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又好又快、后发赶超"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三化"进程,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综合
经济发展提速增效。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为449.51亿元,增长15.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6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17.14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144.68亿元,增长13.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1565元,增长14.1%。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据快报统计,全市财政总收入32.75亿元,增长2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05亿元,增长24.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全市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5:48.3:32.2,呈现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工业主导地位凸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3.77亿元,增长60.2%;实现利税48.34亿元,增长37.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1.9%;园区工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91亿元,增长65.7%;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完成增加值193.46亿元,增长17.8%,占全市GDP比重的43%,比重上升7.5个百分点。
人居环境日益改善。2007年,中心城区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0公里,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中心城区107条主要街道命名工作全部完成;中心城区绿地率32.6%、绿化覆盖率36.2%。县市城区与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到34.2%。娄底相继获得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后,又入选全国十大宜居城市。
和谐社会稳步推进。2007年,全市8件实事23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8.13万人;新建农村敬老院13所、村级五保之家19所。解决农村16.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4046口。建立健全"两免一补"制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率100%,2007年共免收学杂费10481万元,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1372.2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445万元。劳动保障和就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512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12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956人,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732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新建经济适用房18036平方米,安排低收入家庭141户,新建(筹建)城镇廉租住房22584平方米,安置低保户376户。住房公积金归集资金3.8亿元,解决3500户家庭住房贷款3.3亿元。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进入全省一类行列。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864起,同比下降14.88%;死亡242人,同比下降26.8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54人/亿元,下降41.3%;百万吨煤死亡人数5.8人,下降43.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6.8人,下降40.1%。
物价水平涨幅较大。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5%,其中服务项目类102.4%,食品类114.6%,烟酒类105.4%,衣着类100.4%,家庭设备用品类102.0%,医疗保健类103.3%,交通和通讯工具类102.2%,居住类105.2%。零售物价为105.7%,其中食品类114.6%,衣着类100.4%,家电类100.3%,日用品类100.7%,体育娱乐用品类99.99%,燃料类106.7%,建筑材料类103.9%。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扩大投资的工作难度加大;节能降耗任务艰巨;食品、农资类价格较快上涨引发的结构性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1.09亿元,增长5.6%;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88.16千公顷,增长0.32%,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为112.33千公顷,增长23.3%。粮食总产量达172.72万吨,增长1.7%,其中稻谷产量132.56万吨,增长0.5%;蔬菜种植面积达30.46千公顷,增长1.2%。全年出栏生猪518.03万头、牛17.86万头、羊22.59万只,分别增长6.0%、14.6%、7.2%;出笼家禽1969万只,增长5.8%;出产水产品6.66万吨,增长9.1%。
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7.69亿元,增长5.6%,比"十五"时期的平均增速高2.4个百分点;生猪和草食动物、优质米、中药材、果蔬、楠竹五大产业不断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农村各类开发大户达4.8万户,新增2000户;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45家,新增35家,全年实现产值32亿元,增长15.1%,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5家,新增28家,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增长19.0%;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永丰辣酱"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利无抗生猪"、"餐餐香大米"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46个,参加农户7.5万户;农业功能向多样化开发推进,休闲旅游农业蓬勃发展,全市休闲农业企业达98家,新增10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增长19%,依托紫鹊界梯田等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全年投入9.4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病险水库改造、安全饮水、沼气池建设等工程,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市累计发放良种补贴资金2716万元、粮食直补资金2498万元、综合直补资金5883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087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35万元;筹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专项资金727万元,培养各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76万人;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3950万元;信贷支农力度提升,市农发行全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2亿元,增长53.7%。78个省级示范村制定了总体规划。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1.3万千瓦,增长3.7%。全年水利投入资金1.23亿元,完成土石方2054万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平方公里;筹措农村公路改造资金14534万元,完成县到乡镇公路71.4公里,建成乡到村公路2248.3公里,建成农村通畅公路1702公里;新增通电话的自然村30个;建设标准化农家店240家;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9亿元,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2万,帮助2.5万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99.92亿元,增长21.1%,比全市GDP增速高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2亿元,增长24.6%,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总量在全省排名第8位。其中轻工业增加值8.81亿元,增长40.1%;重工业增加值163.81亿元,增长23.8%。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7.2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主营收入的83%。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3家,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由2006年的31个增加到50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9.54亿元,增长29.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1.9%,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52.9%,采掘业增长36.8%,制造业增长26.8%,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4%。企业创新步伐加快,国内首个热轧带卷在涟钢问世;"闪星牌"商标成为继涟钢"双菱牌"之后的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4.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3%,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7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0.8%,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原煤生产705.01万吨,增长28.9%;发电量78.97亿千瓦小时,增长38.4%%;钢材产量630.03万吨,增长16.2%;十种有色金属6.81万吨,增长1.9%;纯碱9.17万吨,增长14.9%;水泥407.76万吨,增长31.8%;化肥(折纯)25.17万吨,增长16.7%。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全市紧紧围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以节能降耗促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成了节能减排年度目标。2007年,全市拆除4台共35万千瓦时小火电机组、关闭整治小煤矿122个,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5%、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6.6%、工业企业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削减率达到3%以上。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增加值9.97亿元,增长11.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9.08万平方米,增长25.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2.03万平方米,增长1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69亿元,增长32.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9.77亿元,增长31.9%。施工项目484个,增长4.3%。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17亿元,增长44.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1%,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73.71亿元,增长50.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61亿元,增长101.3%。房地产开发投资23.31亿元,增长43.8%。
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年确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45个,总投资320.98亿元。在建项目42个,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7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3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涟钢技改工程产品结构调整及薄板深加工项目年内完成投资8亿元。双峰海螺和新化海螺日产4500吨熟料水泥生产(二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华润电力公司涟源坑口电厂煤电一体化工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重工扩建工程、冷水江天宝30万吨紧固件制造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基础建设继续加强。2007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48.24亿元,增长17.5%。其中,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66亿元,增长12.4%。二广高速、娄新高速基本完成前期准备工作,S312线涟源至新化段改建工程竣工。
房地产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3.31亿元,增长43.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2%。其中,住宅、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增长61.7%和31.6%,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为52.2%和31.7%。商品房施工面积为343万平方米,增长60.5%,竣工面积为89.52万平方米,增长29.7%;商品房销售额为14.02亿元,增长15.6%,其中住宅销售额为10.46亿元,增长97.1%。
五、国内贸易
消费持续走强。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28.88亿元,增长16.8%,增幅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长15.8%,零售业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5%,分别较上年同期加快1.4、2.2和3.2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8.03亿元,增长17.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0.85亿元,增长16.3%。分季度看,消费升温势头较为明显:一季度增长13.0%,二季度增长13.9%,三季度增长15.4%,四季度增长16.8%。住、行以及电子通讯方面的升级换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销售额分别增长1倍、9倍、1.6倍。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活跃。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73亿美元,增长16.5%,其中出口3.06亿美元,增长16.6%,进口3.67亿美元,增长16.3%。新获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3家,全市已有进出口经营权125家。加工贸易实现"零"突破,双峰建成我市第一家对外加工贸易企业,年出口额过200万美元。
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全年共签约项目224个,其中,内资项目209个,总投资173.66亿元,外资项目15个,总投资3.33亿美元。全年实现内联引资50.99亿元,增长26.5%;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增长16.0%。
对外经济合作大幅增长。2007年,全年新签对外劳务合同金额286万美元,增长94.6%;累计完成营业额183万美元,增长134.6%;累计外派劳务人员305人,增长10.6%;期末在外劳务人员526人,增长80.8%。
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7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5.5亿元,旅游接待312.3万人次,分别增长34.7%和36.8%。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0.44万人次,增长22.2%。全市旅游星级酒店、旅行社达到18家和29家,分别增加5.6%和16%。旅游产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曾国藩故居、梅山龙宫被湖南旅游年票纳入其中;娄(底)温(州)经贸合作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项目,填补了我市旅游商品研发生产的空白。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全社会货物周转量55.94亿吨公里,增长11.4%;旅客周转量30.27亿人公里,增长7.9%;其中,完成公路货运量0.68亿吨,增长6.5%;公路货物周转量53.63亿吨公里,增长10.6%;完成公路客运量0.97亿人,增长5.1%;公路客运周转量30.24亿人公里,增长10.4%。机动车拥有量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 6.25万辆,增长22.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6万辆,增长27.7%。
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2007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4.0亿元,增长45.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2.58亿元,增长48.4%,邮政业务总量1.42亿元,增长6.5%。全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7.32万户,减少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6.1万户,新增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4.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6.9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8.43万户,净增0.36万户。
八、金融与保险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3.99亿元,新增55.97亿元,较年初增长17.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74.31亿元,较年初增长28.3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8.69亿元,全年新增23.6亿元,较年初增长12.7%。其中短期贷款110.82亿元,较年初增长3.2%;中长期贷款80.95亿元,比年初增加16.85亿元。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为54.4%。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320.65亿元,现金支出1333.14亿元,金融机构货币净投放12.49亿元,下降11.0%。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保费收入9.61亿元,增长25.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 亿元,增长38.3%;寿险保费收入6.83亿元,增长20.9%;健康险和意外险保费收入0.38亿元,下降11.6%。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3.58亿元,增长1.03倍,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44亿元,增长56.1%;寿险赔款给付2.01亿元,增长1.4倍,健康险和意外险赔款和给付支出0.13亿元,增长23.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加强。2007年,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项、省科技计划项目29项,"氢氧燃料系列设备产业化开发"项目获省一把手工程科技专项奖;省重大科技专项涟钢"CSP工业生产冷轧用钢的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和鉴定,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4.07亿元,增长76.4%;创利税19.49亿元,增长58.1%;创汇2.8亿美元,增长38.3%。新增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87件,增长32.2%;专利授权量265件,增长65.63%。全市已建立农村科技合作社12家,入社农户达3.41万户。派出科技特派员29名,实施农业科技项目27项,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24期。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市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07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85%。全市共有幼儿园147所,在园幼儿3.19万人;小学1022所,在校学生30.14万人;普通中学292所,在校学生25.3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3所,在校学生达5.2万人。全市基础教育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普通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民办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有民办教育机构345个,固定资产累计达7.55亿;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在第27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个,省一等奖6个,奖牌数位列全省第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和纪念馆4个,公共图书馆5个。"青春娄底·欢乐湘中"广场文化活动获全国"群星奖"事业奖,新化县获全国"山歌艺术之乡"、双峰走马街镇获全国"农民书画艺术之乡"、涟源桥头河镇获全国"花鼓戏艺术之乡",《新化山歌》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梅山童谣》获第四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银奖。广场舞蹈《骨牌灯》、国画《我的兄弟》、小楷《徐文长传》、李希特剪纸作品《十二生肖》分获银奖。全市共开展专场文化活动80多起,观众达30多万人。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7.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7.3%;有线电视用户13.52万户。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乡镇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49个,拥有床位总数7924张,卫生技术人员9613人,其中乡镇卫生院92个,床位2628张,卫生技术人员3937人。在全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112人,注册护士2585人。实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4个县市,覆盖人口数299.46万人;实际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人数249.45万人,参合率达83.3%。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11个,体育馆8座,注册运动员达362人。2007年,我市在全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第十届田径运动会上,夺得金牌5枚,总分108分,金牌数量与比赛总分均列全省第七名;在全省常年比赛上,夺得金牌36枚,取得总分1542分的好成绩,金牌总数排名位列全省第七,其中田径和跆拳道排名全省第一。体育彩票全年销售额达4289.8万元。全市参加全面健身运动的市民达150万人,开展项目20项。
十一、资源与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6个,面积63.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5个,面积52.6平方公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县市数4个,达到三级标准的县市数1个。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88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36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4.9%。年末全市有22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1.72万公顷,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即大熊山自然保护区,面积0.76万公顷。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数为416.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2.28万人,乡村人口273.64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1‰;死亡率为4.0‰;自然增长率为7.1‰。常住人口为390.1万人。全市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138.39万元,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25.02万元,共有5140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704元,增长19.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3%,实现收入过万元的突破。其中人均工薪收入7865元,增长15.5%;经营净收入732元,增长1.6%;转移性收入2572元,增长37.7%。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466.54元,增长30.4%;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比由上年的7.26:1缩小为 6.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84元,增长12.4%,实际增长3.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67元,增长16.2%;家庭经营收入1211元,增长7.5%;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206元,增长16.2%。
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552元,增长15.4%,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6%。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596.42元,下降15.5%;交通和通讯支出1113元,增长8.7%;旅游消费支出157.84元,增长60.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5%,下降0.1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15辆、家用电脑42.9台,分别比上年增长87%和16.9%。人均居住面积30.1平方米,人均购房建房支出247.7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95元,增长13.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1%,下降0.2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80台,电话机57台,移动电话机49台,分别增长3.9%、1.8%和4.3%。人均住房面积39.09平方米,增长7.7%。
劳动就业增加,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2007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全年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9391元,增长18.8%。到2007年底止,全市各类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9.5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79万人;城乡困难家庭、特困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0.94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0.16亿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娄底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照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又好又快、后发赶超"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三化"进程,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综合经济发展提速增效。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为449.51亿元,增长15.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6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17.14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144.68亿元,增长13.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1565元,增长14.1%。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据快报统计,全市财政总收入32.75亿元,增长2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05亿元,增长24.3%。 | RAG-ES | 2024-09-10 |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全市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5:48.3:32.2,呈现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工业主导地位凸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3.77亿元,增长60.2%;实现利税48.34亿元,增长37.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1.9%;园区工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91亿元,增长65.7%;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完成增加值193.46亿元,增长17.8%,占全市GDP比重的43%,比重上升7.5个百分点。人居环境日益改善。2007年,中心城区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0公里,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中心城区107条主要街道命名工作全部完成;中心城区绿地率32.6%、绿化覆盖率36.2%。县市城区与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到34.2%。娄底相继获得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后,又入选全国十大宜居城市。 | RAG-ES | 2024-09-10 |
和谐社会稳步推进。2007年,全市8件实事23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8.13万人;新建农村敬老院13所、村级五保之家19所。解决农村16.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4046口。建立健全"两免一补"制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率100%,2007年共免收学杂费10481万元,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1372.2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445万元。劳动保障和就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512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12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956人,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732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新建经济适用房18036平方米,安排低收入家庭141户,新建(筹建)城镇廉租住房22584平方米,安置低保户376户。住房公积金归集资金3.8亿元,解决3500户家庭住房贷款3.3亿元。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进入全省一类行列。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864起,同比下降14.88%;死亡242人,同比下降26.8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54人/亿元,下降41.3%;百万吨煤死亡人数5.8人,下降43.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6.8人,下降40.1%。 | RAG-ES | 202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