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城墙
镇远城墙
共 140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48
历史沿革
宋绍兴元年(1131年),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镇远”之名始此。
元初,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建治于中河山。
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镇远州,隶湖广。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镇远卫指挥使司,隶湖广都司。始筑卫城。同年建老西门码头。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镇远府,隶贵州布政司。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设镇远县。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在城北石屏山上依山就势建镇远城墙府城。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清乾隆二年(1737年),多次修葺远城墙府城。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镇远设卫入县。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补修西门码头。
民国元年(1912年),并镇远县入镇远府。
1999年,维修西门码头。
2022年,开启镇远城墙保护修缮工程,修缮包含府城墙与烽火台、卫城垣、四官殿古建筑群、杨柳湾码头、上北门码头、西门码头等。
建筑格局
镇远城墙包括府城墙、四官殿和卫城墙。明永乐年间贵州建立行省时设置的镇远府,利用北面石屏山和南面的阳河形成天然屏障,加之有卫城拱卫。
镇远城墙
主要建筑
府城墙
镇远城墙府城选择城北石屏山上依山就势建造。府城墙原城墙长2030米,高5米、面宽2.78米,沿北侧砌成垛口,每个垛口0.7米见方,上顶宽2米。城墙中段有方形烽火炮台一个,士兵守宿指挥堡一间。府城墙全部为方整青条石砌筑,建有炮台口,城楼。城墙尚存1500米。
四官殿
四官殿坐北向南。始建于明代,由正殿、钟楼、石拱券城堡组成。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一层为登山石径通道,二层为正殿,明间供奉战国时期的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位将军神像,东稍间供龙虎玄坛赵元帅之神像,西稍间供日、月神像。正殿为重檐歇山式穿斗木结构吊脚楼。
卫城墙
卫城墙原城墙北沿舞阳河、南依五老山围成一圈筑成,周长3090米。现存城墙由城墙、西门码头、上北门城门城楼、上北门码头、三堵护城堤和下北门城门城楼组成,城墙总长约1.5公里。为加固城墙,防止洪水对墙体的冲击,修有比城墙矮的副城墙一段。在卫城西门和上北门码头上侧,修筑防洪护城堤三堵。
老西门码头
老西门码头也是镇远城墙的一部分,码头由台阶、护城堤、车道组成。码头边沿临水面宽6米,高于海阳河正常水位0.8米,上端宽7米,高于河面2.2米。台基斜面长10米,由大块青石铺嫚。台基西面10米处有一南北向护城堤,平截面呈梭形,长24米,北面宽6米,南面宽1米,高4米,均用细凿青石筑砌,为堵洪峰冲击卫城垣而建。现码头部分被水淹没。
历史文化
文物保护
1985年11月3日,镇远城墙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镇远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