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和阿里的文化对比

共 3158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0-11-11 07:03

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从早期的 BAT 开始,人们就一直热衷于将头部互联网公司进行比较

随着时间的推移,腾讯和阿里在当前中国互联网的浪潮中,处在了风口浪尖,所以二者的对比层出不穷,这篇文章从我的视角,一个在阿里和腾讯都工作过的程序员的视角,简单列举我看到的二者在文化中的对比

1 文化对比:价值观

腾讯的价值观和小福利

参加每个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讲到“用户为本,科技向善”是腾讯新的使命愿景,“正直、进取、协作、创造”是新的价值观

腾讯的价值观比较像校训,整体很简洁,上学的时候中没什么事儿大家也不会提起来

腾讯有非常多优秀的产品,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产品,比如 QQ 和微信,都是非常注重用户体验的社交工具,公司从最开始就始终把产品做成功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进而内部员工对于产品的体验公司也非常重视,所以会有很多小福利

通常一家公司的流量和营收关系有 2 种可能,第一种是流量来源和营收来源是同一个渠道,第二种是流量来源和营收来源是不同的渠道

从财报上来看,腾讯更像是第二种,QQ 和微信作为国内社交的霸主,是流量来源的不竭源泉,而主要的营收部分却是增值服务(游戏、Q 币充值)和金融

所以个人认为,腾讯的营收模式决定了早期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分布式游侠的打法战略,不同的 BG 进行单兵突破,如果一个方向出现问题其他方向还存在可能性。到目前为止,QQ 、微信、王者荣耀、腾讯视频、腾讯云等等一系列产品的表现形式都是截然不同的

产品上的表现不同就会导致技术上的差异,游戏中的攻城略地代码就很难复用到腾讯云的核心代码中,微信朋友圈的代码也很难复用到腾讯视频的核心代码中

阿里的六脉神剑

参加阿里入职培训的时候,讲到了阿里的六脉神剑,这个很长我要换行了。。。

  • 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 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 此时此刻,非我莫属
  • 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阿里的价值观比较像班主任讲话,条数很多班主任还当着大家面总讲,讲多了学生之间也开始讲(比如上面那些都是我背着写出来的)

阿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就是淘宝和支付宝,早在阿里工作之前,就在 B 站上看过一个纪录片,叫做《造梦者》[1],纪录片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早期的阿里铁军,为了卖出去服务去一个个商户那里进行推销,甚至于有被狗咬的风险。淘宝慢慢做大之后,和商家沟通多了运营的角色,所以其实阿里的基石是销售运营

阿里是典型的流量来源和营收来源是同一个渠道的公司,比如淘宝、天猫等平台,这点和腾讯有很大的不同,从财报上来看,核心电商依旧是阿里目前最为主要的营收来源

在阿里作为电商平台,运营非常容易在与商家沟通的时候出现贪污腐败

所以个人认为,阿里的价值观从开始的时候是给销售运营人员制定的,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如果存在问题,必将导致信任的崩塌,信任是做电商和支付的前提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的人数变多,工作种类也在变多,技术、产品人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价值观为了尽量适合所有岗位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依然存在矛盾

比如典型的月饼事件,这件事情引起的最大争议就是:技术人员做了 hacker 的事情,但是价值观一旦被违反,员工还是会被强行离职,那么对于后面违反价值观的人是不是能够一视同仁

阿里更有战略性,淘宝、天猫、盒马、闲鱼、飞猪等等一系列的产品有较高的相似度,页面相似、商品模型相似、促销能力相似以及流量来源和营收来源的统一,所以阿里更强调整体一致性的打法

2 文化对比:新人培养

社招和校招区分开的腾讯

腾讯的新人培养是将社招和校招的同学区分开进行

校招的同学做专门的封闭式培训,会找专门的场地组织活动

社招的同学主要通过课程培训来进行培养,只需要听课写写感想,晚饭前培训结束,事情不算多压力也不大

总体上感觉腾讯会认为社招员工更懂套路,融入成本也低一些,社招和校招区分开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新人的成长

百年阿里

阿里巴巴针对新人培训其实花了相当大的心思,因为阿里的目标就是活 102 年,跨 3 个世纪,故而会有一个叫做《百年阿里》的统一培训,社招和校招不进行区分

培训时间持续一周左右,地点大部分人统一在杭州(北京的小伙伴要出差过去),其中包含了素质拓展、夜谈、价值观学习、花名社团土话介绍等活动,每天培训结束都很晚,而且有作业,团队作业也要搞到半夜,有人还要处理工作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不比上班轻松

曾经很幸运的见过马老师,听到了他夸奖对手的一句话

除了统一培训外,各部门有自己的校招培训,主要内容有技术与财报、技术与产品、技术与项目管理等

3 文化对比:办公软件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整体功能上是够用的,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说不提供强提醒功能

但是有一些功能个人感觉可以考虑完善一下

  • 邮箱功能集成,PC 端不够方便
  • 拉群能力,因为有做一些自媒体的工作,微信本身拉群就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超过 200 人就要手工拉人,而且二维码期限只有 7 天,企业微信是不是可以考虑拉群二维码期限不止 7 天

钉钉

  • 钉一下是强提醒功能,在对方不理自己的情况下还是挺好用的
  • 钉邮集成了邮箱功能
  • 群搜索很好用,可以找到一些企业中自己没加入的,但是很特别的群(比如美腿群,群里只有一个妹子)

4 文化对比:电脑管控

腾讯的弱管控

腾讯这边电脑的管控上面感觉还是比较弱的(当然代码肯定不能上传 GitHub)

  • 电脑下班可以留在工位上
  • 所有的软件都是电脑打开后才安装的

阿里的强管控

强弱都是对比出来的,相对应的阿里的电脑管控是很强势的,会有很多限制和策略

  • 电脑下班要带走(每天晚上带回去其实还挺沉的,大多数时候也用不上),离开工位时必须锁屏(执行的很到位,leader 会提醒你)
  • 拿到电脑的那一刻起,就会安装有监控软件
  • 不能安装微信、QQ 等软件,如果安装了 leader 会收到邮件,然后电话就来了

5 文化对比:晋升和职级

腾讯的 T 系列

腾讯的职级给人感觉划分的更细致,从 4-17 级会给人一种打怪升级的感觉

  • 不同的岗位名称不一样,技术用 T 系列
  • 晋升半年一次,基本属于自主提名
  • 绩效一星和二星无法晋升

阿里的 P 系列

阿里的职级感觉就很粗犷,每升一级都是困难重重

  • 技术、产品、运营都用一个系列,P5、P6、P7、P8 等,每一个层级收入差距都很大
  • 晋升相当于一年一次,因为半年中的特殊晋升太难了
  • 只有绩效考核 3.75 和 3.5+ 被主管提名有机会晋升,3.25 无涨薪无年终,比例 30% 60% 10%

6 文化对比:英文名和花名

腾讯的英文名

在取名字上面,腾讯感觉更有外企文化,需要取自己的英文名

  • 入职前要取好自己的英文名
  • 实际上大家并不完全称呼英文名,平时称呼起来还是很平等随意的

阿里规定都要叫花名,2 个字

阿里在入职前要取花名,高管可以 3 个字,其他人只能 2 个字,大家都会称呼花名

猜想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花名:

  • 日常用品类:键盘、鼠标、屏幕
  • 日常用语类:尼玛、呵呵、哈哈、嘿嘿
  • 污言污语类:锄禾、当午、清明、河图、黄河、海流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大家通常不叫花名的

  • 基本称呼马云为马老师,很少有人叫风清扬的
  • 基本称呼王坚为博士

小结

在网上的文章上看到了一句话,觉得还是比较形象的,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在腾讯工作,像和老公相处。处处关心你,虽然给你的财富可能不如阿里多,但是是个不错的暖男;

在阿里工作,像被大款包养。不怎么关心你的心情,但是给你卡随便刷,前提是你有能力;

参考资料

[1]

《造梦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s411i7tA

欢迎在看加关注


浏览 16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