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牌坊群

联合创作 · 2023-07-22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其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

历史

历史沿革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慈孝里坊,牌坊龙凤板上“御制”二字,意味着该坊乃皇帝从国库里拿出银子建造。明弘治年、清乾隆、同治、光绪年间多次整修。

明嘉靖(1552—1567年)初年鲍灿坊初建,为四柱三间一楼,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重修。旌表明弘治年间孝子鲍灿。

明天启二年(1622年)建鲍象贤坊,旌表鲍象贤镇守云南、山东有功所建。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8年)建鲍文渊妻坊,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建鲍文龄妻坊,为了旌表年青就守寡的节女而立。

清嘉庆二年(1797年)建鲍逢昌坊,为旌表孝子鲍逢昌而建。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建乐善好施坊,旌表鲍漱芳和其子鲍均行善建成这座“乐善好施”义字牌坊。

文化

文化价值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俱有,是古徽州人伦理道德、宗法思想的表现。

且其作为历史的见证,不仅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徽州石材建筑的珍品,它的建筑艺术,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是文化艺术、精神和建筑技术诸多领域的宝贵财富。

文物保护

1981年9月,棠樾牌坊群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棠樾牌坊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歙县政府分别与有关乡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分级“包保”,制定《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对棠樾牌坊群3座牌坊等抢修、加固、环境整治。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其结构布局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手法,给人以稳重感,在视觉的焦点处加以强调,精心雕刻。

牌坊群两侧保留了永久农田,四周没有构造物,远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从农田“拔地而起”,显得格外突出。

鲍家花园

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鲍家花园总体占地面积360多亩,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堪与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无锡蠡园、梅园齐名,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现经修复重建,成为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

鲍灿孝行坊

鲍灿孝行坊,为卷草纹头脊式,4柱3间,坊阔9.54米,进深3.54米,高8.86米,鲍灿孝行坊牌坊挑檐下的“龙凤板”上镶着“圣旨”二字,横梁正反各有一对浮雕雄狮,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

慈孝里坊

慈孝里坊,卷草纹头脊式,4柱3间,通面阔8.57米,进深2.53米,高9.6米,上面镌刻的是“御制”、“慈寺里”,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而建,是皇帝新批“御制”的。

乐善好施坊

乐善好施坊,均为冲天柱式,4柱3间,通面阔11.82米,进深2.85米,高11.70米。大小柱额都不加纹饰,唯挑檐下的拱板镌刻花纹图案,月梁上的环与雀替也相应雕刻了精致的纹样。粗大的梁柱平琢璋磨,不事雕饰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