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坪镇
地名由来:兴坪镇三国时吴甘露元年(265年)起,即为熙平县治,治所设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熙平县治由狮子嵅迁往阳朔镇,此处仅作圩集,“熙平”经年深日久便渐讹传为“兴坪”。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兴坪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1年7月,兴坪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7年5月,兴坪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兴坪素以山水秀丽、景甲天下而著称,是“中国旅游名县”阳朔县的旅游重镇。位于阳朔县城东北部,距阳朔县城25公里。世界著名的漓江蜿蜒流于该镇西南部,境内江段长达20多公里,两岸群峰连绵,如剑芒排扦,奇特怪异,万态千姿,绿水滢回,青山环列,倒影幢幢,翠竹成林,垂柳如茵,泛舟江心帆星点点,相映成趣。兴坪,桂林山水之精华,这里有著名的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僧伲斗嘴、朝板山、榕潭揽胜、雾绕青螺,这里有两个总统游过的神秘、古朴村落——渔村,这里有堪称世界岩溶奇观的——莲花岩,这里有被印制在1999年版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上的兴坪大河背秀丽风景。古往今来,兴坪秀丽的山山水水,引得无数骚人墨客为之陶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元帅曾在1963年畅游兴坪时写下了“春风漓水客舟轻,夹岸奇峰列送迎。马跃华山人睇镜,果然佳胜在兴坪。”的不朽诗篇。兴坪古镇历史悠久,该地三国时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起即为熙平县治,治所设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熙平县治由狮子嵅迁往阳朔镇,此处仅作圩集,“熙平”经年深日久便渐讹传为“兴坪”,至今已有1730多年历史。全镇总面积305.4平方公里,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镇。下辖桥头铺、西山、古皮寨、书家堡、白山底、思的、大源、江村、西塘、水洛、兴坪、画山、渔村、大坪14个村委和兴坪街道、渔业2个居民委员会,171个自然村,1.04万户,4.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25万人;汉族42156人,其它民族 479人。兴坪镇地属丘陵,地势东高西低,镇西为岩溶地貌,群峰如剑芒排插,分列于漓江两岸,东半部属蒿坪龙山脉,山高坡陡,海拔多在400米以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数以百计,最高峰是蒿坪龙,海拔1701米,是阳朔县最高点,境内有漓江、大源河,湖家源流经境内。兴坪镇自然资源丰富。全镇有耕地44032亩,其中水田27735亩,旱地16297亩,以农为主,主种水稻、玉米、香芋、花生、大豆、板粟、甘蔗等。水果主要以沙田柚、柿子、夏橙、金桔、桃李为主,其中以沙田柚、夏橙、金桔最为有名。兴坪镇的香芋从1999年起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指定芋类专用食品,2002年向国家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商标,成为阳朔县最早注册商标的农产品;金桔曾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农产品称号;沙田柚1995年获农业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1998年在全国柚类评比中获“金杯奖”。
阳朔莲花岩
在阳朔县兴坪镇东北6千米的白山底村东侧。岩体如瓶,内宽外窄,岩口狭小,已开发供游览部分长481米,岩内乳石遍布,形态万千,已命名景点百余处。岩内景观莲塘奇观,水面飘浮着大大小小108块如荷叶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兴坪乡。
解放后,1949年11月—1950年2月,仍称兴坪乡。
1950年2月,将大源乡以及杨堤、天顺各一部分并人兴坪称第二区。
1956年1月—1957年,改称兴坪区。
1957年12月后,分为兴坪、江村、画山、桥头铺4个乡。
1958年8月,建立兴坪人民公社。
1961年,分为兴坪、江村、画山桥头铺4个人民公社。
1962年7月,撤销公社设兴坪区(画山一部分划归葡萄区)。
1968年10月,复称兴坪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改称兴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