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

联合创作 · 2023-07-24 14:55

地名由来:因地处孝感市南部而得名。

董永公园

2023年2月,孝南区被命名为湖北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

2022年12月,孝南区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8月,孝南区入围2021年度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综合水平百强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孝南区人口数量为98.85万人,位列孝感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47位。

2019年8月,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出炉,孝南区榜上有名。

2019年3月,孝南区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豫皖片区)。

2017年12月,第一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名单公布,孝南区入围。

孝南区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长江以北,大别山、桐柏山山脉以南,江汉平原东北部。地跨北纬30°47'~31°9'、东经113050’~114°11’,区境东邻武汉市黄陂区,南连汉川市和武汉市东西湖区,西靠云梦县,北接孝昌县,为孝感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系孝感市南大门,鄂东北交通走廊。北距北京市铁路里程1152千米,南距省会武汉市铁路里程70千米、公路里程62千米,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5千米,以孝感为中心半径500千米范围内有60多个大中城市3亿多人口,市场空间巨大,物流配送便捷。境内有107、316两条国道,京港澳、福银两条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汉十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府河、儇河直通长江,构成了以公路、铁路为主,水陆空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1990-1992年,孝感市国土面积2214.05平方千米,1993年5月20日撤市建区后孝南区辖区面积1018.32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孝南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8个镇、东山头、朱湖2个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9年12月31日,下辖203个村、43个社区,另外有1个乡一-闵集乡全部28个行政村交由孝感市临空经济区代管。

[历史沿革]孝南区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在夏、商时期属荆州;西周成王、夷王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41年)属郡国;秦时属南郡。汉时属江夏郡,为安陆、黾二县地。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析安陆县东、黾县南置孝昌县。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讳,改孝昌为孝感县,孝感因之得名,沿袭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县制。1954年6月,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966年9月,孝感县改名为东风县;1969年2月东风县革委会更名为孝感县革委会;1969年恢复孝感县,1983年撤销孝感县,设立县级孝感市。1993年4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地区和县级孝感市,设立孝感市(地级),原县级孝感市一分为二,其南部设立孝南区,北部设立孝昌县。孝南区是孝感市唯一的市辖区,是孝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孝南区人民政府驻孝感市孝南区书院街5号。

[地形地貌]孝南地貌形态比较复杂,地形表现为由北向西南倾斜,呈梯形结构,东部(杨店)成垅岗地带(海拔50米左右),然后伸展向东南和西南两翼下斜,形成南部平湖地带(海拔30米左右);继向南部伸展,连成平湖地区。全区海拔高度低于30米的平原面积为696平方千米,坡度在6度以下,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8.3%。海拔高度在20~50米的岗地面积322.32平方千米,坡度为10度左右,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1.7%。全区海拔最低点是南部的白水湖(17.5米)。孝南区地形东北高,西南低,以平原湖区为主,境内河流密布。地貌主要分平原、丘岗两种类型,平原湖区分布在陡岗镇、肖港镇、朋兴乡、新铺镇、三汊镇、祝站镇、毛陈镇、卧龙乡、朱湖办事处、东山头办事处、书院街道、新华街道、广场街道、车站街道一带。丘陵岗地主要分布在杨店镇、西河镇一带。

[气候]孝南区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春温、夏暑、秋凉、冬寒。

[土壤、植被]孝南区土壤因成土母质不同而异,根据土壤分类共分为黄棕壤土类、潮土土类、水稻土土类3个土类,全区共有黄棕壤土类3280公顷。黄棕壤是红黄壤向褐土或棕壤过渡的土壤类型,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耕垦后土壤肥力与熟化程度高低呈正相关。本土类分为两个亚类,即黄棕壤亚类和黄棕壤性土亚类。潮土土类总面积4150公顷,主要分布在河岸两旁,是全区棉花的当家土壤,成土母质为河湖冲积物或湖相沉积物,多有夜潮现象,一-般离河床越近,剖面沉积的层理越明显,表层质地越砂;反之,越不明显,质地也越黏。根据有无石灰反应分为潮土和灰潮土两个亚类。水稻土是孝南区主要耕地土壤,从平原湖区至低山丘陵区均有分布,面积27167公顷,水稻土发育于各种母质,是在人为长期的水耕熟化,以栽培水稻为主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状的土类,按照水型划分为淹育型水稻土亚类、潴育型水稻土亚类、侧渗型水稻土亚类、潜育型水稻土亚类、沼泽型水稻土亚类5个亚类,28个土属,185个土种。

境内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所属12个乡镇场,四旁地、丘林地、坡岗地、河滩地居多,主要为灌木丛和草本植物群落。灌木丛主要有冬青、合欢、构树等,草本植物群落主要有茅草、狗尾草、荠菜等。全区成片林地多为人工林,主要为经济林、用材林和防护林,主要树种为桃树、茶叶、黄栀子和杨树等,非成片林地主要树种为槐树、广玉兰、樟树、桂花等。

[矿产资源]孝南区矿产资源贫乏,矿种单一。全区仅发现矿产4种,其中非金属矿产(砖瓦用黏土、建筑用砂)2种,水汽矿产(地下水及矿泉水)2种。全区矿山企业,砖瓦黏土、建筑用砂、矿泉水是主要开发利用矿种。全区矿产资源相对集中。区内矿产资源分布地区差异明显,形成不同矿产的相对集中区,城区地下水、矿泉水总量丰富;建筑用河砂则主要集中在肖港镇、陡岗镇、朋兴乡、杨店镇、祝站镇沿河一带,砖瓦用黏土主要集中在新铺镇、毛陈镇、三汉镇等地。

[民族]孝南区有汉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满族、侗族、苗族、锡伯族、朝鲜族、布依族、壮族、黎族、傣族、瑶族、彝族、哈尼族、佤族、水族、白族、藏族、畲族、俄罗斯族、仡佬族、纳西族、阿昌族、仫佬族、怒族、维吾尔族、土族、傈僳族、羌族共31个民族。

历史沿革:

孝南历史悠久。

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

夏商时属荆州;西周春秋期属郧国;秦时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为安陆、鄳二县地;晋因之。

南北朝,刘宋孝建元年(454),析安陆县东、鄳县南置孝昌县(以此地孝子众多故名),属江夏郡。

南齐属南义阳郡。

梁天监三年(504)属安陆郡。

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入魏境,改孝昌县为岳山郡,置岳州。

北周武成元年(559),析岳州、岳山郡,置澴岳郡。

隋开皇三年(591),废岳州、岳山郡、澴岳郡,复置孝昌县,属荆州。

隋大业元年(605),孝昌隶安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至八年(621-625),以县置澴州并置澴阳县,后废澴州,省澴阳,以孝昌属安州。

唐元和三年(808),复归淮南道,省孝昌入云梦县;咸通初年,(806-874)复孝昌县,隶淮南道安州安陆郡。

后唐同光二年(924),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名讳,改孝昌为孝感,其含义为董永“孝感动天”,孝感县得名始此。

孝昌县隶安远军,属安州。

宋代属德安府。

元因之。

明洪武九年(1376),改属黄州。

次年,省孝感入德安州。

明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还属德安府。

清雍正七年(1729),改属汉阳府。

1912年,废府存县,孝感属湖北省江汉道。

1913年,属鄂东道。

1927年,废道直辖于省,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36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9年孝感隶属鄂东行署。

1939年至1942年,孝感各地建立抗日根据地,中共鄂豫边区政府将县辖区分别划归五个边区县管辖即:礼南县(孝感北部地区)、安应县(铁路西、襄花路以北地区)、云孝县(铁路西、襄花路以南地区)、汉孝陂县(南部湖区)。

1947年12月,成立孝感县人民民主政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隶属孝感专署。

1959年连同孝感专区改属武汉市管辖。

1961年恢复孝感专区,孝感县仍属孝感专区。

1966年8月改名东风县。

1969年恢复孝感县名。

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县,设立孝感市,为省辖县级市,隶湖北省孝感行署。

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地区和县级孝感市,设立地级孝感市,原县级孝感市一分为二,其北部设立孝昌县,南部设立孝感市孝南区,沿用至今。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