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城墙
共 142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14
历史沿革
据《襄城县文献录》记载:襄城春秋时名汜,属。公元前636年,因避其弟太叔带攻占京都(今洛阳)之难逃奔郑国,居住于汜。其后96年(公元前540年),始在汜之西北一里筑新城。以周襄王曾居于汜,定名,襄城城墙也由此诞生,其后历代屡加修扩。
襄城城墙,于明代修建三次。第一次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主薄重修,此时县城周长六里八十九步、高两丈,为初具规模的四方城。第二次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知县李光先以砖筑县城南、西、北三面城墙,以防水患。城外有濠沟,与相通。第三次是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知县在县城西门增修瓮城,因学宫在西南,特建奎门直通河道以纳秀气。
明末崇祯年间,毁城,襄城城墙受损。
清顺治八年(1651年)和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襄城城墙历经重修。
随着城市的改建,城墙南、东、北段先后被毁,只保留县城西至西北一段城墙和瓮城。
20世纪80~90年代,襄城县第一高级中学、襄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和襄城县烟叶复烤西烤厂自筹资金对襄城城墙部分地段进行了保护维修。
2006年,成立文物保护小组,负责保护管理。
建筑格局
现存襄城城墙长2297米、高6.8米、上宽8米、下宽15米,基座高1米,多为明代重修,城墙外部根基用长条形红石垒砌,整个城墙是用黄土夯制而成,城墙里面部分地段用青砖覆面,但大部分是用黄土夯成。
襄城城墙
主要建筑
西城门
西城门为砖砌成,城墙高12米,门高6.5米,宽5米,上部为砖券拱形。
瓮城
瓮城呈半圆形,长96米,瓮城设一城门。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迷惑敌人,诱敌深入,带敌人进入瓮城,关闭城门,从而一举歼灭。二是因文庙在县城墙西南,待建一门直通汝河水道,既方便取水,又可聚纳秀气。瓮城的城门朝向西南方,据说是古人为迎风水,特意这样建造的。
历史文化
传说轶事
据记载:西晋末年,社会军队围攻襄城数月,城中人困马乏,粮尽草绝。危难之际,年仅十三岁的县城太守的小女儿,灌,为救其父和全程的百姓,夜间率领数十人,逾城突围而出,贼兵穷追不舍,灌督历将士边战边往前冲,直到鲁阳山方才摆脱敌兵追杀,后来搬回了援军,大破敌兵。从而成就了这个威风凛凛的少年女英雄的千古盛名。
文物价值
由于现存瓮城保存完整,曾被入选为“万里长城著名关隘香港回归纪念封”。“万里长城著名关隘纪念封”组委员会征集制作部主任赵爱民先生经查阅史料和实地考查后认为襄城古城墙保存完好,其瓮城完好程度在全国已不多见,其文物价值不低于,保护好古城墙及瓮城对研究历史上城防建设以及对外防御入侵都提供了一定的实物鉴证。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襄城城墙被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襄城城墙位于西南畔。
交通指引
襄城县人民政府距离襄城城墙约4.4千米,驾车约8分钟到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