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寺

联合创作 · 2023-07-21 11:50

灵山寺,原名报忠寺、报恩寺,亦名凤凰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其主体建筑坐南向北,和多数中国佛寺方向迥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3月,灵山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

建筑特点

灵山寺因山势而建,南高北低,殿堂楼阁都建在由北而南逐渐升高的地形上,为一长方形院落。寺院分东、中、西三部分,东侧是塔林、凤凰泉和圣母祠;西边是别院,亦称观音院、西院;中间是寺院的主体建筑。

历史

建筑历史

据考证,灵山寺始建于金大定3年(公元1163年),已有800多年,明和清两代几经重修,大悲阁和大雄殿梁柱仍为金代物。

金大定三年(1167年),灵山寺重建。

明正统四年(1439年),灵山寺被重修。

明景泰六年(1455年),由灵山寺住持僧云祥大师主办重修灵山寺,并确定了灵山寺寺僧常住土地的寺址。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灵山寺院内四面七级浮屠(石塔)建成。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由住持僧真胜主办重修灵山寺佛殿,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竣工,立有“灵山寺重修佛殿”碑。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贴准灵山寺复归十带管籍,立有“灵山寺复归十带管籍”碑。

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妆贴灵山寺圣像。

清顺治七年(1650年),由灵山寺住持僧玉洁募化重修灵山寺殿宇,吕纯次、吕先声协办督修。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三月由灵山寺方丈明闻雪航,知县毕万钟等人主持重修灵山寺佛殿。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四月灵山寺重修中佛殿和东西两侧菩萨殿、天王殿,金妆圣像。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灵山寺住持僧海山法师为弘传佛法,化募雕刻木版,印刷《妙法莲华经》。

清雍正元年(1723年),灵山寺建造“重辟灵山禅院雪航明闻之塔”。

清嘉庆元年(1796年),灵山寺僧人在寺庙东西两侧建造配殿各五楹,香积厨三楹。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四月,重修灵山寺,并立有碑石记其工程。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由灵山寺住持僧晓章等主办重修藏经楼(原名千佛殿)。

清同治元年(1862年),灵山寺在兵火之余几乎全被烧毁,禅师文兴公受众委托,动工把寺院内被毁的庙房修缮一新。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大佛殿和中佛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培养与保护人才,洛阳战区青年学生进修班的一个班,由范昕带领,迁到灵山寺办分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立“灵山寺”碑,现仍竖立在天王殿外前檐东端,碑正中竖写“灵山寺”三个大字。

1947年8月,宜阳县解放,灵山寺得到共产党和宜阳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开始调查和清理,加以妥善保管。

1950年,宜阳县政府建立宜阳县文化馆,对灵山寺开始普查建档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宜阳县县直机关利用凤凰泉水,在灵山寺东旁建造了一个游泳池,长五十二米,宽二十八米,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

1978年,河南省、洛阳地区和宜阳县共拨款八万元,对灵山寺大雄宝殿、中佛殿、山门等主体建筑落架大修。

1993年2月,灵山寺竖立“灵山修葺纪念碑”,记述一年来寺院面貌变化情况。

文物保护

1981年11月8日,灵山大队第四生产队、宜阳县委宣传部等发布了《关于灵山寺保护范围与管理权限的协议书》,划定了灵山风景区的保护范围,确定了灵山寺的文物保护区。

2013年3月,灵山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灵山寺寺大门前有一迎壁,上面书写“灵山寺”三字,寺院为四进五层建筑,殿阁红墙绿瓦,寺门内一进为天王殿,殿门前有一古银杏树,二进为大悲殿,殿顶飞檐歇山,属于金代建筑,三进为大雄殿,五脊庑殿顶,殿内中间供奉“释迦”、右侧“药师”、左侧“弥陀”,均系明代塑像。殿前竖七级石塔一座,塔上刻有大罗汉、石佛像计30尊,石碑林立,从金、明至清光绪年间有重修寺院碑记。寺后院有藏经楼,楼下为法堂丈室,东西两廊,排列相对。中间又筑一门楼,两旁有围墙,墙两侧均砌有历代名人题写的诗碑,寺东围墙外,有泉池,因山而易名“凤凰泉”,水深三丈许,泉水主流入寺东游泳池,支流入寺内养鱼池,最终合流,顺山坡流下,泉东南有塔15座,排成有序的塔林。

中佛殿

中佛殿,原名大悲阁,位于天王殿之南,为灵山寺寺院的主要殿堂之一,殿为飞檐歇山顶式样,属金代建筑。该殿东西面阔三间,南北进深三间,建于直壁台基上。北面明间两侧各立一根檐柱,安四扇格扇门,两次间分别安一直楞方窗。明间门额上悬挂一匾,横书“普救群生”四字。两侧山墙内各有山柱二根,南面明间安四扇格扇门,两次间各安一直楞方窗。明间门额上挂匾,中间横书“法海津宜”四字。西次间槛墙内嵌装“南无阿弥陀佛”碑一通;东次间槛墙中嵌装“河南宜阳灵山寺游记”碑一通,墙体均系青砖垒砌。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于万善桥南,以供奉主尊为大雄(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得名,初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于明嘉靖年间,1979年落架大修。建筑形式为中国传统建筑房顶形式之一——庑殿顶式,由四个倾斜的屋面、脊组成,屋角和檐向上翘起,屋面略呈弯曲,房顶四角各悬一风铃。

大雄宝殿内屋顶为五架梁,金柱四根,砌上明造,素壁面,地面铺砖。殿内明间及两次间筑一佛坛,其上供奉“横三世佛”,端庄慈祥;中供释迦牟尼佛,高约5米,左侧为药师佛,右侧为阿弥陀佛。释迦佛前方有二胁侍,乃阿难和迦叶,各高2.2米。以上五尊造像,系明代艺术佳品,几经沧桑,至今完好,是河南省现存较早的泥塑作品,也是河南省保存比较完整的塑像群之一,有较为重要的艺术价值

古塔群

古塔群位于灵山寺东南山坡上,遗存有十七座明、清两代的和尚砖石墓塔,立于芳草翠柏之中,排列井然有序。塔体大致有平面方形柱体和六角形柱体两种。为二层至三层叠涩出檐,塔顶多饰宝珠。高二点五至五米不等,雕线优美,刻工精细。塔身中层嵌有塔文碑石,记载塔主的生平业绩。这十七座塔都建在灵山寺历代名僧长眠之处。如清雍正年间的中也性慈和尚及雪航明闻和尚之寿塔,乾隆年间的昆月、朗耀、心蕊、电然诸禅师寿塔,嘉庆年间的月繁、瑞林大师之塔,道光年间的兴如、晓章禅师之塔,咸丰年间的宣化禅师塔,以及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七月立的文兴儒公禅师寿塔等,是中国现存的八处塔群之一。

浏览 1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