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門: 對於表演與劇場的思考

联合创作 · 2023-09-06 12:54

從《李爾王》到《卡門的悲劇》,從《馬哈/薩德》到《摩訶婆羅達》,彼得‧布魯克的劇場創作不斷推陳出新,引領劇壇風騷長達五十餘年。

觀眾來到劇場尋找生命,但劇場中呈現的生命,勢必不同於在劇場外得到的生命,這是一個哲學的悖論;演員得精心準備,但必須隨時願意放棄準備的成果;導演最可靠的工具,就是很容易覺得無聊……彼得‧布魯克以他劇場生涯的軼事為例,為這些定律做了最佳註解。你也可以看他跨越時空、侃侃而談他眼中的莎士比亞、契訶夫、印度和伊朗的原住民劇場。本書以一貫清新的見解和優雅的詞句,帶你一探彼得‧布魯克劇場舞台上和幕後的鮮活魅力。

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

出生于伦敦,牛津大学硕士,大学期间他创建了牛津大学电影社。他曾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担任导演,现在他领导着位于巴黎的国际戏剧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of Theatre Research)。

他执导了5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爱的徒劳》(Love’s Labour’s Lost)、《暴风雨》(The Tempest)、《李尔王》(King Lear)(斯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环绕月亮的指环》(Ring Around the Moon)、《俄狄浦斯王》(Oedipus)、《桥头眺望》(A View from the Bridge)、《哈姆雷特》(Hamlet)(伦敦);《贵妇还乡》(The Visit)、《...

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

出生于伦敦,牛津大学硕士,大学期间他创建了牛津大学电影社。他曾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担任导演,现在他领导着位于巴黎的国际戏剧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of Theatre Research)。

他执导了5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爱的徒劳》(Love’s Labour’s Lost)、《暴风雨》(The Tempest)、《李尔王》(King Lear)(斯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环绕月亮的指环》(Ring Around the Moon)、《俄狄浦斯王》(Oedipus)、《桥头眺望》(A View from the Bridge)、《哈姆雷特》(Hamlet)(伦敦);《贵妇还乡》(The Visit)、《马拉/萨德》(Marat/Sade)、《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卡门的悲剧》(The Tragedy of Carmen)(纽约);《穆斯格拉夫中士之舞》(Sergeant Musgrave’s Dance)、《飞鸟大会》(The Conference of the Birds)、《雅典的泰门》(Timon of Athens)、《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樱桃园》(The Cherry Orchard)。

他执导的电影有《蝇王》(Lord of the Flies)、《李尔王》(King Lear)、《与杰出人士相遇》(Meeting with Remarkable Men)。

他还执导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鲍里斯•戈都诺夫》(Boris Godunov)(伦敦寇文花园剧院[Covent Garden])和《浮士德》(Faust)、《叶甫盖尼•奥涅金》(Eugène Onegin)(纽约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

他的著作包括《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1968年)、《流动的视点》(The Shifting Point,1987年)。

译者简介:

于东田:上海戏剧学院教师,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大路千条》、中短篇小说集《狗不是狼》。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