不让团队成员寒心吗?
所以,人才盘点,不单单是盘人,还有对组织文化的盘点。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摸清手里的牌,对企业组织健康问诊;另一方面,基于未来战略调整,做好相应的人才储备。
2.既谈利,也谈义
管理最难做的点,就在于它既有合作也有博弈。如何平衡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和情义?这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感到头疼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美国的奈飞,它与脸书、亚马逊、谷歌并称“美股四剑客”,市值超万亿人民币。
它有一条著名的文化准则,叫作“我们只招成年人”。
什么叫成年人?自我驱动、理性高效。要人哄、拖、要人推动的,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职场成年人。
因为在奈飞看来,管理的重点也不是让每个人都感觉很温暖,而是带领所有人一起取得胜利。毕竟,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所以,在奈飞,效益至上。他们成功的秘笈,就是支付市场最高薪酬,以高人才密度驱动企业高速增长。
而在中国有着一家完全相反的案例。它就是胖东来,胖东来的经营理念就是: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
胖东来认为:拼命对员工好,员工才会拼命对顾客好。
所以,在胖东来的几乎所有门店,每周二都会闭店,过年期间甚至还会从除夕放假到初四。并且,胖东来还有同行很难学的一个点:分钱。有资料显示,胖东来90%-95%的利润,都是分享给了员工。
所以,胖东来一直以来的离职率极低,还火成了全网都羡慕的“神仙公司”。
奈飞和胖东来,都是各自行业里的巨头。换句话说,无论你是结果驱动、利益驱动的公司,还是关系驱动、情义驱动的公司,都有可能成功。
关键是匹配各自的行业特质和商业模式。但,也都有可能出问题:
比如,在利益驱动的公司里,一旦公司效益不好,“牺牲情绪换高收入”的策略就会失效。这时候,员工还会继续跟着你吗?显然,这个时候,团队的韧性和抗压能力就不够了。
如果换成胖东来,你对员工好,员工这个时候的向心力和忠诚度也会更高,面对困难,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但这种公司,并不一定能发展得很快。因为你要带着所有人跑,总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拉齐步伐,总要迁就。
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究竟什么才是好的管理模式呢?
让你的公司,“既谈利,也谈义”。
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既需要有利益驱动让公司更有竞争力、跑得更快,也需要有情义驱动让公司更有韧性、更有向心力。
这样,公司才能在形势好和坏时,都能好好发展,长久发展。
3.成熟企业,才能匹配上好员工
如果用两个维度来描述一个人才在公司的状态,一个维度是绩效,另一个维度是满意度,按照高低划分可以有四种状态:
每个人的满意度来源不一样,有的人主要看钱和福利待遇,有些人则更看重得到公司和团队的认可,还有人更看重学习成长的机会等等。
绩效好虽然可以拿到更多的钱,但是对于一些高绩效员工来说,光有钱可能是不够的,他还希望可以得到其他方面的激励,比如说跟优秀的团队一起共事,能在工作中快速成长等等。
所以,往往只有成熟的企业,才能匹配上好员工。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想要效仿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因为,这些成熟的企业一定是绩效、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薪资福利、企业文化等要素都满足了,能给员工更充足的发展空间。
员工忠诚度,就是用来衡量企业、企业家是否做得足够好的一把尺子,当企业做得足够好,自然能赢得员工的认同、赞扬和拥护。
所以,好的团队、好的管理,一定是员工和企业双向奔赴的结果。但不好的运行机制会把个人与组织变成了互相博弈的状态,最终陷入“囚徒困境”。
留人5步法
既然我们都知道,优秀人才对企业非常重要,那么如何留住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骨干员工。
留人其实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正确的破题方式并不是从题面直接开始,而是从招聘开始。
具体可以拆解为这5招:
1.留人从招人开始:留不住的人,不招!
什么意思?在招聘环节就要把好关,选择合适的人。我们得先树立这样的观念:招聘不把关,人才留不住。
第一,选人的底层逻辑有三个:愿不愿、能不能、有没有。
① 愿不愿:这个候选人是否认同我们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招聘是一次双向选择,它不是买卖,也不是菜场的还价,薪资等固然重要,但是前提是候选人得拥有相同的使命愿景,或认可公司的使命愿景。
这里会产生几个问题:
a.如何验证候选人是否认同我们的使命愿景?
请他/她用自己的案例说明。如果我们追求同样的使命愿景,那么肯定有过为之而努力的行为,说出这些行为就可以了。如果是转行来的,请参考下面这条。
b.如果是应届大学生或者工作经验很少的人,怎么验证?
你可以描绘公司的使命愿景,看对方的反应。
我们经常说“认真的人自带光芒“,如果对方被打动了,眼睛里面会有光。然后再请对方讲述他/她自己的理解,如何看待这个使命愿景,如何实践?
认真准备过面试的人,不仅眼睛里有光,背后也有光芒,甚至会点燃你。
② 能不能:这是指能力的鉴别和判断。
公司的面试官,在同一个岗位同一个层级上必须形成相同的判断尺度,否则我们对这个岗位的人应该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如何能甄选人才?
同时,题库很重要,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提问、如何判断,否则岂不是漫无目的地询问?
所以,每个公司应该不断建立自己的面试题库,有据可依。面试题库至少应该有专业问题、通识问题、逻辑题这三类。
③ 有没有:用STAR的方式做验证,判断出候选人有没有适合我们公司的能力和意愿。
针对候选人简历、经历上的某个项目或闪光点,质疑的点,希望了解的事项。
一个候选人在一次面试时我们可以多次使用。
Situation:你当时面临的环境是怎么样的?条件如何?情景如何?
Task:你的任务是什么?目标指标是什么?
Action:你的思考和计划是什么?你采取了哪些行动?
Result:取得了什么成果?与竞品相比如何?与同事相比如何?为什么?
要注意:面试的重点是,让候选人展现他/她完整的、结构化的信息,我们切忌有挑战者的心态,造成面试时的针锋相对。
恰恰相反,需要有服务者的心态,让对方更舒服、更真实地展示自己的全部,然后,你就可以做出明智的选择。
从源头把控,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才有可能跟随企业走的更远。
2.培养人才:自己“养”出的人,轻易不会走
许多企业强调用人的忠诚度。事实上,忠诚度是企业培养出来。
为什么很多企业愿意招聘应届大学生?除了用人成本考虑、指标要求,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从头开始培养,内部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往往忠诚度更高。
类似“雏鸟情节”。为什么有些员工能抵住外面的高薪诱惑,跟随公司多年?很大的原因是对公司和老板、业务、甚至是客户,产生了情义!
如何让员工产生情义?公司的真心培养,起到了很大作用。
员工包括管理层,最厌恶被当做工具人,如果他们在老板的眼里只是绩效的工具,会对绩效管理非常抵触,这样的员工是养不熟的。
绩效管理通常有五部曲,很多公司的做法只有五分之三,导致员工产生工具人的厌恶感。
• 设定目标:常用的不赘述。
• 期间辅导:这是养人的重要方式,是辅导员工的核心抓手之一。
• 绩效考评
• 奖惩挂钩
• 提升改进计划:另一重要方式,通过它循环不断地养人。
先说明一点:绩效管理是用来养人的,不是用来修理人的。所以,绩效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期间辅导。
期间辅导怎么做?在考评时刻之前,设定目标之后。如果是一个季度考核一次,则90天内任何时间都可进行期间辅导。
辅导过程中,需要明确告诉下属,绩效目标完成的情况如何。通常可以表明以下6个态度中的2-3种:
• 批评(否定)
• 赞扬(肯定)
• 建设性建议
• 给答案
• 给资源
• 要求分享
员工绩效好,管理者要不吝惜赞美的言辞,对工作出色的人及时给予表扬,不仅增加士气,还能让员工感受到在意和重视。反之,没有做好或者可以改进的地方,管理者要提出批评,再给资源、建议,甚或直接给出答案、解决方案。
在辅导过程中,还可以要求绩效好的员工做出经验分享。好的方法被分享一次,分享者获得成长,被分享的听众也会成长。
这期间,HRBP的工作也是一个闭环。既考察的主管的工作是否到位,也检查了员工的绩效成长。
错误的做法是:管理者不给明确态度,不给具体方法,只是逼迫他出成绩。
3.科学用人:以战养兵,用战斗来发掘人才
好的人越用越强,“以战养兵”就是最好的练兵方法之一。
所谓的“战”,并不一定是市场竞争引起的、或与竞品直接开战。很多的“战”,是自己公司发动的、以市场拿业绩结果为唯一目的的、运动式的、群众式的商业活动。
比如销售端的月度战、季度战、打竞赛,以各种名义发起的销售项目。
比如双十一、618,比如应季的促销活动等。双十一和618就是生造出来的“战”。
• 在战斗中,发现人才,任用人才,提拔人才,重用人才。
• 在战斗中,培养不合格的人,让他向先进分子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
• 在战斗中,不断设定、策划战术,调整战略、适应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进而使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得到提升。
• 在战斗后,及时复盘,找到根因,分析做得不好的地方,设计改进方案,进行沙盘推演。
• 在战斗后,及时复盘做得好的地方,萃取提炼成先进的方法论、技战术方案,培训全体的指战员。
“人才”是要“用”起来的。真正的人才不会甘心于被埋没,如果节奏松散、日复一日地做重复的简单劳动,人才不动心思才怪。
“人才”是要有机会发掘的。在战斗中,不仅可以加强团队凝聚力,还能够发现真正的人才,有利于及时提拔和培育真正的优秀人才。
4.提拔人:正确的晋升流程,避免人才流失
及时给优秀人才加薪很重要,晋升也很重要。
但真实职场中,很多管理者没有安全感,总担心招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有一天会被取代。
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动机,甚至为了享受自己永远正确的地位,刻意选用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既听话,也更容易掌控。
这就会产生公司最大的内耗:套娃现象。
什么是套娃现象?
奥格尔维·马瑟公司的总裁奥格尔维,在有次开董事会的时候,给每个与会者送了一套玩具:俄罗斯套娃。
一个大的空心木娃娃,打开后,里面还套着一个小的空心木娃娃,再打开,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一层层套下去,通常能有5-7个。
董事会成员们打开套娃到最后一层,发现里面有一张字条:
你要是永远都只任用比自己水平差的人,那么我们的公司就会沦为侏儒;你要是敢于启用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我们就会成长为巨人。
所以,想要组织保持活力,一定要保证正确的晋升流程,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
晋升的关键目的,就是为组织挑选面向未来的人才!
5.汰换人:只有请走该走的“神”,才能留住该留的人
很多企业没有主动汰换人的意识,认为自己已经按劳分配了,应该没问题了吧?
并不是。优秀员工的离职,很多时候是因为他觉得被能力最差的人耽误了。
并不是收入分配的问题,是这些低效又喜欢推卸责任的人,会拉低团队整体的效能。
打个比喻:老油条(小白兔)是指,业绩长期不好,但是善于闻风起舞、乐于表现价值观、长于搞关系、领导的小棉袄,既不努力,也不学习。
每家企业都有“老油条”。业绩不行、工作不努力、事儿又多、还爱拉关系,在领导面前报喜不报忧,在业绩面前百般无奈(无赖)。
这样的人无论是一线员工还是管理层,都会对平行的同事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优秀员工最直接的报复方式,就是跳槽。
越是优秀的人,对此的容忍度可能越低。老板小心了。这不是多给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的话
任何优秀的组织,想要谋求长远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对人才的吸纳、培养和重视。
任正非在最新讲话中,阐述了华为人才观:“储备人才不储备美元,要建立一个自己的高端人才储备库。”
格力董明珠在谈到管理时,也说道:“企业管理,没有人才,一切归零。”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尤其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产出成果抵得上一个普通员工的十倍。
好员工越多,其实也在为企业降本增效。
所以,从现在起,认真对待好员工,千万别再让好员工在手底下悄悄溜走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茅庐学堂立场。
关于茅庐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